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生物医学和心理学研究都致力于找到一个或者更多的性取向的原因。这样的研究实际上是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性取向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或者是因为受环境的影响)?”尽管确实有许多因素跟性取向有关系,包括基因、童年期的性别角色行为、出生次序等,但是没有哪个单一的理论有能力解释性取向的多样性。
人们所相信的同性恋的原因
除了同性恋真正的原因让社会科学家们好奇以外,人们所认定的同性恋的原因是怎样的也令学者们感兴趣。大部分男同性恋都认为同性恋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在一项对男同性恋的全国调查中,90%的人相信他们生来就是同性恋;只有4%的人认为是环境造就了他们的性取向(Lever,1994)。在美国,认为同性恋是天生的人所占的人口比例从1977年的13%上升到2002年的40%(Newport,2002)。
那些认为同性恋是天生的人,更倾向于对同性恋持接受态度,也更可能支持男女同性恋的平等权利(Tyagart,2002)。与其相对,“与那些认为同性恋并不是一个个体选择问题的人相比,那些认为同性恋者是出于自主选择的人对同性恋有更低的容忍度,而且更倾向于认为同性恋是非法的”(Rosin&Morin,1999.p.8)。
尽管性选择和性取向这两个词经常会互换使用,然而性取向这个词很好地避免了认为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是出于自愿选择的误导。因此,性取向更多地被那些认为性取向是天生的人使用,而性选择这个词则更多地被那些认为性取向是出于个体选择的人使用。
同性恋可以改变他们的性取向吗?
那些认为同性恋者的性取向都是出于他们的选择的人,更倾向于认为同性恋可以而且应该改变他们的性取向。大量的心理治疗办法都是致力于改变同性恋者的性取向。一些宗教组织还支持所谓的“告别同性恋牧师团”,他们通过鼓励同性恋用祈祷请求得到他们有罪生活的宽恕来“治愈”同性恋,并将他们转变为异性恋,在这一过程中会有牧师的帮助,并会有其他一些形式的治疗方法。
恢复性治疗和“告别同性恋牧师团”的批评家,对这些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真正需要改变的不是男女同性恋者,而是那些反对和敌视同性恋的人需要抛弃他们的偏见和歧视。”(Besen,2000.p.7)美国精神病学会、美国心理学会、美国儿科研究院、美国咨询学会、全国学校心理学家协会、全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和美国医学会都认为,同性恋不是一种心理疾病,不需要治疗——试图改变性取向的努力不仅不会起作用,事实上还是有害的(HumanRightsCampaign,2000)。一个更广泛意义上的关于“告别同性恋”的研究认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那些试图转变同性恋的治疗方式不仅不会有效,而且可能十分有害,因为它可能导致抑郁、与家人和朋友的隔绝、低自尊、内化的恐同症、甚至是自杀倾向”(Clanciotro&Cahill,2006.p.77)。美国精神病学会认为,“临床研究发现,那些接受自己性取向的男女同性恋相比较于那些没有接受的同性恋者而言,更能有效地适应社会”(引自Holthouse,2005.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