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变迁,寻求爱情的成本与所承担的风险越来越高。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又害怕爱情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产生了新的矛盾。
随着网络的普及,由于网络与爱情之间的某种契合度,人们发现,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可以通过网恋,同时满足对爱以及安全感的需求,因此网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欢迎。
网恋类型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超越型的虚幻网恋。
这类网恋者幻想能在网络上得到超越一切世俗的纯真爱情,往往很容易在网络上坠入爱河而不能自拔。他们所拥有的恋情带有很大的虚幻性,而这种虚幻的最美丽之处又在于其神秘性,正如人们所说的“距离产生美”。
此类恋情中恋人彼此间少了生活中的各种磕磕碰碰,少了许许多多应负的各种责任,少了有矛盾时面对面的尴尬,而多了不少随意与自由。在网上,“恋人们”可以不受限制,尽情“相爱”。
(2)超脱型的浪漫网恋。
现实生活中爱情与婚姻常有着必然的联系,而在网上可以爱得死去活来,却不必谈婚论嫁。所以,具有超脱心理的浪漫型网恋者便喜欢在网上互诉衷肠。
他们用手指灵活地敲击键盘,谈人生、谈理想、谈工作、谈爱好、谈浪漫、谈恋情……唯独不谈现实中的爱。也许,他们觉得这种感觉才是最超脱、最浪漫的爱情体验,因此深陷其中,乐此不疲。
(3)游戏型的欺骗网恋。
此类心理的人只是想在网络上体验一下交友的好玩的感觉,他们既无心真诚地爱对方,也无意对自己的言行负任何责任。他们只想在网上潇洒乐一回,而从不将此事当真。他们心里很清楚,所谓的“网恋”就是玩玩而已,根本就不可能投入。
也许在现实生活中张口说出“我爱你”三个字太难,但在网上可以向不知姓名和性别的“恋人”千百次地敲出“我爱你”。这种体验既过瘾又有安全感,因为只要一关机便可全身而退了。
按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看法,网恋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产物。网络既然已经成为人类的通讯工具和人际交往的新方式,就不可避免地会负载人类情感交流的任务。而在情感交流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两性交流。
有网友这样调侃网恋:
网恋,就是一根电话线,两颗寂寞心,三更半夜里,四目不相见,十指来传情;网恋,就是电脑和电脑诉表肠,键盘与键盘说情话,鼠标和鼠标谈恋爱;网恋,就是聊天时“让我的爱飘过你的网”,就是停电时“我寂寞的心只有你最懂”;网恋,就是聊天室爱情,那里是“爱情超市”,总有一件任你挑选;网恋,就是QQ上的爱情,那里的头像如繁星,总有一颗为你点亮;网恋,就是BBS上的爱情,那里弥漫万千风情,总有一番情怀为你敞开……网络是虚幻的,在虚幻的网络中爱情显得非常脆弱。
许多人之所以沉溺网恋,是因为在网恋中有强烈的神秘感。网络就像一层厚厚的面纱,隔开了两个人,也遮住了两个人的真实面目。因此,在交往时,人们只能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去猜测,即使有所了解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看不真切,因而总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总吸引着人们去一探究竟。
宋志是某大学三年级学生,很帅气,有才华。然而就是在这一年他沉溺在虚幻的网恋之中。对方是一个远在深圳的女孩,在相互交往将近一年后,他们终于见了面。但是宋志很快发现,女孩在深圳有男友,并且早已同居在一起了。
宋志注意到那位女孩,是因为她是宋志常在的虚拟社区的版主。她发表的文章很有见地,笔锋犀利,文采超众,令宋志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宋志连续给她发了数封求爱信。在长时间的网恋之后,女孩最终答应和他见面。但是女孩对他并没有任何爱情,只是想利用宋志,去报考宋志导师的研究生。这让宋志非常痛苦。
人类不但非常信任自己的主观观念,还对危险具有天生的排他意识。当人在没有感受到危险警示的状态下去主动接触陌生事物时,会首先将危险意识转化为兴奋,然后,“本我”为了说服“自我”,便会把未知描绘成或想象成自己希望的模式。
然而网恋就像闭着眼睛盖房子,没有稳定的架构,房子终归不会太结实。在揭开网络的面纱,在现实中相遇或相处后,才会发现以往的感情是何等脆弱。
此外,现在有不少居心不良的人利用“网恋”进行欺诈犯罪活动,骗财骗色,使不少缺乏社会经验的网恋者深受其害,这应引起人们足够的警惕与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