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活了一辈子,才发现了解别人胜于了解自己。
——马克汉姆
我一生都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忙着帮助丈夫完成学业,为了他和子女奉献一生,我总是试图做一个完美的妻子和母亲。可是,我丈夫去年抛弃我,跟一个年轻女子远走高飞,子女则念大学去了。我觉得孤单,甚至不认识自己。(柯妮,五十一岁)
许多女人通过另一半拼凑完整人生时,却丢失自己。斯坦纳姆在《内在革命》一书中,形容这种情况是“同情心上瘾”(empathysick),意指女性在照顾别人、满足别人需求方面,花费许多的时间和注意力,结果却完全忽略了自身需求;花了那么多时间关照别人,以致最后了解别人胜于自己。
十年前,我也是这样。我花了许多时间和心力协助客户,倾全力帮助一个个求助者处理感情、婚姻问题,却忽略了自己的需要,我身心俱疲,健康出了状况,我知道必须想办法解决这问题,必须寻回自己。
这是典型的例子,大部分女人都是如此,都把生活焦点集中在照顾、体恤别人的需要上,而忘了自己。
诚如吉利甘女士在《不一样的声音》一书中所说的:
女人和男人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往往集中心力在一个意向上面,后者则经常犯下一连串相关的错误——因为男人总认为,他们了解自已,且因恪守苏格拉底的金玉良言,因此也将了解女人,而女人则认为,要是她们能了解别人,就会了解自己。
女人是怎么失去自我的
有些女人一直努力做别人眼中的自己,没有多花时间和利用机会去发掘令自己快乐的事,或者仔细思考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终其一生,周遭的人一直说着她们是怎样的人、行事动机为何,她们始终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发掘真我以及自己真正的愿望上。
还有些女人试图“变成”另一个人,耗费一生时间试着成为所仰慕的人心中的完美女人。她们仰慕的也许是男朋友、老师、老板,以及任何能具体表现她们所渴望拥有之品格的人。罗兰这样描述:“我终于了解,在伪装的外表背后,我并不知道真正的我是什么样的人。现在,我想找到自己。”好莱坞女影星德鲁·巴里摩尔十四岁开始吸毒、酗酒。她在自传《迷失的小女孩》中提到:
曾经有人向我解释“虚饰”是什么意思。虚饰,就是试图以亮丽的外表,保护内在的卑劣。那就是我。每次照镜子,我总在想:“你迷失了,彻彻底底地迷失。怎么会有人喜欢你?你甚至不喜欢你自己。”那段时间,我知道已离自己越来越远,更别说其他的人、事、物,这样的恶性循环逼得我郁郁寡欢。
通过独处找回自己
无论现在处境如何,找回自己需要一些时间和专注力,抛弃过去既定的想法,将心力集中在发现“真正的你”,真正想做什么以及你的真实感受。
撇开你幻想要成为的人和对自己的期待,就可以看见真我。你在大众面前的那个“公众的我”和“假我”,以及你的面具和外观底下,有一个核心那就是你的真我。每一个人一生都只与一个人常相为伴,那就是自己。如果你最亲密的伙伴,竟是你丝毫不了解的人,那是多么可悲的事。
除非我们能与自己亲密相处——建立自己的特质,发现自己的感受、喜好和欲望——否则我们就不可能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如果连自己的状况都不了解,更不可能与其他人分享。
找到自己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拥抱独处,独处可以为你打开新的视野,提供认识自己的机会,从而学习信赖自己、与自己为伴、不再依赖他人。
花时间独处将有助于发展自己的真性情,找回或建立更强的自我意识、生活模式,而不是屈服于社会的压力。
独处时,没有其他人,只有自己。害怕孤独的心很可能因此驱策你不断寻找爱情,或停留在不满意甚至一团糟的感情里。你必须知道,你可以单独一个人过活,并寻得自我的完整。这样一来,你将不再因为害怕孤单而陷入另一段爱情。
对那些恋爱一直失败的女性而言,花时间独处将有助于鼓起勇气,避免再随便接受一段无法满足、不平等或受虐的爱情关系,能勇敢面对过去借由照顾、依恋别人而自我逃避的问题。从这个立场出发,你将不再重蹈覆辙。
最重要的是,你不必寻求别人的肯定、陪伴、取悦来填补内心的空虚,而是利用独处,发现你也能肯定、陪伴、取悦自己,进而变成更坚强、更完全的女人,吸引真正欣赏你、对你有兴趣的男人。
独处的意义不仅仅限于与自己单独相处
独处的意义不仅仅限于与自己单独相处,它还是自我省思、自我追寻和自我发现的时刻,是向内寻找答案、安慰、激励和治疗的时刻,是发现内在声音和智慧的时刻。
在人生每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都必须练习独处。这可以培养自己脱离四周环境的能力,它有助于青少年开始以更清楚、明白的方式发展自我。
卡梅伦还是青少年时,常一个人躲到阁楼,坐在窗户边的老旧摇椅上写日记、读书、远眺窗外。这是唯一可以任思绪飘扬、做梦、体验情绪的地方。当她离开阁楼,那嚣张跋扈、掌控一切的母亲,会像老鹰一样看管她、监视她的行为举止。如果她觉得闷闷不乐,母亲会说:“有什么事情好难过的?你以后一定会成功。”如果她发脾气,母亲会大叫:“你凶什么凶,小心我修理你!”
