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斯特姆和她的孩子们正在特拉维斯空军基地的控制塔内静静等候,这时一批空军刚刚返回美国,他们从机舱中走了出来。洛丽塔的丈夫罗伯特·斯特姆中校是一位高级官员,刚刚从越南战俘营获释,在与家人团聚之前,他还要进行简短的发言,所以他的家人还在等待。摄影师萨尔·韦德写道:“他结束了发言之后,开始在人群中搜索,他看到家人正向他冲过来,双臂张开,笑容洋溢在他们的脸上,真是欣喜若狂。”(1)韦德因为这张照片获得了普利策奖。用喜悦这个词来形容照片中的情绪要比愉悦更为贴切,因为这个词比欢乐或是快乐的程度更深。但是喜悦和其他的词语一样,并不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他们感受到的到底是怎样的愉悦。
我认为愉悦的情绪有数十种,每一种都是人类共通的,每一种都和其他的诸如悲伤、愤怒、害怕、厌恶和蔑视的情绪不同,而每一种愉悦之间也不完全相同。就像令人不快的情绪有各种各样的,使人高兴的情绪也各不相同。例如,欢乐和高兴的问题就在于它们不够精确,仅仅表明了一种精神和情绪状态;而不安和消极这两个词,也并没有反映出一个人到底是悲伤、愤怒、害怕还是厌恶。本章中所描绘的每一种愉悦的情绪,在英语中不一定都有完全对应的词,所以我借用了一些其他语言中的词语,来表现人们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一些愉悦的情绪。
对于大部分的愉悦情绪,我们了解得还不多,因为几乎所有的情绪研究,包括我的研究,都将注意力放在了令人不安的情绪上。我们关注的是情绪给我们或者他人所带来的问题,结果就是我们对精神失常的了解要比精神健康的多。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人们正日益关注积极的情绪。(2)我相信,对愉悦的情绪了解得越多,我们受益能越大,因为我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欢乐。
首先是感官之乐。有些东西摸起来很舒服,被人抚摸也是一种享受,尤其是爱人给予我们的关切或性感的抚摸。有些景色会让我们感到享受,比如美丽的夕阳。有的声音很悦耳,比如海浪声,溪水轻拍岩石的声音,风儿拂过树梢的响声以及种类繁多的音乐。我们在讨论厌恶的时候还曾经提到味觉和嗅觉,大部分人都喜欢甜甜的味觉,而喜欢酸、苦、辣的东西可能就需要一段时间。大部分人都不喜欢腐烂的气味,但是一些颇受欢迎的奶酪其实就是这种味道。我认为,对这5种感官之乐中的每一种而言,都有普遍的主题及多样的变体。
人们对感官之乐一直存在异议,是将不同的感官之乐理解为同一种情绪的不同表现方式从而将其列入同一种情绪呢,还是把它分成5种不同的情绪——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和味觉之乐?随着研究的深入,如果能了解这几种感官之乐在自我感觉、给他人的感觉以及所导致的心理变化等方面是否相同,那么这个问题能够得到解决。现在我暂时把它们作为5种不同的情绪,因为我可以预言:研究终究会证实它们是不同的情绪,而不仅限于感觉器官不同而已。
我的导师萨尔文·汤姆金斯并没有将感官之乐列入情绪的考虑范畴内。他认为,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刺激情绪的产生,而每一种乐趣都只有一个单一的感官来源。我认为不是这样。任何一种感官来源,比如听觉,都可以包含多种刺激因素。虽然有些感觉是人类共通的,但也有很多是各不相同的,就像完全不同的味觉、视觉、嗅觉、触觉和听觉在同一种文化内或在不同文化中都会使人产生快感。
心理学家芭芭拉·弗莱德里克森和克利斯汀·布兰尼根也认为,感官之乐不应该被列入情绪的范畴,但是他们的反驳角度和萨尔文不同。(3)他们认为,感官之乐是在不需要评估的情况下产生的,而如果不涉及评估过程,就不会有情绪产生。我也不同意这个观点,许多普遍认定的消极情绪都是由感官即时触发的。难道看到夕阳而自然产生的快感所包含的评估,会少于座椅突然倒塌或迎面有车突然飞速驶来时出现的恐惧所包含的评估吗?我认为不是的。不仅如此,大多数产生感官之乐的原因,不论是看到、听到、尝到、闻到,还是摸到的(这种情况比较少),反而更需要评估,它们都是一些后天形成的刺激因素。比如我们在看到毕加索的抽象画时会感到愉悦,这种愉悦就需要一个评估过程。感官之乐是愉悦的,我认为,没有理由不把它们归入情绪的范畴。
