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有这样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男女两性并不按照传统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去发展各自的特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像力量、独立性、逻辑思维、进攻性这些特性不再只同男性相连,被动、顺从、依赖、情感丰富、直觉力强、养育孩子等特质也不仅仅属于女性。两性是平等的,女性和男性一样可以从事一样的职业,在政治上扮演相同的角色,在家庭生活中承担相当的责任和劳动。有些性别学家认为这样的社会中的个体并不是具备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而是具备双性同体的特性。下面我们就来讨论双性同体的性别角色、性别角色的超越和性别的后现代化。
双性同体
双性同体(androgyny)所指的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而是包含了混合的两性特质。双性同体存在两种形式:
1.身体上的双性同体:指兼具两性特征的人。他们的性器官无法分辨出是明显的男性还是女性,而同时具有“男性的”和“女性的”染色体和荷尔蒙。
2.行为方式上的双性同体:指同传统男性和女性角色性别相反,或者混合了二者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一个男性可能行事非常被动、柔弱和无私,而一个女性则可能非常果断、粗鲁和自私。当我们看到一个双性同体的人时,我们可能很难辨认这个人是男是女。
双性同体的特性也可能具有非常大的弹性;比如,一个双性同体的个体可能在某一情况下表现得情绪激动,而在另一情况下则表现得逻辑性非常强,或者非常自信,等等。沃德(Ward,2001)对311名(159位女性,152位男性)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生进行分类,将其分成双性同体的(33.8%的男性和16%的女性)、女性气质的(11%的男性和39.6%的女性)、男性气质的(35.7%的男性和13.9%的女性)、无法区分的(19.5%的男性和30.6%的女性)。皮特斯(Peters,2005)强调,这种性别的混合化是不可避免的。
程(Cheng,2005)发现,具备双性同体特征的个体往往更全能,同时也能更好地应对压力。莫尔等人(Mooreetal,2005)的发现也印证了这一点,他们指出,具备双性同体特征患有帕金森氏综合征的人,不仅能够更好地应对这种疾病,而且比那些呈现单一性别特征的个体生活质量更高。
伍德希尔和萨缪尔斯(Woodhill&Samuels,2003)强调我们需要区别积极和消极的双性同体特征。积极的双性同体特征是指消解了同男性气质相关的消极特性(攻击性强、冷酷无情、漠不关心、自私自利、喜欢炫耀、报复心强)。反社会行为也常和男性气质相关(Ma,2005)。女性气质的消极特性包括被动顺从、喜怒无常、脆弱。研究者还发现,积极的双性同体特征也同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相关。
性别角色超越
在双性同体这一概念背后是性别角色的超越论。在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包括颜色、食物、社会角色、职业角色和个人特质等,都被定义为具备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性别角色超越(genderroletranscendence)指的就是摒弃这种性别的二分模式(比如,变成“性别基模化”(Bem,1983)),使得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诸如个人气质、社会角色、职业角色等都与性别分类脱离关系。但是,这种超越并不意味着两性平等。尽管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变得男性化,但这是因为社会更注重男性气质,而男性却没有变得更加女性化。实际上,进入青春期后的男孩子总是被认为很难改变他们的性别特质。
在性别超越之后,则是性别的后现代主义。
性别的后现代主义
默查达尼(Mirchandani,2005)认为,实用后现代主义能够帮助我们预测未来。这样的视角可以使我们放弃性别是天生的观念,而将注意力转移到构建一个性别流动性的社会之上。门罗(Monro,2000)则颇有预见性地提出,人们将会不再以男性或女性来标定某个个体,而是以他们具备的特性来区别——“第三性”(p.37)。“超人”这一新概念呼吁新的社会结构“建立在平等、多样性、尊重个人自觉的权力基础之上”(p.42)。我们的社会以后将再也不会弥漫着变性人恐惧症,而是会为多元主义所围绕,“它暗示着社会演化,倾听更多人的声音,允许更多性别表达的途径存在”(p.42)。
本章小结
同性别相关的重要术语有哪些?