心理分析师乔诺·博斯顿在她所着的《当代隐居生活》中指出,卡梅伦不知不觉实践了世界各地许多原始人类常有的“孵育”习俗。这对青少年和成年人而言,是面对不同的人生阶段时,深具意义的一种生命仪式。母鸟在孵蛋期间会坐在蛋上面,通过体温让鸟蛋孵化。人类也有必要进行类似的“退隐”活动,以便集中心力,投注在发展的重要阶段上面。
在原始人类的文化中,许多部落民族的成年礼都涉及某种方式的隔绝。男孩子必须经历的极度操练,首先就是离开家庭,离开母亲,与新的社群——就是男性同伴——共同渡过男人的成年礼。唯有通过成年礼的历练,包括参加死亡或肢解的仪式之后,才能以成年人的身份进入社群。他们必须“杀死”过去的角色,才能迎接新的角色。女孩子成年礼更是令人印象深刻,这些女孩子经常独自一人躲在茅屋里,甚至脚不能着地。知名小儿科医生转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说,这些仪式将原始人类有必要独处之举变成制度化的行动,是青春期非常重要的一项操练。
借由孤独的练习,青少年转向内心,将所有生命精力集中在内在发展过程上。“消失的女人”有必要进行同样的操练,如果青春期无法独处,或者已届中年,更需要这样的练习。
当你在孩提或青少年时期曾尝试一个人独处,但父母亲不认同,甚或让你感到若依然故我,他们将永远抛弃你、不再接纳你的感觉时,你可能会放弃一切努力,甚至更黏父母。害怕失去父母的爱或对环境的安全感,已变成阻挡自我发展的障碍,因为它让你不敢冒险做自己,言行举止和穿着都不敢违逆别人的期待。
【练习】体验蕉独,从每天花十五分钟练习开始每天花十五分钟,远离会让你分心的电话、网络、电视或收音机,遵循以下建议:
·拔拌电话线,到一个不受打扰的地方。如果有其他家人在,请他们不要打扰你,或者在门上贴着“请勿打扰”的告示牌。
·安静坐着,或者躺下,做几次深呼吸。
·任心思飘荡,试着不要花时间想别人的事情。集中心力在自己身上—注意自己的感受、意识和身体。
诗人萨顿在她所着的《孤独日记》一书中,描述自己努力忽视他人需要的困难:
表面上看起来很安静,但是内心充满来自人性底层的呐喊声、太多需要、希望和惧怕。我很难好好静下来,不去挂心哪些事没做、信件寄了没。我常觉得筋疲力尽,但疲累不是因为工作(工作是一种休息),而是因为在重新全心地投入工作之前,我得努力推开别人的生活和需要。
当你展开孤独的旅程
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和自身感受上,是极端困难的事。就算只花一点时间,大部分的人也都无法做到。你可能会非常紧张、心情纷乱,也可能发现有太多事情让你分心了。
萨顿女士写道,她再度展开孤独的旅程时,感受到了恐惧心理:
周围的气氛是井然有序与美好的。第一次独处时,这气氛令我惊讶。我不太适应。在家里创造了可以冥想的开放空间,如果还不能在其中找到自己,该怎么办?
