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爱与和平的本能根基——《相杀相爱:两性关系的演化》导读

赵芊里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8)

本书是作者德浩谢尔本人最看重的著作之一(译者在德国拜访作者时,他曾将本书列为自己第二重要的著作)。据译者所知:本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物两性社会学著作。可见本书在同类书中的地位。为方便读者,尤其是对相关专门问题有探究兴趣的人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下面,我将对本书讨论的主要问题及作者的主要观点做一个梳理。

作者在本书中所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物性别的演化及两性地位关系

缺乏生物学知识的人可能会认为:动物两性是从世界上有动物以来就有的。有点生物学知识但所知不多的人则可能会认为:动物的两性是(从无性别的原始动物中)同时出现的。但在本书中,作者以大量动物演化史实告诉我们:从以细胞分裂的方式繁殖的无性动物到有性动物的出现,其演化历程的第一步是从无性动物中演化出雌性动物。其原因是地球自转轴倾斜使得阳光直射区限于低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因而气候变冷;在长期适应严寒气候的过程中,本来无性的原始动物演化出了能产生卵的能力及相应器官。卵具有能在严寒之中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在气候转暖后能发育成动物个体的特性。这种能产生卵子的动物就是雌性动物。这种在雄性演化出来前就存在的原初的雌性动物是无须与雄性交配就能靠自身产生的卵子来繁殖后代的,这种生殖方式就叫作孤雌生殖。由于基因完全来自母亲,孤雌生殖所产生的后代无论在形态还是能力上都是与母亲一模一样的;因而,如果环境变化大,那么,因物种中所有成员对所在环境的适应与不适应性都一样,物种能在变化大的环境中幸存下来的可能性就很小。在对变化大的环境的长期适应过程中,原初的雌性动物就逐渐演化出了既能产生卵子又能产生精子的器官,并拥有了使精子和卵子相结合的能力,也即转变成了雌雄同体、自我受精的双性动物。在对变化大的环境的进一步适应过程中,原本兼有两性腺体的双性动物才逐渐分化成了只有雌性或雄性腺体的雌雄异体动物。到这一步,动物界才算完成了从无性到两性乃至三性的演化(因为在某些动物中,除了雄性与雌性外,还有无性别特征的第三性即无性)。与孤雌生殖相比,两性生殖的优势在于能产生在基因、形态与能力上代际差异大的后代,从而增强一种动物对变化大或多样性强的环境的适应性,因而更容易在其中生存下来。

由动物性别演化史可看出:在动物中,是先有雌性,后有雌雄同体的双性,最后才出现雄性的。因而,可以说雄性最终是由雌性演化而来的。从繁殖的角度讲,雄性实际上是雌性为能通过两性生殖方式繁殖出代际差异大、对多变的环境适应性强的后代而从自身演化出来的。因而,可以说雄性是雌性为优生而演化出来的繁殖工具。由此,从传宗接代这一生物根本使命的角度看,雌性的地位是高于雄性的。这对认清两性间的本然关系并正确看待其他情况下的两性地位关系是很有启发性的。

二、动物两性间如何谋求和平

两性演化出来后,在很长时期内,两性间结合的原始而普遍的方式是强奸,因为那时动物们还没有演化出爱的本能基础及求爱的技能。强奸式的两性结合方式是充满了暴力伤害、杀戮、同类相食等暴行的(例如:在某些鸟中,雄性会先将雌性暴打一顿而后再与之交配;在某些昆虫中,雌性甚至会在交配后吃了雄性)。在现代人看来,这种暴行是很野蛮的;但是,两性结合时的暴力行为也有着促使一方或双方性成熟与性兴奋、促使雌性尽快排卵从而顺利完成两性结合的功效。时至今日,在自称“万物灵长”的人类的两性行为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暴力倾向与行为,甚至有意以性虐待来提高性兴奋的嗜好。两性结合方式的演化史告诉我们:这种现象其实是两性早期的强奸式结合方式所留下的历史遗产。这一知识点对我们理解与看待人类两性结合方式中的暴力因素及其缘由也是有启发性的。

会伤害乃至残杀配偶的两性结合方式毕竟成本太高且在一定程度上违背繁衍目的,因而,自然选择又迫使许多动物逐渐演化出了克服(动物们普遍具有但强度相差很大的)攻击本能从而保证两性能安全、和平地相处与结合的方式。在书中,作者论述过的动物自然演化出来的谋求两性间的和平与安全的具体策略主要有:

