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不让或无动于衷

目睹罪行发生,你会挺身而出,加以揭发吗?

目睹别人受难,你会拔刀相助,加以援手吗?

“见义勇为”是美德,但一个人是否会见义勇为,却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其中一项为环境因素,是肇事现场的人数多寡,亦即“旁观者效应”。心理学家达尼和拉蒂发现,在发生危急情况的时候,在场目睹的人数愈多,便愈不容易有人挺身而出,进行干预。他们安排不同数目的大学生在一个房间内,并且使其都听到隔壁发生了危急事件。独自在房内的大学生,很快便作出反应和察看情况。数人同在一起的大学生则迟迟无反应,任由事件发生,达尼和拉蒂指出这是由“旁观者效应”造成的。

“旁观者效应”可能源自“责任的扩散”。当众人同在一起时,每人均认为自己并非唯一可以伸出援手助之的人,换言之,救助责任应由大家分担,而一切后果或代价更应由大家平分,此外,每人可能认为别人已经加以援助(警如说,打电话报案),自己不必重复同样的行为。

曾有人认为,当众人在一起时,可能会影响个人对危急情况的判断。若看到其他人没有反应,自己可能判断该危急情况其实并非“危急”,无须任何援助。而且,自己的轻举妄动,更会惹来旁人的嘲笑。因此最稳妥的做法是“按兵不动”。

由此可见,“当仁不让”始终受到一定的外在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