现在我希望有所突破,能进入这难以穿越、崎岖不平、极其深邃的内心世界,那里有着狂暴和从未发泄的愤怒……我对孤独的需求足以抵挡独处之后的恐惧,我害怕进入那广表的孤独静默后,如果得不到支持可能发生的不可知结果。
当然,孤独最大的好处也可能变成最大的阻碍没有任何事情能保护你躲避来自内心的攻击。诚如萨顿女士所解释的:
……这场暴风雨确实吓人,但可能含有某些真理。因此,在挨过孤独的苦楚,关注此时内心所突显的景象,进而获得启发之前,你也只好忍耐那段时间必经的沮丧与忧郁了。
体验孤独时,你可能会感到焦虑、害怕、难过。有些人可能只要几分钟的时间就悲伤得无以复加。如果你也是如此,不要害怕。尽管让隐藏多年的泪水倾泻出来,可能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是这能让你获得释放和治疗。尤其孩提时代受过重大伤害或打击的人,以及现在需要因失落、挫折和创伤一吐哀痛心情的人,独处时的心情必然备受煎熬。
如果一开始心思飘得老远,丝毫没法想起任何事情,不要惊讶,对自己有点耐心,继续尝试下去,你的努力会得到回报。
唯有完全克服害怕孤独的心理,面对内在的痛苦,你才能好好沉思,不会感到无聊;才能发现智慧,而不是感到失望;才能沉着安详,不会心里充满矛盾冲突。
一点点孤独就能带来长远助益
如果一开始无法花太长时间独处,不要太苛责,继续努力,哪怕一次只能独自安静个几分钟。
一开始,我将每周的工作日数缩为四天,每星期给自己三天休假,因此能多花一整天的时间独处。
我是那么疲惫,以致刚开始时,一休假就躺在沙发上,读一整天的书或看电视,或是哭泣。我为悲伤的电影而哭,为不幸的新闻啜泣,看到广告也哭。
我一点也不认识自己,以至于搞不清楚自己在哭什么。表面上,我拥有很好的生活,与朋友的关系良好,热爱工作,做得很成功,且能实践自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这令我非常迷惑,感到很大的挫折。我真的不如想象中那么能认识自己。于是我决定花更多时间独处。我开车逛加州海岸,租一间小房子供周末度假之用。我去商店购买所需的日常用品,出去散步,绝不让任何事情阻挡我面对自己,我只想找出自己到底是怎么了。
那一年我开始长途散步。起初纯粹只是为了运动,后来发现,对我而言,散步是一种动中禅,是理清想法、与自己的情绪及精神相连的时间。
一如预期,我沿着海岸边的山崖走,让自己冷静下来。当我呼吸新鲜的空气,感觉细碎的海浪冲上脸庞,我开始清理心里多余、无意义的空话,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我意识到海洋湛蓝的颜色、飞过头上的海鸥,以及自己的心跳。这时,我不再害怕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勇气面对即将浮上台面的任何东西。
我回到暂租的小屋,拿出随身携带的日记。我马不停蹄、不假思索地写了几个小时。我的手仿佛自有心思,散洒满纸的言语。最后停笔时,我已累倦了,同时又感到兴高采烈。我知道,借由几年来不曾使用,甚至这辈子从来没有用过的方法,我已和自己联结。我已写下内心最深处、最黑暗的感受。毫不吹毛求疵地写下自己真正的那一面,毫不惧怕别人对于这些自白和灵魂的告解会作何感想。
通过撰写,我发现自己借由忙碌、和别人交往、专心照顾别人而压抑内心的真相。如果我希望持续有所成长,就必须面对它们:发现自己和情绪有问题的母亲非常相像;也发现自己尚有许多童年问题待解决。令人痛苦的是,发现自己经过几年治疗之后,依旧在感情、婚姻方面犯同样的错误。纵然目前相互平等的关系,是我从未遇到的,但是我依旧迷失自己,依旧以取悦对方为先,将自己的需求摆在后面,依旧伪装成很好相处的人,依旧忍受对方若干令人无法接受的行为,以便保持美好无缺的感情。
第二天,即使已因几个小时不停地书写、哭泣而感到疲惫不堪,我还是强迫自己起床。我这次走得很慢,也因情绪全然宣泄而全身酸痛。我爬、上坡走进树林,在松树的遮阴下,听到脑袋里有一个声音,长久以来没有听过的。那是我内在的声音,说着下一步需要做什么,以及该走哪一条路。
