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中记载,“男女不以义交者,其刑宫”,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关于出轨的刑罚记载了。这本创作于战国时期的儒家经典中就有关于“出轨”的论述,足见出轨的问题历史悠久,而其中记载的对乱搞男女关系者处以宫刑,也足见其严厉程度。
自古以来,出轨作为一种伤风败俗的行为为人们所唾弃,受到强烈的谴责和严厉的惩罚。破坏和插足他人家庭的第三者,无疑也会成为众矢之的。
而在当今的社会,第三者频繁地通过各种媒体进入人们的视野,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分析了出轨男人的心理,这篇文章,我们来探讨和分析男人出轨三个主体中的第二个主体——第三者。
她们,也许只是误入“狼坑”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可不知有多少人读过一本同名的人物传记,这本书写的是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林徽因。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故事被世人津津乐道,然而其背后的故事又有几人知晓?
《人间四月天》里提到,徐志摩在英国求学时,与林徽因在伦敦相识,那时的徐志摩,年仅24岁,却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结发妻子张幼仪正怀着他的第三个孩子。在众人眼中,林徽因可谓是民国著名才女,然而在当时的张幼仪心中,林徽因也许只是个让她深陷痛苦的“第三者”而已。
不用说遇到38岁的胡兰成之后,怦然心动、坠入情网、甘为第三者的传奇作家张爱玲,更不必说因为与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桃色事件而成为当时世界知名小三的莱温斯基。
这些人大多数被冠以“狐狸精”“骚浪贱”“绿茶婊”之类恶毒的代号,但也不乏流芳千古、广为人知的奇女子。依我之见,一个女人是否会成为第三者,与其才华、品质、价值追求、受教育程度等没有必然的联系。生活中、小说里、银屏上,第三者无处不在……
按照我的理解,第三者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陷入感情的旋涡后才知道对方有恋人,即被动型第三者;另一种是知道对方有恋人仍会主动出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主动型第三者。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是,前者有些身不由己,后者却是明知故犯。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非诚勿扰》里,舒淇饰演的梁笑笑就是典型的被动型第三者,在与已婚男人好上后,才发现对方已有家室。想要抽身时,却发现自己已经动了情、入了心,在小三的路上难以回头。对于爱情,梁笑笑可以说是弱智、明智兼具,她矫情又爱装受害者,在一段失败的爱情里沉溺。不过,幸运的是,最终她也收获了一份美丽的爱情,当然,前提是跳出了小三的深渊,找到真正的良人。
另一部古装爱情魔幻电影《画皮》中,九霄美狐小唯则是典型的主动型小三。当看见佩蓉与王生的爱情时,她的内心产生了渴望,因羡慕、嫉妒而成恨,终于要不择手段夺得王生的心。对小唯来说,她的爱就是得到,不能分享,只要我想要,就绝不会得不到。这是一种病态的渴望,一种爱病成瘾。
插足,可能只是为了“追求震撼”
很多人同情被动型第三者,觉得她们没有错。最初她们也是本着男未婚女未嫁的心态和一个“单身”的男人开始一段美好的爱情之旅,可谁料会成为爱情中的第三者。
有的被动型第三者得知真相后伤心退出,有的则选择委曲求全。选择委曲求全的人明知自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但却因深陷爱的泥沼不能自拔,只能一边忍受着强烈的罪恶感、内疚感和恐惧感,一边战战兢兢地享受着偷来的爱情,生活迷茫不知归路。
