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一道测试题:
女孩的前男友,曾经不告而别、人间蒸发,还欠了2000多元房租,最后是女孩付了。三年后前男友重新出现,似乎是事业有了起色,女孩搞不清楚他是不是来求复合的。现在他约女孩出去吃饭,俩人三年没见了。席间肯定难免提到当年的事。如果你是这位女孩,你会对他说什么?前提是你还是喜欢这个人的。
写下你的答案,然后往下看。
先解析一下“考卷”的题面:
第一,“欠了2000多元房租”,说明之前的房租一直是男方付,男人在之前的感情中是有一定承担的。
第二,“还欠了2000多元房租,最后是女孩付了”,说明两人已经同居,两人之间的感情是比较深厚的,如果是男人自己独居,那么房东不可能找到女孩要钱。
第三,“三年后重新出现”,这个男人还愿意回来约女孩见面,无论他出于什么目的,代表他还是有愧疚之心的,大家试想一下,一般骗子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骗完了就跑路,不会笨到再出现第二次。
第四,过了三年了还喜欢这个男人,说明这女孩的mv比较低。
因此,这个考卷的核心是问:一个mv较低的女孩,为一个辜负了自己的mv较高的男人付出了青春和金钱,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获得补偿?
可能有人会说,我不要补偿,就当做慈善了,只不过想出口气。
没问题,找人把他打一顿或者臭骂一顿就行。可你有没有想过,一方面你心里还是喜欢他的,未必下得了狠心,当别人真的要对他动手,你可能会心软;另一方面,即使你真下了狠心找人打了他,但是也就是舒服那么几分钟,然后呢?这个背叛了你的男人没有对你做出任何实质性补偿。打了他,你心里真的就平衡了?能够从此放下他了吗?我想未必吧。
用打骂这种方式出气,在我看来实在是愚蠢至极。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彻底摧毁男人心中对你留存的愧疚感。
我只想对这样的女孩说,这样不划算。
他人间蒸发后,你可能花光了一个月的工资才把欠的房租付清,接下来一个人的生活,艰难而又拮据。面对身边不断的询问和猜测,你不知所措、无话可答、颜面尽失。三年里,你可能经常以泪洗面、身心俱疲。而三年后的今天,你对他依然还有感情。
这三年已经艰难地熬过去了,你已经吃了那么多亏,吞下那么多苦了,你已经逐渐重新站起来了。那么,此时此刻,他重新出现,你为什么不漂漂亮亮地通过一个合适的方法来争取自己最大的利益呢?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愧疚感,要知道,道义、良心、愧疚感,这些都是一个人的“标配”,否则根本不能称之为人。三年后,男人回来找你,意味着这个男人对你还是感到亏欠的,他是想回来还债的。他一定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想好了各种可怕的后果,并且已经有了应对这些后果的底气,才会再一次出现在你的面前。这个时候,你就要把握好这一点,把他的愧疚感当作一对翅膀,借此飞跃更多的障碍。
那么,如何把握呢?答案就是“宽恕型一报还一报”(titfortatwithforgiveness)。传统意义上我们所认为的“一报还一报”不是最佳策略,“宽恕型一报还一报”才是。
我们回到这个爱情考卷里,女孩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你当初不告而别一定有你的理由,如果这个理由你不想说,我也不问。”表现出理解他、宽恕他,而不是表达怨恨。
“当初差点失去了依靠和方向,甚至一度觉得生不如死。”示弱,表达委屈和受到伤害,展现低pu。
“但不管怎样,我总算是艰难地挺过来了。”不要提2000多元租金,不翻旧账。
“当年你走以后,我很担心你出了什么事,看到你今天好好的,我就没有遗憾了。”表示理解和支持。
做出这样的回答,目的就是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因为男人是预备着女孩会一哭二闹三骂街,要狠狠指责报复他,要他赔偿的。因为人都知道骗人就会遭到报复。可女孩却如此善解人意,这会令他完全乱了分寸,原本准备好的防备和抵抗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见面前,男人可能想把钱还清就走,可是这样一来,他会感到这份情自己还不清了。女孩宽恕了他,他反而无法宽恕自己,他的愧疚感也会进一步加深。在这种情况下,女孩现在或者将来只要对他提出要求,他就会尽可能地答应,以此弥补对女孩的歉疚。
如此,女孩就实现了“宽恕型一报还一报”。
这种行为的理论依据是出自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犯罪。于是警方分开审问二人,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
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相关术语称“背叛”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马上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
若二人都保持沉默(相关术语称互相“合作”),则二人均被判入狱半年。
若二人互相检举(互相“背叛”),则二人均被判入狱两年。
囚徒到底应该选择哪一项策略,才能将自己的刑期缩至最短?两名囚徒并不知道对方的选择,即使他们能交谈,还是未必能够完全相信对方不会说谎。就个人的理性选择而言,背叛对方所得的刑期,总比沉默要低。试设想困境中两名理性囚徒会如何选择:
若对方沉默,背叛会让我获释,所以会选择背叛;若对方背叛指控我,我也要指控对方才能得到较低的刑期,所以也会选择背叛。
二人面对的情况一样,所以二人的理性思考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选择背叛。背叛是两种策略之中的支配性策略。因此,这场博弈中唯一可能达到的纳什均衡(一种策略组合,使得每个参与人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就是双方参与者都背叛对方,结果二人都服刑两年。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在其著作《合作的进化》中,扩展了“囚徒困境”的假设,并称其为“重复的囚徒困境”。在这个博弈中,参与者必须反复地选择与他们的利益彼此相关的策略,并且记住他们之前的对抗。阿克塞尔罗德发现,当这些对抗被每个选择不同策略的参与者一再重复很长时间之后,从利己的角度判断,最终“贪婪”策略趋于减少,而比较“利他”策略被更多地采用。他用这个博弈说明,通过自然选择,利他的行为机制可能会从最初的自私机制进化而来。
起初,最佳确定性策略被认为是“一报还一报”,但这个策略只不过是在重复博弈开始的合作,然后采取你的对手前一回合的策略。而更好的策略是“宽恕型一报还一报”。当你的对手背叛,在下一回合中你无论如何要以小概率(大约是1%~5%)的频率与其合作。这是考虑到偶尔要从循环背叛的过程中恢复合作。当错误传达被引入博弈时,“宽恕型一报还一报”是最佳策略。这意味着有时你的动作被错误地传达给你的对手:你想合作但你的对手以为你背叛了。
通过分析高分策略,阿克塞尔罗德指定了策略能获得成功的几个必要条件,宽恕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他们不报复,但如果对手不继续背叛,他们会再退却到合作。这停止了报复和反报复的长期循环,最大化了得分,取得了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最后,阿克塞尔罗德得出的结论是,自私的个人为了其自私的利益会趋向友善、宽恕和不嫉妒。
同样,我们的祖辈也总是不断地告诫我们要积德,知恩图报,要学会帮助他人。我原来不以为然,后来才慢慢发现,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天平,对利弊的衡量精确到无法想象。一个人过分地向他人索取或者过分地给予他人,都会造成心理天平的严重失衡。
这也就是这个爱情考卷要告诉我们的事:要相信失去的、付出的一定会通过某些方式得到回报。而“宽恕型一报还一报”,就是一剂良方。(注意:“宽恕型一报还一报”其实是“你第一次欺负我,我依然对你好,你欺负我两次我才收拾你。”你是一个有原则,但同时也是有肚量和底气原谅对方偶尔犯错的人。)
读者如果有兴趣,在搜索引擎查找关键字“titfortatwithforgiveness",可以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