独处的那一个周末,我厘清未来几年的方向。我的内在声音告诉我,结束这段感情,搬离洛杉矶,让大自然的治疗力量环绕我。它说,我需要暂时停止帮助别人,以便投注更多时间疗愈自己。
因为孤独,我有了自知之明,这礼物像宝藏一样珍贵。借由跟随内在的声音,我的人生为之改观——变得更好。如今我做真正想做的事,不只是做认为“应该”做的事。我已看到真实的我,而不是经常扮演那个根本不是我的角色,我更爱自己。
之后许多年,我一直住在森林中。在大自然里,我发现极大的宝藏。就像其他人一样,独自生活林间的那段岁月,是我所经历过的最有疗愈力量、启发性和效益的时光。
远离令人分心的家事和人群,让许多女人能自由自在、真切地与自己及大自然联结。独自徜徉在大自然里,有助于发现真实的本质,对自己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离开时也懂得更加重视真正重要的事情。独处时光帮助我做好准备,将两性关系建立在真正分享的基础上。
写日记的力量
如果你还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建议你现在开始,把它当成寻找自我的辅助工具。日记是你的沉默伴侣,毫无论断地倾听你,反映出你所不认识的自己。将思绪和感觉写下来后,你将发现独处时不再那么孤单,你已变成自己的有情知己。
写日记也能帮助你在生活上集中注意力,提供表达自我的出口。你可以在日记中记录内心深处的感受、想法及梦想,发掘更多从来不曾想象过的自己。你将发现内心深藏的想法和感受,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其他可行性,对人生的困境有新看法,最重要的是——用新观点看待自己。
柯勒女士为了寻回自己,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独自待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东南部的南塔克特岛,面对她已逃避了三十七年的所有事情。以下是她在《未知的女人:发现自我之旅》书中,描述的自己内在之旅的目的与方法:
现在,我要了解自己,郑重地对自己敞开自己。当我坐在这里发现多年前自己就已经知道,直视内心即可认出什么是真正的我。每当发现自己拒绝承认某事,以及太快拒绝别人时,我看见真正的我。一开始,这种方式确实省了我一些时间,利用“拒绝”来保护自己。但我害怕什么?我将找出答案,写下记得的所有事情,期望看见事情的全貌,找出否认许久的行为模式。
记住,要这么做,就得写下来,无论情况有多糟糕,都写下来。
也许你也希望用类似的方式写日记。撰写生命的故事,会是非常有报酬和启发性的,尤其是你允许自己一路走来一再重复经历各种情绪的话,写日记尤为能协助你理出问题的头绪以及生命的模式。当你意识清醒时,重新省察写下来的一切,这些记忆将使你更了解自己的生命模式。
【练习】回顾你的人生
为自己找一个不受干扰的地方。建议你躺在幽暗的房间里,也可以选择坐着。请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以下指示,清楚牢记后,就可以开始展开这项练习。
1.做几次深呼吸,清理心中所有思绪。想想你的人生,当它是一部电影。想象你拥有一个神奇的按钮,只要一按,人生可以重新上发条,好比录像机倒带回放。请不断倒带,直到你可以触及最初的记忆为止。试着尽可能地回想与这记忆有关的情绪。现在继续往前想,一生中另一个意义重大的情景。
继续放映你的电影,回忆当时的情绪。
2.睁开眼睛,回到记忆里去,选择经历强烈情绪的时刻,或深映在脑海中的某刻情景。将这些回忆写下来。当你选择撰写某个情景时,也要记下当时的情绪。不要花太多时间思想,一想到就马上写下来,让一生的故事在眼前快速流转。深呼吸。你可能对自己所挑选的故事以及遗漏的片段感到惊讶。
3.检查所写的内容,在你认为非常特别、至今想起来依旧会涌上情绪的故事旁,画上星号。
4.专注探讨那些画上星号的故事,写下这些事件的细节及这件事对你而言,为何那么重要、威力十足且意义重大?如果发现有任何可循的模式、主旨、循环或规律,将它记下来。