最简单的一种愉悦是快乐。大部分人都会被可笑的事情逗乐;有些人则十分有趣,他们能源源不断地制造笑话。娱乐业的主要工作就是激发人们的这种情绪,而我们就可以在希望得到快乐的时候选择不同的娱乐节目。快乐可以是轻微的,也可以是极度强烈的开怀大笑甚至笑到流泪。(4)
假如事事顺心如意,或无事挂心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满足,俗话说,无事一身轻。我不知道满足感有没有相应的面部表情,也许会表现为面部肌肉松弛。一般的满足感是通过声音传递的。稍后我会解释,不同的愉悦情绪是怎样通过声音而不是面部表情传递出来的。
另一方面,兴奋则是对新鲜事物或者挑战作出的反应。萨尔文认为兴奋是感兴趣的极端状态,但感兴趣是一种大脑活动,是一种思想状态,而不是情绪。但是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最初仅仅是有趣的事情让人越来越兴奋,尤其当这件事变化无穷,富有挑战性、出人意料,又令人耳目一新的时候。我们很难找出一个人类共通的兴奋诱因或主题。我能想到的所有事情——滑雪下山,流星划过——对某些人而言可能会是毛骨悚然的。我认为兴奋和害怕通常紧密相联,即使害怕只是间接的,而不是由真正的危险所引起的。与其他的愉悦情绪相比,兴奋的特点十分鲜明。虽然它可以独立出现,但通常都会和其他一种或几种情绪融合在一起。兴奋和愤怒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暴怒,和害怕在一起就会产生恐怖。
宽慰常伴随着叹气和深呼吸,通常出现在某种强烈的情绪消退时。癌症筛查呈阴性,找回在商场里走失了的孩子,通过了自己感觉很糟糕的考试,这些都会带给我们宽慰。宽慰还会出现在一些我们认为积极的事情之后,比如从性紧张和高潮的兴奋中恢复过来,如果本来对自己的表现有所担忧,那么事后还会感到释怀。通常,恐惧是宽慰的前奏,但并不总是如此,因为我们并不一定能消除这种恐惧。有时痛苦也会出现在宽慰之前,例如失去了什么之后,朋友会鼓励和安慰我们。有时宽慰之前也有极度的欢乐。宽慰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不可能独立出现。和其他情绪不同,因为它总是紧随着某种情绪出现。
还有一种愉悦的情绪叫做惊奇。*我们对这种情绪知之甚少,然而15年前那次强烈的惊奇体验让我想到,要将它单独列为一种情绪。(5)当时我和来自纽约大学戏剧系的教授理查德·谢奇那交谈了不到5分钟,就发现我们二人有很多惊人的巧合,多到我无法在此一一列举:我们都是在新泽西的纽渥克长大的,上的是同一所小学,但是由于他比我小一届,所以我们未曾谋面。后来我们搬到了同一个郊区,甚至是在同一条大街上!即便现在回忆起这些事情,我仍然惊奇不已。我母亲死后,理查德的父母从我父亲手中买下了我们的房子,而理查德的卧室正是我过去的卧室!
惊奇的特点就在于事件罕见,还有那种完全无法解释的震撼感觉。和其他研究惊奇的人不同,我主张把惊奇从害怕中分离出来,虽然在受到某种强大力量的威胁或是遇到某件完全无法理解的事情时,这两者是合二为一的。惊奇是一种强烈的固有的愉悦。几乎所有令人难以置信、不可理解和超乎想象的事情都可以成为惊奇的来源。我们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怎样发生的,但是并不为此感到害怕,只有威胁到我们的安全,我们才会感到害怕。就像达舍·凯特内和乔纳森·海德特最近在关于敬畏(他们和其他人用这个词来表示惊奇和害怕的结合)的理论中指出的那样,这是“头脑无法轻易掌握的东西……”(6)也许惊奇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很常见,因为那时候人们对周围世界了解得还不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针对惊奇的研究。可以想象要在实验室里安排惊奇的出现是多么困难,因为那里一切尽在掌握。
达尔文在提到惊奇时起鸡皮疙瘩时说,这是这种情绪所带来的最强烈的生理反应。就我自己的经验而言,惊奇时肩膀和后颈还会出现微微的刺痛感。呼吸也会出现变化,不是像宽慰时那样叹气,而是深呼吸,也许还有摇头表示无法相信。还没有人确切知道惊奇时的面部表情、声音或者身体动作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崇拜某人,觉得他超凡脱俗,也会产生类似于惊奇的情绪,但是我认为,这是不一样的。崇拜不会形成和惊奇一样的身体感觉——鸡皮疙瘩、呼吸变化、叹气或者摇头。我们愿意追随那些领袖人物,被他们所吸引。但是我们感到惊奇的时候是原地不动的,并没有想要采取行动的冲动。想一想在《第三类接触》这部电影中,人们看到宇宙飞船的灯光时的反应。
