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经历的任何家庭形式都不同于以往,并且它还在一直变化。下面是对婚姻和家庭变迁的一些回顾。
工业革命和家庭变迁
工业革命是指当机器和工厂而非人力成为主要生产方式时发生的社会和经济变迁。美国在18世纪早期至中期发生了工业革命,它对家庭产生了最深远的影响。
在工业革命以前,家庭的功能是为自己提供用来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父母和子女一起在家里或附近劳动以满足温饱。当美国进行工业革命时,更多的男人和女人走出家庭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挣工资。家庭不再是一个能够决定自己劳动时间的自给自足单位,而是由雇主决定家庭成员何时何地工作。儿童在工业革命以前在农场上工作为家庭温饱作出了贡献,但在工业革命以后,他们却变成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不是贡献。童工法和强制教育把儿童从劳动大军中解放出来,并延长了他们依靠父母供养的时间。最终,父母都被迫走出家庭去工作以供养子女。这样一来双职工家庭就出现了。
在工业革命期间,城市化开始发展,城市围绕工厂建立起来,家庭则迁入城市以便在工厂工作。城市的生存空间狭小而昂贵,导致出生率下降及家庭规模缩小。工业革命时期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得家庭成员能够在工作地点与家之间往返,并能住在离远亲较远的地方。随着流动增加,越来越多的只包括父母和子女的核心家庭从扩大家庭中分离出来。由于父母都要离开家去外面工作,同时又缺少住在一起或离得近的亲戚,儿童们开始缺少成年人的监护及精神引导。缺少监护的孩子开始在街头闲荡,增加了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
工业革命也改变了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在外面工作使男人们脱离了在教养孩子和其他家庭事务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他们对家庭的主要贡献变成经济上的。
最后,工业革命、城市化及流动的出现,造成了家庭主义的终结和个体主义的兴起。当家庭成员作为一个彼此联合的经济单位时,他们必须依赖彼此才能满足温饱,并关注于家庭利益。如今,关注家庭所需的家庭主义,已经转变成关注个人满足的个人主义。人们从像中国那样的家庭主义文化的国家移民到美国后,马上就会发现自己的规范、角色和价值观都在因工业化、城市化和个人主义的模式和思维而发生转变。个体主义和对个体满足的追求,被认为促成了高离婚率,造就了一个又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及父母与孩子共处时间的减少。
因此,尽管家庭经常因为青少年犯罪、暴力和离婚而受到责备,但是更准确的原因则来自社会规则和环境(家庭也是其中一部分)的变迁。当工业革命迫使父母走出家庭去工作,他们就不能持续不断地去培养和监护孩子,因而儿童和青少年异常行为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对校园暴力的一个解释就是:一心扑在工作上的父母没能对子女进行严密监护,在家庭教育中严重缺席。
过去半个世纪的变迁
婚姻和家庭在过去五十年中发生了很多变化,包括:离婚代替丧偶成为婚姻走到终点的主要形式,婚姻和亲密关系成为科学研究的正统课题,婚姻中女性主义和性别角色的变化(Pinsof,2002)。其他变化包括推迟婚姻,对单身、同居和不要孩子的接受程度在提高。甚至是对家庭构成要素的定义也在发生转变,现在更加强调个人之间持久的感情纽带是“家庭”的核心,不过其他学者则依然坚持更为正统的观点,强调血缘、婚姻和收养机制。表1.3显示了临近2010年时婚姻家庭的一些变化。
恐怖主义背景下的家庭
2002年9月11日,恐怖分子袭击了世贸大厦和五角大楼,造成约3000—5000人死亡。恐怖主义以前被认为大多发生在外国(一个例外是1995年TimothyMcVeigh在俄克拉何马州制造了联邦大楼爆炸)。如今,随着晚间新闻中增加的“恐怖等级”、“机场安检措施”,以及“最新恐怖爆炸报告”等,丈夫、妻子、父母和子女都生活在恐怖主义的疑云下。过去一直存在的对恐怖主义的警觉,今天被证明已经成为现实。实际上,1027名大学生中有近四分之一(23.6%)的人同意,“我担心恐怖主义会危及我自己或我爱的人”(Knox&Zusman,2006)。有半数美国公民说他们为伊拉克战争哭过(Page,2006)。站在反恐第一线上的军属家庭在生活中的脆弱感变得越来越强烈。关于这些家庭的特征,第八章有详细讨论。
表1.3婚姻和家庭从1950年到2010年的变迁1950年2010年
家庭关系价值观极其看重婚姻和家庭。单身或不要孩子被视为异类甚至是变态。妻子和丈夫不能因为工作或事业而分开单身或不要孩子被社会所理解甚至鼓励。单身或无子女不再被看成是异类和变态,而是有强烈的为工作和事业献身精神的自我激励者。妻子和丈夫可以因为工作和事业而分开并过一种通勤婚姻。大量已婚妇女从全职母亲和主妇的角色里抽身而出加入劳动力市场性别角色严格的性别角色,男人在外挣钱养家,女人在家照顾孩子可变的性别角色,很多妻子进入劳动力市场,甚至是在生完孩子以后性观念在美国中产阶级中,结婚被认为是性行为唯一可接受的前提。同居是不被接受的,非婚生育是一种耻辱,处女贞节被当做婚姻承诺的条件对许多人来说,性行为的安全性要比婚姻前提重要。处女贞节不再是什么条件。同居不但被人接受而且有时被认为比婚姻更好。对有些人来说,未婚单身父母算是一种生活方式。其耻辱感大大减弱同质性
婚姻强烈的社会压力要求人们与自己同种族、同民族、同信仰、同社会阶层的人进行约会或结婚。感情和法律纽带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父母子女的义务约会和婚配越来越具有异质性,同与自己非同种族、民族、宗教和社会地位的人交往变得更自由。选择性加大。
对亲密关
系的文化
静默亲密关系不是媒体报道的适当主题脱口秀、访谈和杂志调查涉入性和私人关系离婚社会强烈反对离婚。家庭主义价值观鼓励夫妇为了子女维持婚姻。强硬的法律纽带把夫妇绑定在一起。
婚姻是永久的离婚取代丧偶成为婚姻走向终点的主要形式。离婚带来的耻辱在减小。个人主义在引导夫妇追求个人幸福。不寻求亦不判定过失的离婚形式使离婚变得简单。婚姻变得脆弱。离开其他亲属而由单亲家庭抚养的孩子数量在增加家庭主义与个人主义家庭主义关注孩子的需求。母亲留在家里保证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
成年人是相对次要的成年人的工作和休闲变得越来越重要,孩子则降低到次要位置。孩子被看做可以和大人一样思考,这解放了成年人去追求自己的兴趣。日托被广泛采用同性恋同性恋的情感和性关系是一种被遮盖的文化现象。同性恋关系是不被社会认可的同性恋越来越变成一种公开的文化现象。一些家庭定义中包含了同性恋夫妇。家庭伴侣关系在一些州正在不断得到认可。同性恋婚姻是一个热门的社会/政治问题科学研究除了金赛(Kinsey),很少有研究涉及亲密关系对婚姻和亲密关系的研究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