5.利用你所写的,看看是否能用简单的几个字,浓缩这些意义重大的经验,并标出这些故事的特质,例如孤单、害怕、希望、友谊等。
如果观察得够仔细、深刻,你将发现童年时期所播下的生命种子。你开始认出,人无可避免地会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但是,童年经验不一定决定命运。童年时期家人做了或没有做什么固然让你无法释怀,你还是可以找到一些方法,洗净负面经验导致的痛苦、罪恶感和愤怒。写日记就是其中一种。光是写下当时的情绪,就非常具有启发作用了。
写日记的习惯将帮助你发现并掌握自己的情绪。借由不同的技巧,诸如使用不常用的那只手或意识流(即脑海中浮现什么意念就写下什么)的方式来撰写日记,将可回避内心的审查机制,发现被埋在表面底下的情绪。
日记也可能是你允许自己完全显现自我的地方-没有虚假的表面、没有伪装,没有别人期待你说的话,只有实话。人很难对自己完全诚实,但是若不这样,就不可能发展出真实的自我意识。
如何创造一个隐匿处
借由敞开内心所获得的自我认识,可以满足自己。但是寻找自己并不需要一次花好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时间,独自窝在树林里,只需要挪出一些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倾听内在的声音,发掘内心隐藏最深的秘密和最深的欲望。
创造一个独处的隐匿处,意味着只需要找到一个地方,能安静、能体验自己的内心世界就可以了:
·先从拔掉电话线开始,移除所有会让你想起工作的物品,诸如计算机和传真机,告诉家中其他人,在某段时间内不要打扰你。
·因为你想要与自己联结,必须放弃零乱的杂务,移除任何会让你想起前一段或目前恋情的物品,改放自己的照片,或者你喜欢的地方及事物的照片。
·有些女人会设一个桌子或祭坛,放着自己的照片和特殊的纪念品。许多人会放小时候的照片,以帮助自己重新或继续与“内在的小孩”联系。
·因为你希望隐匿处是可以找到慰藉、力量和安适的地方,应该尽可能布置得美观。例如,摆放美丽的蜡烛、植物或其他你觉得舒适、有意义的物品,用你喜欢的颜色布置。
·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找不出房间可以独处,你可以设定一个房间的角落为独处的地方。有一位住在纽约拥挤公寓的女性,只有一个够放小茶几的空间,她趁丈夫不在家时,将小茶几搬进房间,这个小茶几便成了她独处的象征物。
·有些人借由点亮蜡烛、烧香、沉思、祷告、弹钢琴或唱一首特别的歌,或念诵一首诗等仪式,来营造特殊、有神圣意味的隐匿处。
【练习】舒适与抚慰
·写下儿时令你感到舒适与抚慰的任何回忆。谁是最能安抚你的人?
·儿时,你如何抚慰自己?有没有能安慰自己的心爱毛毡、枕头或玩具?
·想起自我教养的问题时,会想到什么?
·你依旧使用和儿时一样的方法,自我教养和自我安慰吗?还是已经发展出其他方法?
·你觉得教养、安慰自己的方式不错吗?或者你希望能用更健康的方法?
许多“消失的女人”在成长过程中,并未带着儿时所累积的愉快、抚慰经验,以致在遇到压力时,无法借由这些甜美的回忆得到安慰。如果你也是这样,有必要依目前需要,营造一个具有安慰效力的舒适环境。以布兰娜为例,她需要设计一个能整合母性温暖又能让内心有扎实感的环境。
一开始,她花了几个小时,从杂志上剪下许多流露母爱的母亲照片,以及具有支持力量的标语,诸如“尽可能做你自己”“有人爱你”。接着,她利用图片做了一些拼贴,挂在卧房的墙壁上。然后,她裁剪自己不同风貌的照片,或者她渴望变成什么样子的照片,再度做了一些拼贴,挂在墙壁上。接着,她在床上放了几个五颜六色的大枕头和填充玩具动物,躺在满是填充玩具、枕头和拼贴作品的床上。
就像布兰娜一样,创造一个舒适的自我空间,你就能开始感觉与自己相处是非常自在的。对那些正在恋爱的女性而言,这种隐匿处也可以让你有一些空间,回到自己的世界。