狂喜或极乐是一种出神的超越自我的状态,它可以由冥想达到,也可以通过在自然中徜徉或是和至爱的人一次绝妙的性体验达到。我们把它列为另一种愉悦的情绪。与兴奋和惊奇相似的是,狂喜是一种强烈的体验,不可能只有轻微的感觉。(7)
下页照片上的詹妮弗·卡普里亚蒂提刚刚获得了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冠军。她太出色了,尤其是在此之前她曾因个人问题离开职业网坛好几年,她的成功来之不易。我们该用什么词来形容她此时的心境呢?我们可以说她感觉很棒,很高兴,很开心,但是这些词都太空洞了。她沉着应战,表现出色。这时的她不仅仅是满足,还有一种骄傲,但这些词的含义太宽泛了。她现在的心境,是赢得了一场艰难比赛之后的心境,是喜悦而独特的。这时她不需要别人来分享成功,她自己完全沉浸在这种喜悦当中。意大利心理学家伊莎贝拉·鲍齐在意大利语中找到了一个更贴切的词:自豪(fiero)。(8)
通常,运动员在赢得了一场艰难的比赛之后都会作出卡普里亚蒂这样的动作,但是体育比赛并非引发自豪的唯一来源。解出一道很难的智力题同样也会让我感到自豪。尽管旁边没有祝贺我的观众。要产生自豪,首先要有严峻的挑战,还要在获得成功的时候感觉非常良好。这不仅仅是胜利的喜悦,因为胜利的喜悦必定是在比赛取得胜利之后才会出现,而获得比赛的胜利仅仅是产生自豪的诸多原因之一。
我认为,这种情绪是独立存在的,它不像感官之乐,和宽慰与快乐也不同。在面临挑战的时候,兴奋可以先于自豪出现,但它也不等同于兴奋。这是一种特别的情绪。事实上,骄傲通常被列为七宗罪之首,但是想要体验自豪的欲望却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促使我们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就。*(9)
获悉你的孩子被名牌大学录取,在朗诵比赛中表现出色,获得了童子军奖章,或者取得了其他类似的出色成绩,你是什么心境?你也许会说是自豪,但是这并不足以描述父母在看到儿女取得了重大成就,甚至是超越父母的成就时的内心感受。犹太人的意第绪语中有个词能够很好地表达这种情绪:欣慰(naches)。作家里奥·罗斯坦将欣慰定义为“只有儿女才能给予父母的、喜悦和自豪交织的情绪:‘我就经历过这种情绪’”。(10)另一个相关的意第绪语词是喜不自胜(kvell),罗斯坦的定义是:“被巨大的骄傲和喜悦包围着,一般都是因为儿女或孙子孙女获得了成就;你是如此开心和骄傲,笑到胸口的钮扣都要崩开了。”(11)欣慰指的是这种情绪本身,而喜不自胜是这种情绪的表露。我女儿认为,孩子也会因为父母取得的成就而感到欣慰。她能有这样的见解让我感到欣慰,而我表现出喜不自胜。
欣慰让父母觉得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进行投资是完全值得的。但不幸的是,有些父母在孩子超越自己的时候并不会感到欣慰。这些嫉妒的父母通常与子女处在一种竞争的状态当中,这不论对父母还是对孩子都不好。在学术界,我不止一次看到过类似的导师与学生之间的竞争。“凭什么她被邀请去参加会议?我才是专家,她只是我的学生而已。”只有当导师能够像父母一样感到欣慰的时候,学生才能感到自豪,从而激发斗志继续攀登新的高峰,同时期望自己的导师能够找到喜不自胜的感觉。从这个例子中,我们能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有些人可能从来没有体验过某些愉悦的情绪。当然,生理上的缺陷会让某些人无法享受感官之乐,同时,心理上的缺陷也会妨碍享受愉悦的能力。
人类学家乔纳森·海德特认为,应该将他所谓的崇敬也列为愉悦情绪的一种。他将其描述成“一种温暖而振奋的精神,人们在看到超乎寻常的仁慈之举、善良和怜悯的时候就会涌现出这种情绪”。(12)当我们崇敬他人的时候,就有一种力量促使我们表现得更好,更多地为他人着想。我对乔纳森的描述和命名都没有异议,但是我不能确定,崇敬是否符合成为一种独立情绪的所有标准。我们所能体验到的并不一定都是情绪,还有思想、态度和价值观等。