性是指区分男女属性的生物性别。一个人的生物性别取决于它的染色体、性腺、荷尔蒙、内部性器官及外部性器官,与其说它是二分的,不如将它看成一个连续体。性别是指区分男性和女性的心理和社会特质。其他同性别相关的术语有性别认同(自认为是男孩或女孩),性别角色(社会所定义的男孩或女孩“应该”做什么),性别角色的意识形态(女性和男性“应该”如何互动),性别转换(呈现与生物性别的不同特质),变性人(那些以与自己生物性别不同的性别角色生活的人)。
都有哪些理论可以解释性别发展?
生物社会论强调社会行为(比如,性别角色)是以生物因素为基础,并且存在进化生存的功能。女人在家待着,在家附近收集食物,这样男人就能到外面走远一些找更多的食物。这样的认识来源于基于种族延续考虑的男女分工不同。社会学习论强调惩罚和奖励的功能,以此来解释儿童学习性别角色行为的过程。认同论指出孩子通过对同性父母亲的认同学习,来获得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男孩学习父亲,女孩学习母亲。认知发展论着重强调生物准备因素,依照这一理论,孩子们通过环境中的性别线索反馈而行动。一旦孩子们学会性别表演的概念,他们就会变成同一性别群体内合格的成员。
社会化都有哪些不同媒介?
不同的社会化媒介包括父母、兄弟姐妹、朋辈、宗教、经济、教育及大众传媒。这些媒介形塑了个体不同的性别角色,并会影响一个人如何思考、感觉和以男性或女性身份行事的方式。
其他社会中的性别角色是如何呈现的?
塔利班政府统治下的阿富汗妇女儿童的生活状况(在这些妇女身上发生的也将影响她们的孩子)是非常残酷而悲惨的。一些妇女宁愿喝漂白剂自杀也不愿继续生活在如此凄惨的境遇中。她们不被允许去上学或工作,这样她们在经济上就完全依赖他人。但是,塔利班统治下的有些妇女对此并不在意。
加勒比地区的本地人口约有3000万,其中大部分都是非洲后裔。他们的家庭模式有很大的区别,但基本都以妇女和儿童为家庭的主要单元,男人基本不在家常住。男人可以与不同的女人有很多孩子,并且在心理上和身体上从孩子们的生活中消失。女人将母亲的身份而非妻子的身份作为女性的象征。
希腊的家庭大多数都是一夫一妻有孩子的已婚家庭。父亲是一家之主、经济的主要来源,负责教育孩子。母亲则负责看管孩子,在孩子和父亲之间起到桥梁作用,并将两个人都照顾好。对比而言,瑞典的家庭更加平等。瑞典的女性占了本国议会席位的四分之一。性别角色在非洲五十多个国家中差异很大。从北非的伊斯兰阿拉伯文化,到南非的工业现代化文明。在东非一些地区(比如,肯尼亚),性别角色甚至是融汇的。
传统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结果是怎样的?
传统女性角色社会化可能会带来很多消极结果,比如受教育较少,收入较低,负面的身体印象,较低的婚姻满意度;但同样也伴随着很多积极结果,比如更长寿,更注重两性关系,能够维系两性关系,同孩子关系更密切。传统的男性角色社会化可能导致将自我和职业混淆,情感表达困难,争夺孩子抚养权上的劣势,短寿,但同时也有一些优势,即收入更高,行动更自由,选择配偶的范围更大,在建立亲密关系上更加主动。
性别角色是如何变化的?
双性同体的特征是指典型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发生混合的情况。它也同样可以指这些特性的变换。比如,一个具有双性同体特征的人可能在某些情况下非常情绪化,在某些时候又变得逻辑理性,在另外一些时候又变得坚决果断等。性别角色超越这一概念摒弃了传统的性别模式,这样个性特征、社会角色、职业角色和我们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就都与性别分类不再相关。但是,超越并不代表两性平等。尽管女性现在越来越男性化,但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注重男性气质,与此同时男性则没有变得越来越女性化。
实际上,青少年时期男孩子的性别认同是不易更改的。性别的后现代化时代抛弃了现在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认知的男性与女性的分类。总之,人们将不再以男性或女性区隔自己,而是以他们是否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来认识自己——这就是“第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