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理论

有许多这样的爱情故事:他和她虽然互有独立的意见、观念及价值取向,但彼此却真诚相爱,永远不渝。

也许的确存在着这样令人羡慕的情侣,但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两个拥有不同意见的人要维持长久而真挚的感情,似乎并非易事,过程也颇为复杂。

每个人对外界事物均有喜恶态度,假如这种态度跟自己亲近或喜欢的人有所不同时,便会在人际关系方面产生一种不平衡和不协调的心理压力。平衡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维持和谐的、单纯的、圆满的人际关系的动机,当感受到不平衡的心理压力时,个体自然会尝试去予以恢复平衡,其采取的途径大致如下:

1.改变自己对外界事物的喜恶态度;

2.改变自己对亲近的人的感觉;

3.扭曲现实,自信亲近的人只是在假装,其对外界事物的喜恶态度其实跟自己的相同。

“平衡理论”又指出个体会根据“最省力原则”去平衡和解除心理压力,即以上哪一条途径对原有感情关系(包括对人或对物)影响最微,便采用之。

此外,心理学家又指出,不平衡的心理压力在原有的人际关系不佳时,便显得十分微弱。当你根本不喜欢某甲时,你自懒得理会他是否和你一样喜欢某一事物。心理学家改称此情况下的“不平衡”为“非平衡”,以示其压力之薄弱。

有关“平衡理论”的研究,经常被应用于改变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态度方面,商家以受喜爱的明星来推广宣传,希望能改变消费者对某一种商品的原来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