理查德·拉扎勒斯和贝妮斯·拉扎勒斯是这样定义感激的:“对给予他人便利的无私行为的赞赏。”(13)他们认为,当别人对我们好,做了有利于我们而不是有利于他自己的事情时,我们会表示感激。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有那么一点点尴尬,因为只有自己受益了;还会因为欠了别人的情而感到不安;甚至会感到愤怒,以为对方之所以帮助我们是认为我们没有能力。
事实上,感激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情绪,因为我们不知道这种情绪何时会产生。我认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示感激的情形也有所不同(举例来说,在何时给小费的问题上,美国人和日本人的处理大不相同)。美国人在完成自己分内工作的时候,通常都会表示他们不需要别人的感激,比如一位护士给予重病患者细心周到的照顾,人们会说,作为一名护士,她不会期望也不需要别人表示感激。但是就我的生活经验而言,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这时对护士表示感激,通常都是很受人欢迎的举动。
我不知道是否存在人类共通的表示感激的动作。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点头示意,但是这个动作还有其他许多含义,比如表示肯定。我也不知道感激是否会带来一种固定的心理模式。这并不等于怀疑感激这种情绪的存在,而是要区分它是否和快乐、宽慰、感官之乐等属于同一范畴。
听到你最强劲的对手遭遇痛苦,你也许会高兴,这种高兴和我们之前讨论过的都不一样。在德语中,这种感情叫做幸灾乐祸(Schadenfreude)。和其他愉悦情绪不同的是,幸灾乐祸受到很多人的反对,至少在西方社会是这样的(我不了解其他文化背景下人们是怎样对待这种情绪的)。(14)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看到对手痛苦就幸灾乐祸。那么我们是否要把沾沾自喜也作为一种独立的情绪呢?也许不必,它和展现在别人面前的自豪太接近了。
真的有整整16种愉悦情绪吗?5种感官之乐、快乐、满意、兴奋、宽慰、惊奇、狂喜、自豪、欣慰、崇敬、感激和幸灾乐祸都符合作为一种独立情绪的标准吗?只有研究出它们何时会出现、产生的标志及引发人的内在反应才能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目前我们应该对其中的每一种都进行仔细研究。有人也许会说,如果我们不能用确切的词语来描述一种情绪的话,它就不能算是一种情绪。我们当然不能如此狭隘,非要找出一个英语词来不可。我认为,能不能在现有语言中找到这样一个词并不重要,虽然我相信在某一种语言里肯定会有描述某种情绪的词语。语言并不是情绪,它们只是情绪的表达方式。我们应该小心,不要被语言对情绪的定义所误导。我们对词语的使用,有时是混淆不清的。我用快乐一词来表示对令人高兴的事情的反应,通常是对笑话的反应,但是其他的事情也会有类似的幽默特质。现在想象一下我们在游乐园的心境,游乐园里听不到很多笑话,当然不排除有喜剧演员的演出。那些欢乐宫和过山车给我们带来的更多是兴奋、害怕和宽慰而不是快乐。我们在体验某个惊险的游戏之后也许会觉得自豪,在投掷或射击游戏中得分同样会带来自豪。如果是我们的孩子赢得了这些比赛,我们还会感到欣慰。有时我们还能享受到感官之乐。如果真要与我所使用的词语一一对应起来的话,那最好将游乐园改名为欢乐园。
这些愉悦情绪刺激着我们的生活。总的来说,它们促使我们把生活变得更美好。它们让我们参与到繁衍生息的活动中去——性爱和生儿育女。这绝不等同于享乐主义,因为做好事、为他人着想、创造美好的事物,这一切都能成为自豪、兴奋、快乐和感官之乐……几乎所有愉悦情绪的来源。追求欢乐并不是一个孤独而自私的过程,正相反,我认为,没有友谊、没有成就、没有通过与他人接触形成的感官之乐,生活一定极其无聊。
和萨尔文一样,我相信追求欢乐是我们生活的首要动力。那么我们最渴望的是哪一种欢乐呢?每个人可能都经历过所有这些情绪,除非我们失去了某一种官能。大部分人都健全,只是希望得到更多的欢乐。人们精心安排自己的生活,目的也是为了更多地享受欢乐。我会专心致志、努力奋斗,因为我希望感受到自豪、欣慰以及种种感官之乐;年轻的时候,我更多渴望的是兴奋而不是欣慰(因为我还没有孩子)。我相信,在人的一生当中所追求的欢乐,重心会发生多次变化,当然这还有待研究。
