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尤其是女性)喜欢依靠默契,认为一切不言而喻,互相心有灵犀,自能了解和体谅别人。
但是,默契是一种难以捉摸的感受,若求互相了解,最稳妥的办法始终是理性的沟通。
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判断事情、衡量别人。由于身份的不同,每个人自有不同的观点与角度。既然每个人均受限于自己的固定观点与角度,又何来确实的默契呢?
因此,只有凭着理性的沟通(语言、文字、表情),设身处地去考虑别人的情况,才能打破观点与角度的界限。
笔者曾提及一个重要概念,叫“当事人一旁观者偏差”。当事人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将原因归咎于环境压力,例如一个考试落榜的学生会埋怨试题太深奥、老师不公平、运气不佳等外界因素。至于旁观者,在判断事情时,则倾向将原因归咎于当事人身上,以个人因素为重。例如,落榜学生的朋友会相信其落榜原因是由于该名学生不用功读书、不发奋向上、心散好玩乐等。
故当事人和旁观者眼中的世界,其实都只是自己的世界,都受限于固定的观点与角度。
由此可见,理性沟通的社会意义非常重要,因为两人的“世界”不同,大家缺乏一个共同的判断立足点,人际关系变得虚幻不实,这是十分可悲的境况。幸而人类具有主动性极高的思考能力,透过沟通可减除界限。心理学实验亦证明沟通是减小“当事人一旁观者偏差”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