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在21世纪能够看到关于天性/教养之争的终结……我们需要向前看,去探讨天性和文化是如何相互作用的。——HelenFisher有很多不同的理论都在尝试解释为何男性和女性会有不同的性格特质及行为方式。
生物社会互动论
我们在本章开头关于性别问题的讨论中指出,生物属性对人的性别角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2005年,哈佛大学校长拉瑞·萨默斯(LarrySummers)指出,生物属性可以解释为什么在顶尖的科学领域中,女性终身制教授的比例远远少于男性。他所做的其中一条解释就是认为男性比女性具备更优越的“天生资质”(Ripley,2005)。结果,他所作出的生物属性解释男性在生物神经上就具备在科学领域较之女性而言更优异的资质——引发了广泛的批评(萨默斯本人最后为此丢了工作)。
生物社会互动论(biosocialtheory)强调社会行为(比如,性别角色)是以生物属性为基础的,并且存在优胜劣汰的机制。比如,女性总是选择他们所相信能够为他们的后代提供最多亲子投资的男性结合。亲子投资(parentalinvestment)是指父母为提高子女存活几率而提供的任何资源,目的在于增加他们再生产的成功率。亲子投资需要时间和精力。女性为亲子投资付出了很多(包括九月怀胎),她们会选择同地位较高、拥有较好经济资源并且乐于共享的男性结合。
生物社会互动论(也被称作社会生物学,sociobiology)关于交配选择的解释颇有争议。批评家认为,女性可能会对配偶养家糊口的能力有所考虑,这是因为她们从根本上排斥与自己拥有相似经济资源的异性,选择拥有其他资源的配偶是她们的保留选项。另外,有人指出,无论是男性或女性,在选择配偶时,都将对方作为相濡以沫的伴侣,而不是抚养子女的双亲。
社会学习论
与生物社会互动论对性别角色所作解释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社会学习论。社会学习论从行为心理学这一学派衍生而来,强调孩子通过在学校获得的奖励和惩罚而习得适当的性别角色行为。比如,有两个小男孩喜欢假扮“少女”的游戏。他们喜欢穿女装,穿高跟鞋,拿着一本口袋书在家里走来走去。如果有一天他们的父亲提早回家,正好撞个正着,就会严厉地斥责他们:“快把这些衣服脱掉,永远也不许再穿了,这些东西都是女人用的。”这些男孩因为扮演“少女”而受到父亲的惩罚,但是如果他们采纳了父亲的建议,扮演“牛仔”,玩着手枪,一边说着“Bang!你死啦!”他们就会受到奖励。
惩罚和奖励原则并不足以让孩子们学习性别角色的正确行为。父母的直接教导(“女孩穿裙子”,“你应该站起来和人握手”)和同辈的行为,也是他们学习正确行为的方式。另外,许多社会性别角色的规则都是通过树立的榜样而习得的。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方式,最终确立自己的做事原则。性别角色的榜样包括父母、朋辈、兄弟姐妹及媒体所描绘的各种形象。
关于性别角色行为的榜样的影响力也一直颇具争议。比如,榜样模仿的观点认为,孩子们会模仿与自己有着相同性别的父母中的一方,但在几乎所有社会中,都是由母亲来照顾孩子。然而,女性作为持续性的榜样模式,似乎并没有对男孩子的未来发展产生特别大的影响,他们不会认为自己应该按照母亲的行为方式去生活。其中一种解释是:男孩子很早就意识到社会赋予了男性更多的权利和更高的地位,所以他们贬低女性气质而更加注重发展自己的男子汉气概。
认同论
弗洛伊德是最早开展性别角色发展研究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孩童通过对和自己同性别的父母一方的性格和行为的模仿,来获取自身的行为认同过程。女孩向母亲学习,男孩则效仿父亲。比如,女孩可能会更多地参与到照顾其他孩子的过程中,因为她们认为女性应该为幼儿提供最初照料。结果她们就将自己的最初认同设定为同母亲一样,乐于扮演一个母亲的角色。同样,男孩则会通过观察、效仿父亲的行为,来锁定自己对性别的认同。最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那些看见父亲刮胡子的小孩,经常也想自己刮胡子试一试(这样他就能变成一个真正的男人了)。
认知发展论
性别角色的认知发展论,融合了生物学和社会习得论的观点。按照该理论的看法,孩子的生物准备会影响他们对外界环境所提供的性别线索的反馈(Kohlberg,1966)。比如,孩子30个月大以后开始形成分辨性别的能力(区分同男性或女性相关的社会和心理特质的能力)。但是,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他们并不将性别认定为持久不变的。所以,尽管孩子们可能知道长头发的是阿姨、从不穿裙子的是叔叔,但是他们可能同时还会认定,如果他们留了长发或者穿上裙子,他们就能改变自己原来的性别。
直到六七岁以后,他们才开始将性别视为恒久不变的(Kohlberg,1966.1969)。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这种认知理解能力建立在孩子们发展一种特定的精神能力基础之上,这种能力使其可以掌握人类一些不变的基本特质。一旦他们建立起性别不能改变的观念,他们就会寻求将自己变成某一性别群体中有能力且固定的成员。比如,当一个孩子站在学校操场上,它可能看见一群孩子在跳绳,另一群孩子在踢足球。它所观察到的与性别类型相关的行为,与它对自我性别的认知相关;也就是说,一旦它认定自己是男孩或女孩,它就会加入两个群体中的一个:男孩去踢球,女孩去跳绳。一旦它加入某个群体,它就会按照社会对其性别所定义的适宜行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