我并不太重视满足感,但是我的一些朋友却把这当做他们主要的奋斗目标,他们希望得到宁静和安适的时刻。而其他一些人则愿意冒险,喜欢尽可能地绷紧自己的神经以体验兴奋、自豪和宽慰。对另一些人来说,他们生活的中心就是要寻找快乐、获得快乐并使他人快乐。无私的人常常会选择在一些非政府组织中工作,比如,“人类栖息地”和“和平队”组织,他们追求的是崇敬和感激,也许还有自豪。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斯特姆一家团聚的照片,辨别一下伸出双手拥抱父亲的女儿脸上浮现的是哪一种愉悦情绪。我们可以看到兴奋,同时她也期待马上就能拥抱父亲所带来的感官之乐,包括拥抱的感觉和父亲身上的气息。在此之前,当她看到父亲没有受伤、平安归来的时候也许感到了宽慰。或许因为父亲已经离开整整5年,在女儿的生活里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再次看到父亲的时候,她会感到难以置信的惊奇。
和期盼已久的人重新团聚会使你感到快乐,这一点恐怕全世界的人都一样。我发现,在新几内亚,要想拍摄到最自然的愉悦表情,就要捕捉当地人同邻村的友人相聚的时刻。我会坐在路边,躲在矮树丛中,我的摄影机随时准备着,等待朋友相聚。团聚增强了人们之间的凝聚力。短暂的分离确实能使感情变得更加深厚;能够再次见到你所关心的人,这种感觉确实太美好了。
性关系则是另一个人类共通的主题,从中可以体验到多种愉悦情绪。显然,我们能从中体验到一系列感官之乐,此外还有前奏的兴奋和高潮后的快慰。强烈的性欲中包含着情色方面的期待,期待感官之乐,也期待渴望的兴奋。
我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结果尚未发表。我要求男女大学生描述一下他们所能想象到的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结果他们提出了我从未想过的一点——期待的孩子出世。兴奋、惊奇、宽慰、自豪,也许还有感激,是和这一事件联系最为紧密的愉悦情绪。
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是另一个人类共通的主题。父母之爱和男女之爱都包含着一种长期的承诺,因为强烈的爱而和某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但爱本身并不是一种情绪。情绪可以是短暂的,但爱是持久的。虽然男女之爱从理论上来说可以持续一辈子,但事实却常常并非如此。父母之爱则往往是一生的承诺,虽然有些父母会宣布与子女脱离关系。爱还有一种意义,就是同所爱的人在一起时所产生的喜悦虽然短暂却极为强烈,两者合而为一。(15)这就是我先前所描述的狂喜或者极乐,我们可以把它单独列为一种情绪。
其乐融融的家庭关系当然会让我们体会到多种愉悦情绪,但是难免也会有不开心的事情发生。面对所爱的人,我们也会生气、厌恶和失望,如果深爱的人受到重创或是离开了人世,我们会感到痛苦和绝望。我相信父母永远都在担心孩子们是否幸福安康,当然孩子年幼的时候他们的担心会更多。和孩子进行接触,不管是现实生活中的、记忆中的还是想象中的,都会带给我们很多种愉悦情绪:感官之乐、欣慰、片刻的满足和兴奋、他们脱险之后的宽慰,当然还有快乐。
男女之爱则会让人经历到所有不开心的情绪,不过好在不开心的时候比开心的时候少。恋人之间很少会发生厌恶和蔑视,如果真的出现了,那就说明两人的关系有问题。哪种愉悦情绪出现得最频繁,是不同恋情之间的区别所在。(16)有些夫妇渴望分享自豪,所以他们共同努力工作或者为对方取得的成就感到满足。另一些人则有不同的追求,比如刺激和满足。
虽然上述的几个主题都具有普遍意义,但也需要我们亲身经历。我们也看到这些主题会有多种变体,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愉悦情绪。
有些心境是和一系列情绪相联系的,特别是和兴奋、满足和快乐有关。这些心境可以持续很长时间,有时长达几个小时,在保持这种心境的状态下,人们很容易就感受到与这种心境相关的情绪。