至于主动型第三者,她们不急于横刀夺爱,对她们而言,源动力或许是发自肺腑的爱意、别有用心的阴谋,又或许是挥霍不尽的钱财、令人艳羡的权力。她们享受着当下,放眼未来。或许她们认为竞争才是爱,经过日复一日、锲而不舍的竞争,胜利终将属于自己。
她们或许也曾有过悲伤、沮丧、失望和歇斯底里,但是被疼爱、被包养、被许诺会让她们暂时止痛、麻木自我,甚至我行我素、不管不顾,任由畸形的恋情在阴暗的角落里野蛮生长。而假若有一天,她们成功上位,得到自己渴望的一切时,内心却又未必如当初期望的一般欣慰、平和、淡定。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密苏里大学人类学家拿破仑·沙尼翁,对一个印第安部落开展了一次调查。他发现妻妾成群的男人在当地都是以无畏勇武闻名,这些男人拥有的子女也比老实本分的同族人要多得多。沙尼翁由此得出结论,在人类的繁衍中,“好斗”基因占据了上风。
学者们对人类大脑化学物质和基因的研究,证实了沙尼翁的猜测:人类容易受利益的驱动去寻求刺激,有的人越是刺激就越兴奋。
心理学家把这类行为称作“追求震撼”。追求震撼可能带来生理、社会或钱财等方面的风险,同时刺激也将伴随风险而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第三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作为第三者插足别人的感情,能满足她们最原始的冲动,让她们享受到刺激的情感体验。
读大学时,我所在的系有位叫莫姗的女孩,她有个响亮的外号,叫“三小姐”。而这个外号的由来,也颇有几分传奇,因为这姑娘似乎对当第三者插足别人的感情有一种执念,仗着有几分姿色,专挑那种有女友的男生下手,到手之后再甩掉。她似乎并不享受恋爱的感觉,只是追求那种刺激震撼的体验。
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的马修·克罗伊特尔所作的调查表明,即使人们完全清楚某些不健康的,甚至是玩命的做法所包含的巨大风险,仍乐此不疲。生活中那些主动型的第三者正是为了追求这样刺激的情感体验,而演绎出一段段“飞蛾扑火”似的爱情,并最终以绝望和无奈收场。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为爱克制
当今社会,人们对第三者褒贬不一,在时代的冲击下,社会也在不断调整着婚姻道德伦理观。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随心所欲,更不意味着婚姻道德伦理的无纪律性。相反,每个时代的婚姻道德伦理观都应围绕着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只有这样,社会才能不断进步。特别是在如今物欲横流的大时代下,当金钱和欲望同时冲击着整个社会时,当爱情婚姻被物质深深捆绑时,人们心中更应该坚守一道健康向上的道德标准。
不要因为寻求刺激,让不健康的观念颠覆你的人生。做第三者并不会让你赢,它会让你失去你的尊严、你的价值、你的个性……你得到的是变质的爱情,那些通过欺骗和偷窃得到的温情终归是不属于你的。
人是感情动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这种相见恨晚的情感可以获得理解,然而这并不能成为你放任自流、任性去爱的理由。
我曾读过一篇关于奥黛丽·赫本和格里高利·派克的爱情故事。他们相遇的那年,赫本23岁,派克36岁、已婚,爱情开始之时却也是结束之时。两个人彼此心怀情愫,却又安分地过着各自的生活。其间,两人分别经历了几次婚姻,却从未互相表明过心意。凭借着对缘分的尊重和对友情的信仰,他们将所有的爱与情都埋藏在了那个夏天的《罗马假日》里。
在赫本结婚的时候,他送给她一枚蝴蝶胸针作为礼物。之后,在40年的光阴里,任时光流转,一直陪在她身边的只有那枚蝴蝶胸针。
赫本去世后,派克去参加她的葬礼。送别她时,77岁高龄的他拄着拐仗,步履蹒跚,低下头轻轻地吻了一下她的棺木,说:
“你是我一生最爱的女人。”
10年后,87岁的他赶到苏富比拍卖行,颤颤巍巍的,只为那枚蝴蝶胸针。49天后,他微笑着闭上了眼睛,干枯的手握住那枚蝴蝶胸针,了无遗憾、安静地逝去了。
大爱无言,彼此珍重,这份纯粹的感情令人无限敬仰和动容。
对于那些受困于三角关系无法自拔的朋友们,我要在本文最后送上一句《后会无期》里的台词——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