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讨论事情或解释事件时,常说:这只是观点与角度的问题,站在哪一个角度,便有哪一方面的答案。
社会心理学家对“观点与角度”的问题甚感兴趣。他们认为站在不同的角度,或更确切地说,站在不同的身份立场,便会将同一件事归因于不同的答案方向。他们称这种答案偏差为“当事人一旁观者偏差”。
当事人在解释事件成因时,往往倾向把责任归于外界环境的力量,旁观者则倾向是个人因素。
黎斯百等人曾要求一群男大学生回答两项问题:“为什么会喜欢现在的女朋友?为什么会选读目前的科系?”然后,要求他们以自己的“好朋友”的身份(即旁观者的身份)来回答同样的两项问题。结果发现,“当事人”较多回答外在因素,如父母的压力、情况巧合;“旁观者”则多回答个人内在因素,如贪图美色、希望赚取更多金钱。
黎斯百解释道,不同的身份会根据不同的讯息来源下判断。当事人了解有关环境的资料,并感受到外界的压力;旁观者则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事人身上,以当事人的行为作为注意目标。因此,二者得出的结论自有不同。
斯通氏曾以录影带进行了一项实验,让当事人和旁观者在同一事件后分别重新观看不同身份者的有关情况,发现这样有助于减小“当事人一旁观者偏差”。
这意味着在作出判断以前,若先考虑站在不同的角度,设身处地去了解情况,应当能降低犯错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