在本章的开头我说过,高兴这个词并不能说明是怎样高兴。更容易混淆的一点是,高兴可以用来指另外一件完全不同的事,它可以表示一个人整体上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学家爱德·迪纳是研究主观幸福感的带头人,他将其定义为人们对生活的评价。这主要是通过人们对下列问题的回答来衡量的:“从总体上来说,我的生活接近于我的理想”,或是“到目前为止,我想要得到的重要东西已经得到了”。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这种主观评价:人们对生活的主要方面——比如工作——是否满意,人们是经常感到愉快还是不愉快。
全世界范围内都有针对主观幸福感的调查问卷,要在这里列举所有的研究结果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一点已成公识,那就是主观幸福感与收入之间存在正向关系。由于文化差异,在西方社会,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联系更为紧密。不论在哪种文化中,拥有亲密的朋友都会使人产生主观幸福感。(17)
此外,愉悦情绪还与一系列性格特征有关。外向和情绪比较稳定的人更容易快乐。(18)对于此类性格为何会使人们获得更多欢乐的研究,并没有将我所划分的各种愉悦情绪考虑在内,但是研究结果确实表明,性格外向能够使人更加开心。外向的人对拒绝或惩罚这样的事情不太敏感,在跟他人进行比较时,他们总是看到积极的一面。而且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更能适应美国文化。(19)
人们在乐观开朗方面的程度也大大不同,而且这是一个内在的性格特征而非对某一事件或情形的反应。克里斯朵夫·彼得森是这方面的专家,他认为乐观是一种态度,表明了人们能获得愉悦情绪的可能性。(20)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非常乐观,但如果能表现得很乐观也十分有益——整日欢乐不断,坚忍不拔而取得很大成就的人都有这种品质。更令人惊叹的是,许多研究都表明乐观的人身体更健康,而且真的更长寿!(21)彼得森认为对生活整体上保持乐观“是一种生理上的先天倾向,使人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的主流文化,乐观能让人生活愉快,因为它教会人们达观开朗,使人充满活力”。(22)彼得森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乐观是什么感觉?是开心、喜悦、轻度狂躁(情绪高涨时发生的精神错乱),或仅仅是满足?”(23)
在之前的章节中,我曾提到过于强烈的不安情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害怕、愤怒和悲伤——是情绪失常的标志。完全感受不到欢乐——不能感觉到自豪、欣慰、感官之乐等——也是一种精神疾病,叫做快感缺失。过度、没有节制的兴奋,和狂喜或极乐结合在一起,有时就会形成躁狂症,这是一种精神失常。
认识他人的愉悦情绪
随便浏览一下本章到目前所列出的照片,我们会发现,笑是表示愉悦的一个标志。快乐、自豪、欣慰、满足、兴奋、感官之乐、宽慰、惊奇、幸灾乐祸、狂喜,也许还包括崇敬和感激在内,都会让人展开笑容。这些笑容在程度、出现速度、持续时间以及消散时间上有所区别。
如果所有这些愉悦情绪都以笑容为特征,那我们如何知道对方到底有怎样的感受呢?我在第4章中提到过,最近的研究证实了我的想法(24),也就是说,声音而不是面部表情才是区分不同愉悦情绪的标志。英国心理学家苏菲·司考特和安德鲁·卡尔德分辨出了表示满足、宽慰、触摸的感官之乐以及自豪的声音。他们指出,这些情绪都是由声音信号表达出来的,他们给出了多种声音,发现受试者能够准确无误地区别每一种情绪。但是这一研究没有进一步指出,声音到底是如何体现情绪的。我希望他们能够发现表示其他情绪的声音信号。
笑容也是容易迷惑人的东西,它不仅会与每一种愉悦情绪配合出现,而且,即使没有任何高兴的心境,为了表示礼貌,人们也会展露笑容。高兴的笑容和礼节性的笑容有一点区别,这是一个很细微的差别,我们和心理学家马克·弗兰克的研究表明,大部分人都忽视了这个差别。(25)如果你不知道从何入手,你就很可能觉得迷惑,或是被误导,得出笑容并不完全可靠的结论。这是不对的。虽然笑容可以模棱两可,十分微妙,但是它仍然能够告诉我们,它是否出自真心。
