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影视剧中经常看到,青年男女在旅行时、街道上、花园中邂逅,一见钟情,开始了恋爱。但是在现实中这样的事例有多少呢?答案是:只有微小的5%。
世界广阔,网络发达,但现实中距离的远近却成为爱情发展的重要因素。所谓的“千里姻缘一线牵”总归是不太多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这跟心理学上的邻近效应是分不开的。
什么是邻近效应呢?让我们先看下面的实验。
1950年;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调查。这是些两层楼房,每层有5个单元住房,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纯属偶然。
调查时,所有住户的主人都被问同一个问题: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经常打交道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具体来说,在同一层楼中,和紧隔壁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只有10%。
多隔几户,实际距离增加不了多少,但是亲密程度却有很大不同。这个实验和研究表明,在社会心理领域存在着一种“邻近效应”,即:邻近的人之间更容易建立密切的关系,彼此间容易有更大的影响。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生活中,人们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学、同事,便是近邻。而且,人们总是能够比较方便地在同学、同事或邻居中找到意中人。
那么,人们为何喜欢近距离的人呢?其首要原因在于心理经济性理由,即身边的人比较容易给予心理回报。
就好比学生忘记带课本,一般都会向邻近的人借看;两侧的人能立即借出一起看的话,心理性回报就大。如果向远处的人借,产生的心理成本则较高,一般人不愿意这么做。近距离交往,对双方来说都是低成本投资和高回报率。与邻近的人交往,可以在互动中越发了解身边的人,从而找到合适的对象,在彼此相处中相互产生好感。
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恋人多是自己身边的人,与自己生活在某个共同的圈子中。
2006年对已婚夫妇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其中3成夫妇是在工作中认识的,3成是通过朋友或家人介绍认识的,学生时就开始来往的夫妇占1成,如此相加已有7成。还有一位心理学家的调查显示:多半的恋人是在距对方约70米以内的同一公司等环境中认识的。美国社会学家巴萨德在上世纪20年代研究了费城的5000份结婚申请书,发现1/3的夫妇婚前住在5个街区之内的范围中。
除了邻近,心理学家还发现,经常见面与接触,也可以迅速拉近恋人的心理距离。
心理学中有一个“单纯接触理论”,证明经常接触与见面,可以增加人和人之间的好感。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请4位女大学生以不与任何人近距离接触为前提去大教室听课,一个学期里让她们分别参加15次、10次、5次及0次这种大教室的课程。学期结束时,让同样参加这个课程的其他学生对此4人做出好感度的评价,结果,出席次数越多的女孩被喜欢的程度越高。
此实验证明,单纯的碰面能增加好感度。或者说,人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喜欢熟悉的面孔。
这是恋爱中一个常见的心理规律。仅仅是简单的见面,也能让对方注意到自己。这就为彼此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只要见过几次面,心在不知不觉间已经一步步地接近。
可见,不善于表达爱意的人,只要经常使自己出现在对方的视线范围之内,也可能为自己创造恋爱的机会。如果两个人是在同班或同公司就更容易了。在同公司或同活动组的话,只要调整上班下班的时间,就能天天与对方见面。而仅仅是这样简单的见面,就可能让对方注意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