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恋”:杜拉斯与她的超级粉丝

在当今社会中,“母子恋”要比“父女恋”少见得多,所以一旦见报,一定会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那么,是何种心理能量可以造就这般惊世骇俗的爱情,又是何种力量可以使它经久不息?

“母子恋”男女各为了什么

就女性而言,“母子恋”的成因与“父女恋”中的男性几乎如出一辙,都是因为生理上的衰退而导致心理的“饱和”,从而产生诸多的消极情绪,而年轻恋人所带来的青春活力会有效地消除老龄化所带来的恐慌与孤寂。此外,年长女性也往往带有“母爱需求满足”的情结,需要在爱情中体会到自我的价值感。在这当中,由于某种“未完成情结”的作用,女性往往会在“母子恋”中表现出强烈的控制欲。

就男性而言,“母子恋”的形成则不仅会出于“恋母情结”的需求满足,还会出于自身的“崇拜情结”作用。具体地说,“母子恋”更倾向于一种理想的爱情设定,其引发、维护及无私奉献绝大程度来自于男性的某种敬仰及崇拜心理。

在心理学上,崇拜可谓个人对他人之言行与价值的认同与依恋。崇拜可使人产生无穷的生活幻想和激情,并可导致个人的狂热的自我奉献。过度的崇拜很容易导致认知中的“光环效应”(haloeffect),它通常指个人在敬仰他人过程中所形成的夸大了的社会认知。如一个人最初被认定是好的,则他身上的所有品质也都被认为是好的,有似“爱屋及乌”的原理。它会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久而久之,这种认知中的“光环效应”可使人对其敬仰人物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理定式,把他身上的一切都看得尽善尽美,即使他有什么缺点,也被淡化了。

正是这种强烈的社会认知作用,“母子恋”可以摆脱一般爱情对于年龄、容貌乃至金钱的束缚。所谓色衰爱弛,在所不惜,但总有一股力量让人们挣脱世俗的偏见,让年龄相差极大的人相知相爱。而这份冥冥之中的缘分,其实是源自强烈的敬仰。

杜拉斯(出自百度)

杜拉斯与雅恩的“母子恋”

法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杜拉斯(MargueriteDuras,1914-1996),法国女作家、电影导演,代表作有《情人》等。)与雅恩·安德烈亚的“母子恋”就是这样一个典型。雅恩在1980年夏天与杜拉斯相识,当时他只有27岁,而杜拉斯已是66岁。他当时在大学主修哲学,是杜拉斯的超级粉丝。杜拉斯来到他所在的城市参加《印度之歌》电影的首映式,并举行了一个座谈。怀着极度的兴奋,雅恩参加了座谈会,并在分手前大胆地问杜拉斯能否给他写信。杜拉斯随口说:“可以,你把信寄到我在巴黎的家里来吧!”雅恩后来果然写了信,并得到了杜拉斯的回信。雅恩意犹未尽,又提出要到杜拉斯的家中亲自拜访,这也得到了杜拉斯的认可。

雅恩与杜拉斯(出自google,《杜拉斯:一位不可模仿的女性》,李亚凡著)

就这样,雅恩成了杜拉斯的情人、秘书和助手,也成了她的奴隶、佣人和出气筒。他整天替杜拉斯整理稿子、搞卫生、干杂事,还要开车陪杜拉斯兜风,替杜拉斯洗澡擦背,听杜拉斯说话。这还不够,雅恩还要挨她的骂,受她的罚。受不了时,雅恩会离家出走,彻夜不归,在车站或酒吧里过夜。但没过几天,他又会乖乖地回来。因为他受不了没有杜拉斯的日子,而杜拉斯也欢迎他回来,像安抚迷途知返的孩子,亲热地把他搂在怀里。1989年,杜拉斯因酗酒而昏迷,被送进医院,雅恩陪她住了几个月的院。在这期间,雅恩写下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我的情人杜拉斯》。之后,雅恩一直伴随在杜拉斯的左右,直至她的生命尽头。

人们不禁要问,一个是传奇的作家,一个是默默无闻的大学生,两人相差39岁,却拥有一段16年的惊世骇俗的爱情。那么,是什么力量使得桀骜不驯又极端唯美的杜拉斯爱上了小自己近40年的大学生,又是什么力量驱动着血气方刚的雅恩承受了种种压力,与杜拉斯走到了一起?

杜拉斯与雅恩在爱情中各自得到了什么

对于杜拉斯而言,她首先得到了控制欲的满足。杜拉斯的童年和少年是在殖民地时期的越南度过的。这段经历使得她的性格变得极其复杂。一方面,她想涉足所有的领域,热衷于危险的调情,渴望得到权力;另一方面,她由于从小在家中没有地位,备受哥哥的欺压,因而内心十分孤独,压抑。长久以来,她一直力图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杜拉斯曾言,“小的时候,我总是感觉被人忽略和抛弃。”而雅恩对杜拉斯的绝对服从与不断妥协,恰恰满足了她的掌控欲。

其次,杜拉斯得到了挑战世俗的满足。她十分喜欢“摧毁”世人崇拜的东西,以另一种方式来重新开始故事。她曾坦白说,“我觉得应该从这方面来研究我。在这场赌博中,在这场自我作对的赌博中,我破坏了自己创造的东西。这就是我所谓的进步——摧毁自己所创造的东西。”事实上,杜拉斯一生都在追求逆转形势,她拒绝僵化、守旧和秩序。她敢于与小自己40岁的人相恋,这本身就满足了她想打破爱情世俗规则的心理。

