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身边,或许有这样的女孩,她是你和朋友眼中的大好人,性格温和,对家人关心体贴,对朋友真诚热情,即使对陌生人也和善友好,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愿对他人说“不”。
你甚至会想,这样的女孩,哪个男人要是能拥有她,那简直太幸运了,因为她必定会是一个温柔可人的女友,大方贤惠的妻子。
然而,现实真的都如此理想吗?
你的过度付出,会让他不安
曾经有一周,一连两个女孩问我,“我感觉到男友对我越来越冷淡,可我已经在很努力地迁就他了,为什么他还是不满意?我真的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跟她们聊完,我发现这两个女孩子有一个共同特点:在处理情感问题时,她们常常会为了不让男友生气而选择忍气吞声,尽量顺着男友。就算自己很不开心,也极少向男友表达不满的情绪,一直在用讨好的模式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爱情。
按道理来说,她们性格乖巧温和,本应得到男友更好的呵护才对。可是,为什么这两个处处忍让、为爱默默奉献的女孩子反而越来越不被男友重视了呢?
乍一看,大多数人会替这两个女孩打抱不平,认为是她们的男友贪心不足,不懂珍惜,甚至不少热心人士还会以直觉判断——这样的男人没什么值得留恋的,女孩子就应该去找一个懂得珍惜自己的好男人。
然而,在人际交往中有这样一个概念——公平理论,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并非所有人都想用最小的付出换取最大的利益或回报,而是要考虑关系的公平性。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亲密关系中,当相爱双方所付出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基本相同时,彼此会得到更大的快乐,这种情感也相对更加稳定;相比较而言,如果亲密关系中持续存在一种“不公平”性,也就是其中一方感受到过度回报,而另一方过度付出,那么无论是得到过度回报的一方还是过度付出的一方,都可能会感到不安,并想要去改变这种状态。
我们往往会想当然地认为,过度付出的一方一定会渴望改变不公平的现状,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没完没了地给予和奉献。但为何得到过度回报的人也想要去改变这种状态呢?这是因为公平是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标准——如果一个人在这段关系中得到的回报超过了他应得的,他会本能地感受到由此带来的焦虑,甚至是内疚。所以说,被过度回报的一方虽然看上去没有过度付出的一方那么糟糕,但实际上,他承受的“隐形压力”并不小。
这样分析来看,上面所说那两个女孩子的男友后撤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这段感情中,她们的男友觉得自己获得的回报远大于付出,因而心生复杂的情绪,感到愧疚或不安。恋爱中的男女都期望从一段关系中获得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而两个女孩过度的讨好和迁就会在不经意间挑起男友的内疚。谁都不喜欢长期被内疚的情绪包围,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开始疏远女孩以减轻自己的愧疚感了。
讨好是一种“病”
2002年,畅销书作家、社会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专家哈丽雅特·布莱克博士创作了一本以“讨好的毛病”为主题的书——《取悦症:不懂拒绝的老好人》,这本书一问世,便在推崇“好人文化”的美国社会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这本书中,读者惊奇地发现,一心想要当好人居然是一种有害的心理疾病,这种病源于对自我个体价值的信心缺失,渴望用为他人做好事来换取外来的肯定和赞美,这种渴望一旦成为心理定式,就会严重降低行为者的判断力和自控力,变成一种可以称作“癖”的习惯和依赖。
在这本书中,作者将“讨好者”分为三种类型:认知型——你需要并会争取让每一个人都喜欢你,而你衡量自尊和定义自我的依据,就是你为他们做了多少;习惯型——你会被迫牺牲自己的需求而照顾他人的需求,你为他人做得太多,几乎从来不说“不”,很少给他人派活儿,并且对他人的请求无力招架、疲于应付;情感逃避型——为了逃避令人害怕和不安的情感而不断讨好他人。
婚姻家庭治疗师格勒弗在《不再当好人》一书中指出,几乎所有的“讨好者”都在意识或下意识中有过类似的想法:如果我藏着自己的缺点,尽量变成别人希望和喜欢的样子,那么别人就会肯定我,觉得我好,也就会敬重我,重视我。这样,我的生活就有了意义,有了价值,我也就找到了幸福。
然而,这种幸福的感觉或自我意识的满足取决于他人的看法,自己并不能把握它,所以,我们实际上并未得到期盼的幸福。有人曾用很精辟的一句话来总结过分讨好而导致的南辕北辙——“你取悦了全世界,却取悦不了自己”。
根据上面的分析,结合心理学家给出的建议,如果大家想要测试在亲密关系中自己是否有过于讨好对方的倾向,可以尝试着问自己几个简单的问题,比如,“你是否经常在想拒绝他的时候却说‘是’?”“你是否渴望每件事都得到他的赞许?”“如果他对你的言行感到不高兴,你是否会觉得难受?”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要确保自己是诚实的、忠于自己内心的,如果对于上面的问题,你的回答都是“是”,那么,你就很可能在亲密关系中“讨好成病”。
原生家庭教育让你成为刻意“讨好者”
综合多个案例,我发现,在感情里总是习惯性地陷入讨好模式的女孩子,大都在人际交往中也有相应的行为。
这些女孩子习惯于取悦他人,对拒绝别人和向别人表现出敌意有着根深蒂固的恐惧和焦虑。她们大多数从小就学会了如何尽量避免拒绝他人而引起敌意,为此戴上了友善的面具,她们习惯了更多考虑他人而忽略自己的感受。其实在内心深处,她们比一般人更渴望得到关注。
那么,这些人是如何变成讨好者的呢?