100多年前,伟大的法国神经学家杜兴·德·布伦就发现了由高兴而产生的笑容和其他笑容的区别。(26)他通过用电流刺激脸的不同部位来研究每一块面部肌肉是如何改变面部表情的,同时拍下了照片,显示肌肉是如何收缩的。(他的合作对象是一位脸上感觉不到任何痛苦的人,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没有任何不适感。)杜兴从那张通过刺激所谓的颧骨主肌——它从颧骨以一定角度向嘴角下垂,嘴角也抬升一定的角度以形成笑容——而得到的笑容照片中发现,实验对象看起来并不是真的高兴。杜兴是一名出色的实验者,他给这个人讲了个笑话,并再次拍下了他的反应。对比一下照片我们就会发现,在对笑话作出反应的那张照片中,实验对象不仅笑了,他眼部周围的肌肉也发生了变化。你也可以看看这两张照片,作一下比较,左边那张脸上有电极;右边那张没有,是对笑话作出的反应。
杜兴这样写道:“真心流露的喜悦所产生的面部表情是由颧骨主肌和眼部轮匝肌同时收缩形成的。前一块肌肉受意识支配,而后者只有真的有感而发时才会发生变化……(要知道他是在1862年写下这番话的);假惺惺的喜悦……假装出来的笑容不可能让眼部肌肉产生这样的收缩……眼睛周围的肌肉是不受意识控制的,只有真正的情绪才会使它发生变化。这种肌肉的惰性可以让我们通过笑容撕下伪善者的面具。”(27)
我们的研究(28)证实了杜兴的结论,没有人可以自由地收缩眼部轮匝肌(它“并不服从意识”),尽管这块肌肉只有一部分不能自由收缩。这块肌肉可以分成两部分,里面的一部分拉紧了眼睑及其下方的皮肤,外面的一部分则包围了整个眼窝——拉下了眉毛及眉毛下的皮肤并提升眼部上方的皮肤,同时抬起两颊。对于外部肌肉来说,杜兴的结论是正确的:很少有人能够自由地收缩这部分肌肉(我们的研究对象中只有大约10%的人可以做到)。
里面拉紧眼睑的那一部分肌肉,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收缩,所以笑容中没有它并不能作为“撕下伪善者面具”的依据。如果一个演员真能做出十分开心的表情,那么他或者属于那一小群能够自由收缩外部肌肉的人,或者就是回忆起过去类似的情绪经历,这样才能做出真实但不是真心的表情。
虽然达尔文曾经引用过杜兴的研究并运用他的照片来证明笑容之间的区别,但是之后的100年中,研究面部表情的科学家几乎把杜兴的发现完全抛在脑后。(29)
20年前,我和同事们一起再次运用了他的发现(30),并且证实他的发现极为重要。举例来说,一个10个月大的婴儿看到陌生人走近的时候,他的笑容是不可能引发眼部周围肌肉的活动的但是如果是他的妈妈走近了,婴儿的眼周肌肉确实就会产生变化。*(ar)
美满幸福的夫妻在工作一天之后见面时,笑容中会包含眼周肌肉的运动,但是婚姻并不幸福的夫妻就不会这样。(32)如果人们在谈及去世的配偶时显示出带有眼周肌肉收缩的笑容,两年后他的痛苦会有所减轻。(33)(并不是他们因为失去配偶感到高兴,而是说明他们能够回忆起过去快乐的片断,而且有时能够重温这种快乐。)
在大学年鉴照片中留下动人的笑容,当然也是带有眼周肌肉收缩的笑容的女性,在之后的30年中承受的压力较少,而且总体上情绪和生理状况都相当好。(34)一般说来,在笑时眼周肌肉经常活动的人会更加快乐,血压较低,他们的配偶和朋友也会觉得他们生活得很愉快。(35)
在我们的研究中则发现,如果在自然发笑的时候,眼周和嘴唇周围肌肉能同时活动,那么大脑的一部分区域(左太阳穴和前脑部分)也会相应发生活动,但是仅仅嘴角呈现微笑的时候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36)
为了向这位大师致敬,我建议把这种真正发自内心的笑容,这种眼部周围肌肉也会一同动作的笑容称为杜式笑容。
乍看之下我们会觉得,两幅照片的唯一区别就在于照片B中的眼睛窄些,但是如果你仔细比较两幅照片,就会发现许多不同。照片B表现的是真正的愉悦,呈现出杜式笑容:脸颊抬得更高,而且轮廓也发生了变化,眉毛则微微下沉。这些都是眼部周围肌肉所起的作用。
*我并不是说10个月大的孩子给予陌生人的非杜式笑容是虚假的,只是在那时,他们已经学会了一种礼节性的笑容,这是一种贯穿一生、在初次看到陌生人时都会表现出来的笑容。
如果笑意更浓,就只有一种方法能够区分开心的笑容和作假的笑容了。如照片C所示,脸颊抬起、眼下皮肤皱紧、瞳孔变小,甚至还出现了眼角皱纹——所有这些都和眼周肌肉无关。
相比较而言,照片D中的眉毛和眼部褶皱(眼睑和眉毛之间的皮肤)由于眼周肌肉的活动而下垂。照片D显示的是真正的开怀大笑,而照片C的大笑则不是由喜悦产生的。照片C是一张复合照片,是将照片D从下眼睑开始粘贴到无表情的照片E而得到的效果。旁边的照片F也是一张复合照片,是将照片D中洋溢着笑意的嘴唇粘贴到照片E中。人类是做不出像照片F那样的表情的。你一定觉得这张照片看起来怪怪的,因为如果笑到这种程度,脸颊和眼部一定会呈现出如照片D那样的变化。我之所以给出这样的复合照片是要强调这样一个事实:非常开怀的笑容不仅改变了唇部的形状,同时也改变了脸颊及眼睛下部皮肤的样子。
