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虽然通过不同的标准对“爱”做出了很多专业的定义,但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爱情常常被表述成一种神秘的情感体验。“我坠入情网了”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状态:爱的来临,如同上帝的召唤,无法抗拒。那么,爱是否真像许多艺术作品描述的那样,是一种被动的、感性的和神秘的体验呢?我们是否可以用理性的尺度来考虑爱情,思考什么是爱?它为何产生?如何通过爱体现人类存在的意义?它以何种方式参与我们的社会生活?
爱情的动人,就在于它使恋人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人无论出身是何等的显赫或卑贱,或其相貌是怎样的出众或丑陋,爱情都会使当事人竭力以自我的最佳状态来感动他人。
爱情的勇气,就在于“先战胜自我,而后战胜他人”。要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要遇到一两个挫折,就放弃爱情,否定自我。要爱人爱己,坚持不懈,就是被人拒绝了,也没什么了不起,因为你毕竟先战胜了自己的胆怯与犹豫。
爱情的成功,就在于恋爱中双方的双向投入。爱情如果不能使恋爱双方都真情投入,则其爱迟早会蜕化变质,成为自怜自艾的角斗场。
由此,我将爱情做了一个划分,其中以“知己知彼”为横坐标,以“自尊自信”为纵坐标,将爱情划分为四类:自信型爱情、自恋型爱情、自误型爱情、自卑型爱情。这四种类型,每一种都具有不同的特点(见图2-1和表2-1)。
图2-1爱情类型图
自信型爱情
位于“高知己知彼”与“高自尊自信”之间,其突出特点是爱得明确,爱得自然,恋爱的双方相互吸引,彼此爱恋。
自恋型爱情
位于“高自尊自信”与“低知己知彼”之间,其突出特点是爱得疯狂、爱得任性、爱得霸道,爱得咋咋呼呼的。
自误型爱情
位于“高知己知彼”与“低自尊自信”之间,其突出特点是爱得辛苦,爱得累赘,爱得委屈。
自卑型爱情
位于“低自尊自信”与“低知己知彼”之间,其突出特点是爱得困惑,爱得混乱,整个爱的过程糊里糊涂,这种爱情的结果是单方痴恋,枉自多情。
在上述四类爱情中,唯有“自信型爱情”达到了真正的“双向恋爱”,其余的三种都是“单向恋爱”。爱情的真谛在于它是平等互动,而真心相爱才能使人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与此相反,“狂恋”、“暗恋”、“痴恋”这些单向恋爱都是当局者迷,只顾着一味强加给对方自己的爱情,却没能在爱情中清醒地认识自我,以致不仅爱情陷入了狂乱、失落中,连自己的人格也可能输得一塌糊涂。
说到底,爱情,给人带来的不仅是心灵的激荡,也是情感的历练。在人生的长河中,再没有什么可以像爱情那般唤起我们对人生的激情!
爱情的四个阶段
美国社会学家辛迪·博齐德(SandyBurchsed)认为,每个人的一生都将经历四个阶段的爱情:
第一阶段:我们将学会与另一个人共同生活,并在性方面发展成熟。
第二阶段:我们将完成为人父母的角色,这段感情也会随着孩子长大而走到尽头。
第三阶段:双方开始更加关注个人的自我实现和成就自己的人生目标。
第四阶段:男女双方真正达到精神上的默契和平等。
题记
在希特勒看来,葛丽是他“生命中唯一受过的女人”。但希特勒致死都不明白,是他的严重自恋“窒息”了葛丽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