1.送礼示好:给异性送礼物(食物乃至装饰物)是平息其攻击性从而避免被攻击的有效方法。送礼所具有的维和保安功效来自其示好性质所唤起的友好之情,而这自然是攻击本能得以发动的情感基础——愤怒与敌意的克星。

2.以让求和:攻击行为通常是互动性的。如当事双方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那么,根据正反馈原理,冲突就会很快升级;但如一方忍让或者退出冲突,那么,根据负反馈原理,攻击者的攻击性与攻击行为就会因缺乏相关刺激或作用对象而平息下来。

3.自我克制:有的动物能预先主动克制自身的攻击性从而预防攻击行为的发生。例如:在某些蟹的性行为中,两性中攻击性较强的一方会主动采取下位,以抑制自己的攻击本能乃至同类相食本能。

4.扮幼惹怜:在某些动物中,处于发情期的两性个体相遇时,成年雄性会以幼雏的姿态来唤起雌性的母爱本能从而有效地抑制攻击本能,达到安全地与之亲近并交配的目的。这种利用母爱本能来谋求两性间和平与安全的方式是非常高效的,也是很值得人类学习与借鉴的。

5.以亲抑暴(以亲和本能抑制攻击本能):前面几种以抑制攻击性来维和保安的方法是一次性或短时内有效的,那么,动物两性之间有没有长期有效的维和保安方法呢?德浩谢尔指出,攻击本能的真正对立面是基于个体间的亲和与喜爱之情的社会性结对本能,“结成亲和性对子关系是克服攻击性的最高级方式”。要而言之:社会性结对本能是某些动物所有的、要结成超乎性关系的亲密伴侣关系的自然倾向。由于其得以发动的情感基础是个体间的亲和与喜爱感即爱情,因而,这种本能又称“亲和性结对本能”或简称“亲和本能”。对亲和本能强的动物来说,两性基于亲爱感结对生活是一种稳定的本能性生活模式,而彼此都抱有亲爱感自然会使攻击本能发动的情感基础——愤怒与敌意无从产生,从而长期抑制住配偶双方的攻击性。因此,对亲和本能强的动物来说,婚姻是能长治久安的,爱情也是可长久保鲜的。由此,德浩谢尔断定:传说中能使两个个体愿意长相厮守的“月老的红线”的确是存在的,那就是亲和性结对本能!可惜的是,人类的结对本能不如某些动物(如垂耳鸦、爱情鸟等)强,因而,人类的爱情与婚姻也不如这些动物的稳定。

爱情的本能基础是亲和性结对本能(而不是性本能)。那么,亲和本能是怎么来的呢?基于本书中的相关内容,笔者推测:情侣关系与爱情可能分别是亲子关系与亲子情在性伴侣间的仿拟性延伸;由此,亲和性结对本能可能是从母爱与父爱本能及恋母与恋父情结中分化出来的。

6.以他代己(找替身):某些动物的性本能尚未从饮食本能中独立出来,这种性交与饮食对象不分的动物(如某些蜘蛛)在交配时会出现同类相食现象。但它们也会设法避免这种悲剧,如在与异性相遇时给其送食物形式的礼物从而使自己免于成为其食物。

7.以外代内(找替罪羊):不少攻击性强的动物会每隔一段时间就找个“出气筒”来出气。拿无辜者出气在道德上不可取,但它表现出的宣泄攻击本能是客观存在的,这种本能能起到避免将亲密者当攻击对象的功效。而攻击性强的动物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发泄一下攻击性的原因,动物行为学创始人洛伦茨曾以“冲水马桶模式”做过解释:就像冲水马桶中水的蓄积与排放一样,动物的攻击性总是处在逐渐蓄积与快速释放的循环运动中。尽管攻击性可用多种方法抑制,但被抑制的攻击性就像被堵住的水一样,虽一时不会肆虐,但仍然存在并会伺机泛滥。因此,正如疏是比堵更可靠的治水策略,定期宣泄攻击性也是比抑制攻击性更为可靠的维和保安策略。

8.以虚代实(攻击行为仪式化):在动物界,“大多数动物都……用一种程式化了的仪式性战斗来”代替真正的攻击。这种仪式性攻击行为使动物得以通过虚拟的战斗游戏活动来安全无害地宣泄掉攻击性,从而避免攻击性的实际发作所带来的危害。