并非由喜悦而形成的笑容也有很多种。有些只涉及唇部的笑容,比如礼节性笑容。对话中的聆听者也会这样做,表示他听懂了或赞同发言者的话。有一些非喜悦的笑容还涉及其他一些面部动作。
这位新几内亚人是村里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者。他这种犹豫不决或者说谨慎的笑容表示没有恶意,但是他对将要发生什么事情没有把握。对于这个村子里的人来说,我是个不速之客,做着令人惊奇的怪事-擦亮火柴,制造出闪电般的效果,还能从盒子里奏出音乐。他之前已经经历过类似的神奇事件,我之所以对他感兴趣,是因为他可以成为我捕捉惊奇、兴奋和快乐表情的来源,但是他并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会惊吓他。他微笑的嘴唇微微分开,还有他交叉的手臂都显示了他的犹豫不决。
让人手忙脚乱的一天过后,前总统罗纳德·里根总算结束了他在有色人种民权促进会(NAACP)的演讲。但是里根开始作介绍的时候,促进会主席玛格丽特·布什·威尔逊有好几次让他难堪,不断提醒他没能出席总统大选中所举行的小组会议。甚至在她发表否认声明“NAACP并不需要赞成所有正式发布的观点”的时候,代表们都站起来欢呼。演讲之后,里根拥抱了威尔逊,这是一个苦笑或者说忍耐并微笑着的典型场景。(37)这个笑容背后是不悦的情绪,它表示里根胸襟宽广,他可以微笑着面对指责。这并不是企图掩饰情绪,而是表现出了他的苦涩心境。这也表示他不会,至少在当时不会对这种苦涩的境地表示不满。
注意,除了满脸笑容之外,里根还紧紧抿住了嘴唇;从他下颌上的皱纹来看,我们知道他还抬起了下唇。从照片上我们看不出他的眼周肌肉有没有动,里根也许觉得目前的尴尬处境很有趣。通常苦笑都是不快的表现,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能违反常规。
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宣布辞职之后流露出了这个表情,这是他最后一次在白宫向曾经为他效力的人发表告别演讲,这是一场含泪的告别,不久他就要离开白宫。谁都看得出他此时的不快,但是他隐约露出的笑容说明他还没有崩溃,他要控制住悔恨,也许还有绝望。他的嘴唇微微向下,这是悲伤的标志,要不是他努力挤出一丝笑容,悲伤会更明显。他的眼中并没有闪光,通常眼部轮匝肌在喜悦的笑容中都会形成这种效果。他的嘴唇也轻轻地抿着,就像前面提到的里根想要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一样。最后我们来看看几张愉悦情绪与其他情绪交织的照片。
每一张照片都显示了混合式的笑容。眉毛下沉和明显的笑容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照片G,这种表情并不多见。这不是生气的笑容,因为她的嘴唇并没有收缩和拉紧,而她的上眼睑也没有抬起。我不太肯定这个表情代表了什么,因为在我的研究中还没碰到过这种情形。照片H则比较容易,因为她显然表现出了厌恶,因为她的上嘴唇上扬;她的笑容为这种表情加入了一丝犹豫不决,但这不代表她正在享受这种厌恶的情绪。照片I是愉悦和蔑视的结合,形成了一种自鸣得意的效果。前一章讲到厌恶和蔑视的时候,我们已经见过这张照片了(参见第179页照片L)。
利用表情所传递的信息
在前面几章里,我提到过在不同场合下利用微妙的面部表情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在这里我并不打算讨论这个问题,因为察觉到他人的快乐很少会造成什么问题,一般来说,甚至别人到底是给出了杜式笑容,是真正的欢欣鼓舞,还是仅仅出于礼貌或假装微笑都不是问题。如果你的老板说了一个冷笑话,你还是会笑,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你的老板都不会仔细检查你的面部表情,看看你的笑容是否出自真心。关键是你要显得很高兴。当然有时候,你也很在乎别人是否真正感到高兴,那么现在你就该知道,只要看看对方眉毛下方、眼睛上方的皮肤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