现代人际关系,你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尽管本书的基本论点是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本能需要,这对学者们而言很有研究价值,但以发展的角度来看,研究现代人际关系时需要把一些新的因素考虑其中。第一个需要考虑的就是环境,包括周边的人际环境以及更大范围的社会环境。现代大多数人都居住在紧张、纷繁的世界里,所以我们的生活环境是相当复杂的。尤其在科技相对发达的国家,现代科技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自由时间去享受生活,反而占用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操作。电子邮件、语音信箱、传真机、手提电话、网络冲浪等,表面看起来让我们更自由了,事实却并非如此。我们有的时候会很怀念“曾经那些美好时光”,想象着如果能回到过去那纯真的时代该多好啊!那个时候,我们就那么简单地相遇,单纯地相爱,自然地结婚生子,从此过上快乐的生活。但是,记忆中的纯真时代可能只是美好的记忆或憧憬而已。Coontz曾就此专门出版了一本《我们从来没有那样生活过:美国家庭及怀旧陷阱》。其实仔细想想,我们的生活貌似确实没有记忆中那么纯朴简单过。现代生活是复杂而多样的,既包括积极的一面也包括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有医疗的进步、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消极的一面就包括很多原本该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发明事实上占用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现今的人际关系跟以前相比,从某些层面来说更简单了,从另外的层面来说则更复杂了。

现代人际关系的第二个层面是多变性,或者说多样化。人际关系更多样、更具特色,就跟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一样,是非常关键的。

这里举个实例,在美国某大学心理学系的一堂“人际关系”课堂上,大学生们分享了各自成长的家庭情况。当然,一些同学是在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国双亲家庭里长大的,爸爸在外面工作,妈妈在家里带小孩并操持家务,然而还有很多其他的各种情况:有的家庭是妈妈在离婚后一手带大孩子们,而爸爸再婚多次;有的是爸爸在外面工作,妈妈在家里带小孩,但是家务由佣人代办;有的是孩子们要做所有的家务,因为爸爸和妈妈都在外面工作;有的是父母自己开公司,办公室就在家里,所以他们一起教育孩子,做家务并打点生意上的大小事宜;还有的是祖父母替代父母照顾孩子,等等。就在这同一间教室里就有如此多的家庭类型和模式,显然一种家庭模式已经不能适用于现代生活了。

现代人际关系的多样化还表现在种族、文化、性别取向、年龄和宗教的多样化上。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一段人际关系都是跨文化的,因为没有哪两个人有着完全一样的成长经历和对未来的期望。拿一对最普通的美国夫妻来说,他们同是白种人,有着正常的性取向,中等社会家庭出身,都是大学毕业,而且均来自同样多孩子数量的家庭,住在同一个区域里,并有同样的宗教信仰,即使是如此背景下结合的婚姻,夫妻双方仍然会不时显现文化差异。比如,他来自的家庭每个礼拜日都去教堂,每天晚上都一起吃晚饭,只在需要的时候表达一点儿负面情绪;而她生长的家庭偶尔去教堂,很少一起进餐,但只要有一点儿情绪(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就会表达出来。

本书中所讨论的很多问题都是针对欧美性取向正常的年轻人的,但其中所形容的很多情况,非严格地说,也适用于其他种族、宗教和年龄层次的人群。如果人际关系的确是我们进化过程的产物,那么我们就可以期盼总结出超越文化和种族差异的人际关系特性和发展进程。

人际关系的最后一点就是,我们现今的知识水平远远高于以往任何时候。我们处在一个高度关注人际关系的狂热时代,铺天盖地的书籍、电视节目、报纸、杂志都在不断地拿各种亲密关系话题作为吸引眼球的法宝:谁和谁想发展关系了,谁和谁已经建立关系了,谁和谁关系结束了,等等。

以前,大家都不愿如此公开自己的亲密关系,而现在的我们却过分关注于此。很难说我们已知的关于亲密关系的知识是否还能够帮助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更明智,但无论如何,拥有相关的知识确是一把有助于提高亲密关系的钥匙。

特兰斯和他的女朋友拉特瑞斯住在一起并计划毕业后就结婚。特兰斯需要长时间工作来支撑自己的学业花费。布兰迪是特兰斯的女同事,经常主动向他咨询各种问题并想与他成为朋友。特兰斯并不介意花时间来帮助布兰迪,而且他很喜欢这种被请教的感觉,但是拉特瑞斯开始嫉妒他和布兰迪的关系了。

大量人际关系的知识通过媒体得以传播,我们还可以从一些类似应用心理学手册的书中获得,有的书涉及亲密关系的某一方面,有的则试图包罗万象。基本的人际关系类型在下一章中会具体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