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就要获取

男人愿意在工作中付出一切,然后回到家里接受女人的付出。但是,女人在很大程度上却要求在给予的同时能够获取。她们愿意付出,但同时需要补充燃料。如果她们只付出而得不到回报,那么即使她们愿意继续付出,但最终也会感到心烦、孤寂和愤怒。

整天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男人圈里工作,很显然,女人无法像从前在轻松、温柔的女性环境中那样得到感情上的支持。她一次又一次地付出,却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她回到家时已疲惫不堪,但却得不到放松和休息,因为她还得继续干家务。

这是男人与女人的一个重大区别。男人在感到疲惫时,通常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忘掉脑子里装的问题,先休息和放松一下再说。如果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他就不会再继续付出。如果他在工作中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那么他回家时,就迫切需要放松一会儿,至少是拥有一段自己独处的时间。

女人则不同,当她感到孤立无援时,就越发觉有许多事情要做,心里总惦记着那些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她越是觉得心烦,就越难以放松,难以摆脱那些无法去做的家务。其实有些事并不需要马上做完。

女人在心烦意乱时,很难确定哪些事需要立即动手,哪些事可以暂时搁一搁。有时候,像母亲那种持家的想法会本能地涌上心头。她越感到不知所措或得不到帮助,这种本能就越排遣不掉。在这种时候,她会下意识地按照以前的标准,也就是从前女人作为家庭主妇、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料理家务时的标准来操持现在的家务。

尤其是当上班的女人无力照顾家务时,她会觉得自己做得太少了。出于本能,她感到必须再多做一些,但实际上她不可能做得过来。那种已经过时的想法似乎仍然紧紧包裹着她,她还打算像从前那样,把家里的一切整理得井井有条。

有时候,一方面女人觉得自己有义务承担全部家务,另一方面,男人心里也认为做家务确实完全属于女人的责任。让女人尽可能放松、少做事并不容易,同样,让男人主动帮女人做点家务也十分困难。理解了这一点,也许有助于两性之间相互同情。

社会对男人的要求是,他一回到家,他的工作就做完了,而女人回到家则要求她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