9.攻击性的削弱:以攻击性抑制与转移来维和保安的上述策略其实是攻击性强的动物不得已而为之的。攻击性弱的动物的生活状态才会告诉我们什么是维和保安的根本之道。例如:“长颈鹿……是爱好和平的动物。……如一只雄鹿发现一只已性成熟的雌鹿,……它所做的不过是直接爬骑到雌鹿背上,在完事后就回到雄鹿群中。……公母长颈鹿都不会感到要铸造一种个体间对子关系的冲动,因为它们是那么温和,以至于无须有这样一种冲动。”温和动物本来就不会互相伤害,因而没必要像攻击性强的动物那样为维和保安而做抑制与转移攻击性的努力。由此可见,在一定的自然与社会条件下尽量消除攻击性存在的必要性从而削弱它,才是动物(包括两性)间维和保安的根本之道。

三、影响两性关系或婚配模式的本能因素

从本能层面看,影响两性结合的因素主要有“攻击本能、性本能与亲和性结对本能”。性本能只会影响发情期内的两性关系而与发情期外的两性关系无关,因而,影响两性关系的本能其实主要是攻击本能与亲和本能。基于大量相关事实,关于攻击本能对两性关系的影响,作者认为:“动物的攻击性水平决定着其婚姻形式。”具体地说:

1.两性的攻击性都过强(因而相处极易互伤)的动物(如虎)是不可能有婚姻即稳定配偶关系的。

2.两性的攻击性都很弱(因而性结合很容易达成)的动物(如长颈鹿)也不会或无须有婚姻。

3.“如果一种动物中雄性对别的雄性非常富于攻击性而雌性是温顺的,那么,雄性就会保有一个妻妾群。”(即这种动物就会实行一夫多妻制。)

4.在一种动物中,如果“雌性是非常富于攻击性的,而雄性则很温顺……这样的动物就会实行一妻多夫制”。

5.“如果一种动物中的两性都富于攻击性(准确地说,应为两性的攻击性都较强且水平相当),……为了能够交配,两种性别的个体都得学会控制自己对对方的攻击性。……这种关系就会导致一夫一妻制。”

综上所述,动物的两性关系包括无婚姻的临时交配制、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一夫一妻制。这取决于在攻击性上两性都过强或过弱、雄强雌弱或雌强雄弱、在既不过强也不过弱的范围内都较强且水平相当的情况。

德浩谢尔认为:性关系是不持久的;在各种本能中,能造就作为稳定的配偶关系的婚姻的唯有亲和本能。亲和本能对两性关系的重大影响在于:它使之产生了一次飞跃——动物两性间从相残到相爱、从临时性强迫性交配到有爱情做基础的持久婚姻的质变。

在对爱情、婚姻与亲和本能、性本能之间关系的上述认识的基础上,作者对现代婚姻危机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发表了下述看法:“在某种程度上,现代婚姻的危机也许是由错误评估了对那些真正使人们结合在一起的力量所引起的。对什么及如何才能造就持久伴侣关系的无知导致了许多人去寻求那种于己不合适的伴侣。”“许多现代婚姻的不幸是由于伴侣双方都误信性吸引力是幸福婚姻的主要成分。单单基于性吸引力的婚姻会像基于谋求金钱或地位欲望的婚姻一样贫乏与不稳定。……(某些文艺作品)关于爱情的错误图解未能展示出作为幸福婚姻基础的伴侣间亲密对子关系的重要性。”由于结偶行为的根本驱力是亲和性结对本能而非性本能,婚姻关系持久稳定的主要基础是个体间亲和性对子关系而非性伙伴关系,因而,解决婚姻危机的根本途径是:尽可能发挥亲和本能在两性关系中的作用,并主要以爱情而非性吸引力为基础建立亲和性对子关系。德浩谢尔的基于亲和本能论的爱情与婚姻观,对人们认清爱情与婚姻的深层生物学本质、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真正的爱情和稳定的婚姻,显然都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在简要概述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后,让我再来说几句话作为本文的尾声。在“德浩谢尔动物故事”丛书(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3年版)总序中,我曾说过:动物是人类认识自身不可缺少的镜子。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对人类两性关系的认识。你想了解大千世界中动物多姿多彩的两性关系吗?你想搞清楚动物两性关系的演化历程吗?你想通过动物们的两性关系反观人类自身的两性关系吗?如果是的话,那就赶快拿起德浩谢尔精心打造的这面可供人类反观自身的“镜子”好好赏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