英国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曾经写道,女人需要一个“自己的房间”,以便能写作,不受别人干扰。孤独和拥有个人空间,是发挥创造力及维持个人主体性的必备条件。
孤独时应抱持的态度
个人在孤独时所抱持的态度,远比周遭环境更能影响你独处的经验。
重要的是,每次准备独处时,都要有清楚的意向。例如,你的意图可能是想与本我或精神有所联结,或解决特殊问题,或只是放松心情。许多人觉得独处是超越日常现实生活的方法,他们可以借这样的时间和空间,与更伟大的人生真相相遇。
许多女人利用仪式来延长独处的时间。如果你一整天都做一些不同于日常的其他事情,这些仪式可能特别有效。
每天花半个小时诚实地寻找自己,慢慢以你素来认为不可能的方法了解自己。你可以安静、沉思默想、写日记,或者任凭自己感受一些事情。
通过精绪发现你的真我
集中注意力发掘自己的感受,是另一个发现自我的方法。唯有通过情绪认识自己,你才能信赖自己的感受、思想和行动。随时了解自己的感受,是与真我相连的最好办法之一,也是建立自己、以自己为核心的好方法。
女性丧失自我最明显的一个原因是:不了解自己的情绪,无法依对自己有益的方式行事,甚至会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做出不健康的事情,更容易任由别人替你做决定。
想要随时发现自己的情绪,首先必须能分辨情绪、思绪和行为的差别。
以下是我和求诊者之间典型的对话方式:
我:“你对约翰的所作所为有什么感觉?”求诊者:“我不了解他为什么要那样做。”我:“所以你对这件事的感觉如何?”求诊者:“我希望他不要再这样做。”我:“他并没有停止这么做,你的感觉如何?”求诊者:“我很沮丧。”
我:“沮丧?”
求诊者:“我很受挫折。”
诚如你所看见的,我很难让求诊者与自己的情绪有所联结,并且清楚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她告诉我她的想法(不了解事情为什么会这样)以及愿望,但是没有告诉我感觉如何。最接近的回答是她觉得沮丧,在我追问之下,她表示感到挫折,这种描述情绪的方法非常模糊不清。她很难了解,也很难承认其实她的情绪是愤怒。
“沮丧”和“挫折”这些字眼是形容人对某种情况的模糊反应,往往只是用来表达原始情绪的委婉说辞罢了,用来掩饰诸如愤怒、受伤及害怕等情绪。例如,觉得“沮丧”往往是社会较能接受的说辞,这种说法的真正情绪是受伤或生气,一如“挫折”是愤怒情绪的委婉说辞。“焦虑”意味着“害怕”;表示“混乱、迷惑”,是不必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的方法。它固然诚实表述了你的意识状态,却未确切真实描述你的情绪。
你的家庭很可能无法接受有人公开显露愤怒、害怕或难过的情绪,或者你父母亲两者或其中一人从小就被禁止公开流露情绪,他们因此成了不好的角色示范。你小时候可能被形容为“太敏感”或者“想太多了”,或被告诫对事情反应过度。有讽刺意味的是,你的反应可能是正常的,父母却受到你诚实表露情绪的威胁,因为他们习惯不显露情绪。
与自己日渐疏离,我们也会愈来愈不了解自己的情绪。许多人一定有过情绪激动到“魂不附体”的经验,你的心思翻腾,留下躯体——而非意识——去面对难题。儿时曾遭性虐待或毒打的人,在遭遇无法忍受的痛苦和创伤时,正是以这种方法求生存。另一些人,诸如在混乱、无秩序或有酗酒背景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也曾有过“魂飞魄散”的激动情绪(所有感官都变迟钝,灵魂似乎出窍),或者在遭遇无力对付的困难时,身体变得麻痹,不听使唤。
所有这些反应都是人类应对周遭事物的天生机制,旨在保护自己。不幸的是,这些反应可能变成习惯,促使我们与自己的真实情绪相背离。
如果你无理由地愈来愈不知道自己的感觉,以下练习将帮助你开始与自己的情绪联结。
【练习】撰写心情日记
·随身携带日记或笔记本,一有空暇就自问:“我现在感觉如何?”将答案写下来。
