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高度自由的制度孕育实质的爱情

如今,在日本,青年男女的未婚率正急速攀升。

首要原因,应该归结于年轻男性的结婚意愿日渐低迷,导致的结果就是,女性的未婚率水涨船高。

那么,年轻男性为什么不想结婚?他们最大的理由就是当今日本的婚姻制度“太过沉重了”。

和中意的女性约会过几次后,虽然会觉得“这女孩不错,真想和她一起生活”,但只要谈到结婚,就会把双方家庭中的父母兄弟、三亲六戚,甚至连公司的同事都卷进来,掀起一阵骚动。

特别在小地方,结婚更是一辈子仅此一次、左右人生的重大事件。

而且,一旦结婚,就算爱情消失,也不能轻易分手,因为各自的家庭也卷进来了,还要顾及社会舆论、面子问题、经济问题等等。

另外,在现行的婚姻制度下,离婚需要夫妻双方的同意,但双方恰好同时感到“厌倦了,想分手”的可能性很小。当然,可能婚姻能够幸福地走下去倒也没什么问题,但谁也无法断言双方都不会变心。一旦出现问题,要么咬紧牙关苦苦忍耐,要么就陷入离婚的泥沼。

如果婚姻只意味着经济负担和社会责任变重的话,实在令人无法承受。这是他们的心声。

对于女性来说,结婚要改变姓氏也是一个大问题。

根据夫妻同姓的现行制度要求,婚后妻子一般会改从夫家的姓,因此从个人印章到医保证件,甚至身份证、护照都要更换。这样的婚姻制度,环顾全世界也只有日本一例。

有的政治家还会发出一些“夫妻异姓会导致家庭分裂、婚外情增加”等愚蠢的论调。长期使用本名工作并取得一定社会认同的女性,为了和心爱的人结婚而不得不舍弃自己的姓氏,这种苦闷和不便,难道政治家们想象不到吗?

周围有很多女性曾向我倾诉不满,有些女性甚至说:“如果允许夫妻异姓的话,结婚还是可以考虑的。”

另外,“嫁”字由“女”字旁和一个“家”组成,意味着“成为夫家的女人”,很多女性内心对此敬谢不敏。越来越多的女性就算和某家的长子结婚,也不愿死后葬在夫家的墓地里,因为长眠在那儿的只有一年都见不到一次的公婆和闻所未闻的祖先们。她们更想和自己的父母一起葬在娘家的墓地里。

这些,就是他们的心声。

听到这些男女的心声,我日渐感到日本的婚姻制度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

这样下去,要年轻一代热衷结婚,根本没有指望。少子化现象也无法阻止,前景堪忧。

有没有更轻松、更自由的婚姻形式?能不能由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起生活、生儿育女?现代社会,这种需求不是越来越多了吗?这个想法,启发我开始关注“事实婚”,最终写成了本书。

那么,什么是事实婚呢?

我会在本书中详细介绍。我个人将它理解为“高度自由的制度孕育实质的爱情”。它还能适应人心和社会的各种变化,是适应现代生活的伴侣形态。

实际上,瑞典有四成以上,芬兰、法国、荷兰都有三成以上的女性选择了事实婚。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瑞典有Sambolagen,法国有PaCS[1],这些特别为事实婚设立的制度使得事实婚被公开承认。伴侣之间生出的孩子也没有嫡生子、非嫡生子的区别,能享受各种社会保障。

在少子化危机中挣扎的法国,自从引进了这一制度,出生率奇迹般反弹,一时被传为佳话。

不得不承认,日本远远落后于这种世界性的潮流。不要说事实婚的立法推进不了,就连修改民法,允许夫妻异姓都无法实现,这就是日本的现状。

不过,我并不是说全日本要统一实行事实婚,也不是说每个人都必须选择事实婚。

满足于现行婚姻制度的人,保持现状就可以了。有些女性会感到结婚更换姓氏很幸福,也有些男性无论如何也要守卫自家的墓葬传统,这种人不必勉强接受事实婚。

不过,对现状不满的人,感到现行婚姻制度“太沉重”的人,我会向他们推荐事实婚这种婚姻形式,提醒他们还有这种选择。

如果除了现行婚姻制度以外别无选择,那么无法完全接受此制度的人就会背负很大压力。现行婚姻制度独霸天下,导致思考方式僵化,无法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不论在什么问题上,日本都倾向于统一意见,整齐划一,但在婚姻这种个人问题上,应该有更多的自由。尊重每个个体的意见,才是最重要的。

父母和家庭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个人的意志,这是不言而喻的。尊重个体的意见,设置多个选择项是最好的办法。

也就是说,事实婚只是选择项之一,大家各自自由判断,作出选择即可。

因此,本书不但列举了事实婚的优点,也毫不掩饰它的弊端和不稳定因素。

另外,我们还以对谈和座谈会的形式收录了实际选择事实婚的人们的感想和意见、单身女性对事实婚的看法等。希望让读者也听到“当事人真实的心声”,对这个新时代新生男女的生存状态有所了解。

最后要说的是,成熟的社会是承认多样性的社会。

在石头脑袋的政治老人们掌权的日本,现在要马上修改民法,实施多样化的婚姻制度难度很大。至少,我希望大家能接受不同于自己的想法和选择,创造一个能包容形形色色人群、容纳各种各样思想的宽容社会。

注释:

[1]Sambolagen和PaCS是关于同居、事实婚的法律、制度,详见第一章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