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关于爱情的研究都是针对年轻人的,不过心理学家Grote和Frieze引领了中年夫妇感情满意度和相关问题的研究,发现像珊迪和乔这样的中年夫妇其实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关于“爱”的内涵。其中“什么因素会提升感情满意度?”的研究发现,友情之爱和激情之爱跟感情满意度积极相关、相辅相成,而游戏型的爱则导致极低的感情满意度。另一个研究发现,激情仍然在中年夫妻的爱中占有重要地位,友情成分则会在斗转星移间加深变浓。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是,丈夫对爱妻的付出会多于从妻子那里的所得。
Montgomery和Sorell感兴趣的是: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感情中有哪些可变因素,其中包括爱之风格。他们将人群分为四组:(1)未婚大学生;(2)已婚,但小于30岁,且没有孩子;(3)已婚,24~50岁,且有孩子;(4)已婚,50~70岁,且孩子已经离开家独立生活。研究发现,在这四组人群中产生爱之风格的差异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年龄差异,也不是是否为人父母,而是结婚与否。年轻且未婚的人群比其他人群更倾向于游戏型和占有型的爱情风格,很少有为另一半付出的想法。而激情和友情这两个因素在各组人群中都是备受重视的。正如研究结论:“婚姻各个阶段的人们都一致认为爱情的积极态度是:富有激情和浪漫,如朋友般亲密并心甘情愿为对方付出。”Tucker和Aron也证实,激情贯穿于整个婚姻过程中,尽管在某些生命转折点可能被暂时忽略,如一个小生命的降临时。
爱情不分年龄阶段,同样也是不分文化背景的。Contrersa及其同事研究了美籍墨西哥夫妇和美籍欧洲夫妇(年龄从20~60岁)的爱情、性和感情满意度。无论哪个种群,只要其感情是富有激情的,就可以得出双方满意度是高的结论。这再一次确定了伴侣关系中激情因素的重要地位。当然些微差别还是有的,美籍欧洲人、美籍拉美人和双重国籍人士对爱情和性的态度是有差异的,但是在感情满意度、激情、友情和付出这些观点上是彼此认可的。
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爱的本质是不分文化和历史环境的。Cho和Cross在翻阅了500~3000年前的中国浪漫文学资料之后,专门研究了中国的爱情模式,发现中国人的爱情主题包含以下四个方面:激情、献身、执著和萍水相逢。他们还发现台湾留美的大学生和美国大学生之间的爱情模式是非常类似的。其他众多研究也证实了爱情是跨文化的。爱情和依恋感模式在美国、日本和俄罗斯这三个国家都是大同小异的(Sprecher,1994)。
既然人类是群居动物,有着本能与人接触的愿望,那么我们的爱情模式有如此多的共同点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亲密感既是爱情的驱动力也是爱情的结果,具有与爱情相类似的特征也就无须大惊小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