再次,杜拉斯得到了爱情探索的满足。她曾说:“生活就是爱。而爱就是屈服于既强大又柔软、水一般的欲望,随时准备迎接它,了解爱的激情及其巨大变化,敢于前往‘海洋’。”杜拉斯喜欢研究男人,先是用他们来了解爱情的秘密,然后再把他们抛弃。她与雅恩的“母子恋”,给了她对新型恋爱的最后体验。

对于雅恩来说,与杜拉斯相爱,使他充分满足了超级粉丝的崇拜心理。在少年时,雅恩就深深地爱上了杜拉斯的书,把自己想象为书中的角色。他曾把杜拉斯书里的句子大段大段地抄下来,背下来。读大学时,他因与杜拉斯结识而扔下了康德、黑格尔、斯宾诺莎、司汤达等哲学先贤。杜拉斯就是他心目中唯一的神。他曾说:“对我来说,杜拉斯成了文字本身。”

作为杜拉斯的超级粉丝,他长期心甘情愿地生活在杜拉斯的阴影下。晚年的杜拉斯性格更加暴躁,时常对雅恩怒吼,让他滚出房子去,或是滚回到原来的地方去。然而一次次地,雅恩去了又回来,因为他割舍不下杜拉斯。这就像他在书中所写的:“我又能去哪呢?我哪也不能去。我爱您胜过世上的一切。”由此,所有的烦恼在这份执著面前,都变得微不足道。因为崇拜意味着顺从,爱意味着忍耐。事实上,就连安德烈亚这个名字,也是杜拉斯给他起的。

“母子恋”的群体心像分析

一般说来,“母子恋”较“父女恋”更难获得社会的认可,其追求也需要更大的勇气,而这背后往往是强烈的补偿心理驱动。杜拉斯敢于与雅恩相恋,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奋力追逐自己当初失去的母爱。由于长期不受关注,杜拉斯从小就视家庭为棺材,力图独闯天下,哪怕是流浪街头、去当妓女。杜拉斯曾言,“对那种危险的爱好,已经在我身上扎根。”而雅恩能与杜拉斯相恋,则是其极度崇拜心理的作用。在他们的爱情中,杜拉斯追逐的是爱情常规的破坏,以补偿自己童年的被动与无奈,而雅恩追逐则是偶像的确立,并竭力加以维护,以满足自己的崇拜心理。由此,“母子恋”的出现一般会有下列特点:

第一,“母亲”十分追逐个人行动的主动性,强烈希望打破常规,做一回真正的自己;

第二,“母亲”的童年遭受过了极大的压抑,一生都在逆反行动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第三,“儿子”由于十分崇拜“母亲”的某个方面而夸大了对“母亲”的整体的社会认知;

第四,“儿子”十分愿意做“母亲”的超级粉丝,并愿意为此奉献自己的一切。

杜拉斯的自传体小说《情人》讲述了一个贫穷的法国女孩与一位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故事,它真切地描述了情人间的那种反叛与无奈的心境。其实,这也为杜拉斯晚年的“母子恋”埋下了伏笔,因为杜拉斯需要反叛,这可谓是她生命的活力!

也许正是这一切,才令一个名叫雅恩的小伙子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甘愿为他付出一切。

矛盾的《情人》,矛盾的杜拉斯

杜拉斯曾说:“我发现书就是我。书的唯一主题是写作。写作就是我。”玛格丽特·杜拉斯就是这样的一个作家,在她生命中的最后20年,她不停地用笔谈论着这个叫做杜拉斯的人。她不想清楚自己是谁,谁是这个写作的杜拉斯。当她不得不重新回头去读自己的作品时,她在未出版的一本簿子的留边处用一贯那种细密的字体写着——就在死前不久:“这是杜拉斯写的?”“这不像是出自杜拉斯的手。”

杜拉斯就是这样,她可能更相信的是自己小说中人物的存在,而不是真实陪伴过她的情人和朋友。甚至在她死后,人们找出她的一本私人簿子,在撕下的一页纸上,她写道:“……我喜欢自己的书。对自己的书很感兴趣。书里的人物就是我生活中的人物……”“文学创作并不是一种机械的对生活的模仿或反映,也不仅仅是理智的能动的反映,当一位作家完全沉浸在艺术创造的高潮的时候,便会出现一种非自觉的甚至可称之为迷狂的心理现象,而天才的作品却往往由此诞生。”

这便是一个真正的作家以其自身经历写作的反映。杜拉斯一生是矛盾的,杜拉斯的作品《情人》也充满了矛盾,喜欢她的人将之奉为神明,不喜欢她的人视其离经叛道,然而正是这样风格的作家,这样风格的作品才会在20世纪掀起波澜,永远不会被人遗忘。

资料来源:田平,《矛盾的〈情人〉,矛盾的杜拉斯》,消费导刊,2008年22期。

什么是逆反心理

按照《心理学大词典》的解释,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逆反心理的表现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第一,超限逆反。指客观要求超出了主体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

第二,情境逆反。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

第三,信度逆反。表现为主体对信息传递者的人格或所传递内容产生怀疑。

第四,禁果逆反。指主体对愈加禁止的东西就越有兴趣去尝试。

第五,自主逆反。指主体地位、尊严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逆反心理。

第六,归因逆反。即他人的说教、做法并无错处,而动机不良引发的逆反心理。

第七,失衡逆反。信息传播者的言行或实际与其传播的内容背道而驰,失去平衡。

题记

黄昏恋不仅是一场温情的恋爱历程,更是老龄人维护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