·如果没有任何感觉,或者不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也写下来。
反复练习几个星期之后,你终将对自己的情绪变得敏感,且将愈来愈清楚自己的情绪。
压抑情绪的代价
愈压抑情绪,就愈远离自己的本我及需求。不了解自己的情绪时,我们很容易用脑筋“盘算”情绪,而不是单纯、自然地“感受”心里的感觉。
此外,愈压抑诸如愤怒、害怕和哀伤等“负面情绪”,就会愈限制自己去感受爱、喜乐和热情等正面情绪。
每一种情绪都有其目的,而且情绪会跟着你,埋藏在心里,封锁你的心灵,直到其目的被认出来或被了解为止。例如,愤怒的情绪意味着我们所遇到的事情非常惹人厌或不健康。害怕的情绪生起,是在警告我们可能会遭逢重大损失、痛苦、失败或危险。哀伤或受创的情绪是在吐露我们已丧失或将失去某样东西,或者错失某种我们渴望或需要的东西。有罪恶感是在提醒我们,自己做了违背道德规范的事,或者应该为某些不当的事(例如伤害别人)负责任。
压抑情绪,刻意试图掩埋它,并不能完全摒除情绪。这不但会使你对自己的情绪愈来愈麻木不仁,甚至连正面情绪也搞不清楚,导致身体的疾病,诸如肌肉紧张、胃痛、背部酸痛、头痛、便秘、腹泻甚至高血压。
更有甚者,那个被压抑的情绪很可能促使你对周遭的人、事、物有不恰当的过度反应。未表露的情绪可能让你变得易怒、不理性,容易突然爆发强烈情绪,或变得抑郁沮丧。某人说了或做了某件事情,很可能刺激你想起相关的往事,以致情绪远超过目前情境所应有的反应,让你陷入极深的沮丧中,却丝毫不知道原因。
如果一直压抑愤怒情绪(潜意识里都将它们隐藏起来了),那么你很可能对身边的人发飙、责备或惩罚他们许久以前所犯的错。因为过去你不能或不愿意表达感受,于是现在可能过度反应,伤害了目前的人际关系。
如果压抑许多罪恶感,很可能你是活在害怕遭老板或被警察处罚的光景中,你可能武装自己、行事冲动、等着受罚,也可能以自毁的方式惩罚自己。
如果压抑许多恐惧的情绪,你可能潜意识里在逃避某些人,而告诉自己,你并不喜欢某人,或不需要和某人来往。
现在该是掀开这一层层自我怀疑与惧怕心理的时候了,这些情绪多年来一直妨碍你找到真我。你可以借由掀开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情绪,找回真正的自己。
拆除心墙
个人的特质如何,大半看我们平常的情绪如何而定。否认情绪等于否认部分的真我,压抑、掩藏真我。允许自己表达情绪——无论是愤怒、痛苦,还是惧怕——都是在肯定你有表达情绪和做自己的权利。
许多人发展出一般人所谓的“假我”,那是展露给世人看的外观,这个外观的性格看来较坚强,较沉稳老练,且比实际上更了解自己。这个“假我”保护着比较脆弱的“真我”,那个“假我”经常自欺欺人,隐藏这个“真我”。
创造一个“假我”,就好像建造一面砖墙来保护“真我”。不幸的是,这一面常使人变得比实际上更有自信的砖墙,同时也让我们与“真我”疏离。
若要与真我相连,发现真实情绪,首先得认出那面阻挡你了解真我和真实情绪的墙,并逐渐将它拆除。
不要害怕表露情绪
我们经常在遇到会让人情绪强烈的事情,诸如受到惊吓、愤怒、惧怕、哀痛,甚至是爱和喜乐时,害怕被自己的情绪压倒,或者会因此发疯。我们想象自己的情绪到处泛滥,造成生活上的灾厄。
由此可见,若在现实生活中隐藏情绪,将会自找麻烦。愈压抑情绪,它愈可能在我们意料之外突然爆发。如果你允许自己去体验、表达强烈的情绪,而不是隐藏,你将更能控制情绪,而不是如你所担心的会情绪失控。
压抑愤怒和哀伤的情绪,需要耗费相当大的心力。另一方面,当这些情绪释放之后,当事人大都会感到精力充沛,自由自在地创造他们想要的人生。
任何时候释放这些与我们脱节的情绪,都不嫌晚,你可以借此敞开心房,让情绪一点一滴流露出来。如果有必要,就尝试挑选值得信赖的人,来聆听你倾吐怨气和痛苦,但是你得保证,情绪发泄完了之后,不再让情绪冬眠,回复正常生活。
不论采取什么方法,重要的是,你要全心找出真我,而不要虚掷光阴和心力去约会、讨好男人或算计男人。除非你找到真我,否则你绝无法与男人建立真正亲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