许多习惯性讨好他人的人,在小时候被灌输的思想都是“我得到他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当他们的需求和父母的期望一致时,才能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着的,不会被拒绝。
就像小时候跟着父母去亲戚朋友家做客一样,如果你表现得活泼、礼貌、友好,积极主动地向各位亲友长辈打招呼问好,那么,你得到的反馈通常就是“这个孩子真懂事”,大家会非常喜欢你,对你称赞有加。
但如果父母让你问好,你却由于怯生、羞涩、腼腆或内向,一直沉默不语,父母就会认为你不懂礼貌,甚至有的家长还会当众训斥孩子,并表现出对孩子的无奈和失望。
长此以往,你的脑海里就会逐渐形成这样一个观念:只有做了符合父母心意的事,才会得到奖励;而若与父母的意见不一致,则可能会遭受严厉批评,或失去父母的认可和理解。
于是,为了得到父母“有条件的爱”,避免被否定、拒绝,你只好将自己真正的需求和渴望隐藏起来,转而努力去实现父母的期望,甚至内化这些期望,以父母的需求来压抑和替代自己的想法。
采取讨好的方式,迎合父母的喜好,让父母满意和开心,压抑着内心的真实感受,委屈自己做个好孩子,以期得到父母的关注,久而久之,你就为自己戴上了一副“好孩子”的人格面具。这种人格面具会伴随着你步入成年,这时,习惯于讨好他人已悄然成为你性格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了。再往后,虽然你离开了家,开始了独立的生活,但儿时习惯于讨好父母的行为模式会自动运行起来,不断操纵着你在人际关系中的表现。
当然,除了原生家庭未曾给过你“无条件的爱”对你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后天的某些特殊经历也会让你一点点形成讨好型人格,并逐渐让讨好成为你的一种习惯,在领导面前,在父母师长面前,在亲朋好友面前,甚至在爱人伴侣面前,都如此这般。
改变讨好型人格,即刻出发
很多恋爱中的女孩一边羡慕其他女孩不用付出太多就能轻松获得男友的关注和爱,一边又无法从讨好模式中走出来。其实这不难理解,因为对她们来说,改变习惯性讨好的行为模式无异于改变自我。改变现状,也就是不再讨好他人,意味着她们要否定自己一直以来的思维模式,必须尝试着去拒绝他人,忍受他人表现出来的敌意。而这会让她们觉得比经历生死还难受。
也有些人,面对改变过程中的困惑无从下手,于是在经历一番痛苦的自我挣扎之后,放弃了寻找真我的念头,偃旗息鼓,沮丧地回归到之前的讨好模式。因为讨好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人格习惯,而改变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你不够坚定,总是逃避自己内心的恐惧,并对改变缺乏耐心,就很难在感情里构建自己的立场和原则。
所以,如果想要改变你在亲密关系中的讨好型人格,请从现在开始,从当前做起。
一方面要学会拒绝,不讨好爱人并不代表让你走向讨好的绝对反面,也不是让你对爱人无理由地冷淡和抵触,而是让你不再逆来顺受、曲意逢迎,要该笑就笑、该怒就怒、该争辩和拒绝的时候就表达出自己的真性情。当你以清醒的头脑和适当的方式塑造出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高姿态时,你就会发现,这样的你反而更能获得爱人的关注、理解和认同。
另一方面要强大自己,有人说讨好是内在无价值感的外在投射,也有人说内心的空虚永远都无法被“外界”的力量填补,但如果你能拥有一颗强大且温暖的心,并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滋养和力量,你就不会在亲密关系中迷失自我、无端惆怅,不会太过看重爱人的赞美或否定,也不会一次又一次在爱人面前无条件地“投降”和退步。因此,你需要通过不断地汲取知识、增长见识、丰富阅历来强大自己的内心和提升精神境界,只有你足够强大,“讨”才会自动走开,“爱”才能主动到来。
姑娘们,改变你的讨好型人格,即刻出发,“凭着翅膀的挥动,无论逆风顺风,一点一点一点,迎向了天空,所有的好梦,穿过黑夜,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