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没有月亮的深夜,荷兰一个偏远的小镇上,一个妇女正在痛苦地分娩,家人将她团团围住,表情或焦虑,或期待,或不安。
在长达16个小时的煎熬后,她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一家人喜极而泣。
可是,他们一家人不知道的是,眼前的这个宝贝,即将和村庄里其他一起降生的婴儿,乃至全国范围内这段时间降临的婴儿,面临同样一个厄运——中年以后将被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各种疾病折磨,屋子外面有风呼呼吹过,似乎在轻声诅咒这些孩子……
这不是危言耸听的恐怖故事,这是历史上曾发生过的真实一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遭到大约6个月的食品禁运。《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曾在2008年10月27日发表了一篇名为《Persistentepigenetiedifferencesassociatedwithprenatalexposuretofamineinhumans》,报告说在“荷兰的饥饿冬天”,受孕的胎儿遇到了持续的有害健康天气,这种效应被称为表观遗传学。
研究者发现,在受孕后的前10周遇到饥荒的儿童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GF-2)基因上附着的甲基比他们的同性兄弟姐妹更少。
在出生前的最后10周遭遇饥荒的儿童在IGF-2甲基化方面没有显示出任何差异,这表明这些变化发生在产前发育的早期。这些发现证明了从怀孕妇女到她们的未出生子女之间的产前效应以及这种早期损伤的时间尺度。
该研究表明,产前遭遇饥荒会促使部分基因甲基化(DNA甲基化)是最早发现的修饰途径之一,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把饥荒的痕迹留在后代的基因上,也就是说,营养不良导致了一些遗传基因改变,这些改变会影响一个人中年后的身体状况。
更可怕的是,当这些胎儿中的女性成年要生育的时候,她们的孩子也会呈现出同样的产前效应——降低新陈代谢率,有任何的营养物质都赶紧吸收储存在体内。这样的孩子在食物充裕的社会,特别容易得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
看,人体的调节多么微妙,即便是胎儿,竟然也会根据成长初期母体的环境调节自己的激素水平进而发生遗传变化。
跟大家讲“荷兰的饥饿冬天”这个故事,其实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在不同男女比例的社会环境下,男性会产生不同的择偶策略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个人在人生最初的一二十年对外界及自身的认知各有千秋——他是生于帝王之家坐拥锦衣玉食还是生于贫民小户跪啃树皮草根,将会决定他今后人生的处世之道。如果一个人从小衣食无忧,那么他知道这些东西都是他该有的,使用得舒适安心也不担心被别人抢走;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都过得比较拮据,那他可能在这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节俭、如何好好珍惜眼前的东西;如果一个人眼巴巴地望着别人有的一切而自己却求之不得,拼命争取来之后,不仅会对以前得不到的东西耿耿于怀,还会担心它随时会溜走,然后就会想争取更多其他东西。
在人的青春期,随着生理的成长,第二性征开始出现,与此同时,心理也在不断成长变化。有些男性,在青春期很受异性欢迎,还有一些男性,他们在青春期受到异性的冷淡对待甚至歧视,他们在青春期的经历和遭遇,将对他们成年后对待女性的方式和态度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就像胎儿在母体的遭遇,将对他成年后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一样。
另外,根据当前社会状况和风气的不同,男性在婚配方面的自我调节机制,会比小胎儿更加微妙。比如当社会上男多女少的时候怎么调整?女多男少的时候怎么调整?供养者很多的时候怎么调整?供养者和情人混杂的时候怎么调整?到处都是情人的时候又怎么调整?男人有着完整的一套婚配方案,以此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策略,来应对社会的变化。
有人问:男女的比例失衡会影响择偶吗?当然会。不信的看看劳动力市场,人口红利一降低,招人就难了;或者再看看出租车高峰时候的打车状况,司机比平时更挑客。宏观情况会影响每一个人的微观选择。
那么,对男性而言,他们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择偶策略呢?我们就拿“凤凰男”的例子来分析吧:
凤凰男先天条件不太好,不能得到心仪的异性,在青春期没有受到过异性的好感,不被异性当作较好的恋爱对象,所以凤凰男在学业和事业上更加刻苦奋斗,以便让自己在成年后更有竞争力。与此同时,他们在成年后追求异性的过程中会过分用力,通过超乎寻常的付出获得异性的接受,不过他们潜意识里又会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pu会非常高。
每个人都会有轻微多偶的倾向,而凤凰男的这种倾向会更加强烈,他们对伴侣是否是处女,生的孩子是否是男孩等问题更加看重,他们对伴侣的控制欲也会超乎一般的强烈,如果感到不平衡还会更多地想从其他女人身上找回平衡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希望让青春期的“不公待遇”得以补偿。如果将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视为一场考试的话,凤凰男前期的成绩很差,所以后期他就会想尽办法得分以将之前失去的分数拉平。
这就是凤凰男之所以pu高,更容易出轨的原因。
更多的行为策略,还得从女性说起。仅说理论会显得有点儿苍白,让我们来看两个实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