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语信息和言语信息冲突

人们表达的信息经常含糊不清,这是因为表达过程中三个部分的信息相互冲突,我曾经就有过这种经历。当丈夫深情地对妻子说“我真的很爱你”时,他却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头完全埋在报纸后面,妻子会相信他是诚恳的吗?当爱人以毫无感情的声调问你:“今天感觉怎么样?”然后直接闪过你进入了另一个房间,你会怎样回应,是言语的还是非言语的?倘若此时你说“挺难受的,我觉得心情很糟糕,而且还吐了两次”,爱人却说“很好”并继续不答理你呢?如果是,那你们之间就缺乏真正的倾听。

人类有两种非言语表达的方式,其一是身体运动,包括手势、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手势肯定能给听众传达信息,有些人甚至特别依赖手势来表达,譬如说我。女儿经常对我说:“如果把你的手绑起来,你就没办法说话了。”情况大概还不至于到那种程度,但是后来发现即使是打电话,我也会有很多手势。

当我们感到迷惑时常常会挠头,怀疑时则容易摸鼻子。如果是想打断对方说话,则很可能会用力拉拉耳朵。遭受挫折或愤怒的人常见的动作是摸脖子,而通过紧握双手,我们表达着自己的悲伤,不一样的是,如果是搓手,则表达的是期望。

还有,你会用脸表达些什么呢?别人呢?你不妨某个晚上关掉电视的声音,重点注意表演者的表情。如果有录像机,你可以录下当时的场景,过后再看有声音的版本,对比一下,看看你的理解是不是和无声版的理解一致。如果你有读杂志的习惯,也可以将杂志上人物的身体部分挡住,只看他们的脸部。他们的表情告诉了你什么?他们期望通过表情表达什么?挡住脸部的面积越大,你就越难理解其中的情绪和态度。面部是身体最重要的表达部分。

第二种非言语信息是通过空间关系来传达的。你与他人的距离确实传达了特定的信息。

意识到了这一点吗?你可能经历过和家人争吵的事件,争吵的时候,他会尽可能地远离你。如果一对尚处于热恋中的情侣发生了激烈的意见分歧,女孩肯定会移到沙发的另一端坐着,而绝对不会再坐在男友的腿上。类似的距离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

和别人交流时,我们会使用不同的距离,当然,这是无意识的。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有意识地去想,我要站在离这个人2.5英尺的地方和他说话,另一个人则是1.5英尺或第三个人只需要0.8英尺,只是,我们就是这么做的,也只有这样才会感到舒服。

亲密的距离相当近,经常只有6到18英寸,这是亲密朋友、爱人、孩子和他们的朋友或父母之间常常保持的舒服距离。如果是并不亲密的两个人,这样的距离会让他们觉得非常不自在。你可以想象一下拥挤的电梯,每个人都尽量不去碰到其他人。最常见的情况是电梯里的人会抱着胳膊。他们和别人会有眼神接触吗?一般不会,而是尽可能地回避眼神交流。也许,挤电梯时你必须和别人保持很近的距离,但是一旦有人下电梯之后,你们就会自动散开一些。

为了使电梯里的人不安,你可以直接走进电梯里并不转过身,而是直接面对着别人,和他们进行眼神交流。这样你就可以让他们感到不舒服,除非你会用一些很轻松的话语缓解他们的紧张感,如“你一定觉得奇怪为什么我会今天来这儿看你”或“去男厕所是走这边吗?”

交谈时,人与人之间舒服的距离大概是1.5英尺到2.5英尺,在这个距离范围内,你和朋友们或陌生人交谈是比较合理的,双方都会感到很放松。

多年以前,我在研究生院教书时,遇到过一个来自智利的学生。他的父母是传教士,他是在智利长大的。第一次和他交谈时我感到极为不舒服,因为他离我太近,我们之间仅仅有几英寸距离。我都感觉他的脸就在我的脸旁边。正因为这样,我会无意识地挪开一点点,他却跟着我挪了过来。最后,他意识到了这一点,就告诉我,在智利人与人交谈时的距离跟美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习俗是交谈时相互之间靠得特别近。他还告诉我他发现大多数美国人都忌讳太近的距离,可能是因为文化和教育的原因。这大概就是许多拉丁美洲人觉得美国人冷淡,而一些美国人觉得拉丁美洲人有些侵犯和爱出风头的原因吧。

当这个学生澄清这一点后,我们再次交流时,我就不再后退。我能理解这样的距离他是觉得舒服的,所以我接纳这个距离,也就不会觉得难受。毕业后,这个学生去了教堂工作。几年后,我又一次见到了他。由于当时印象深刻,所以就主动走上去,靠他很近地跟他打招呼和聊天。我有意地站得离他近一点,脸对着脸,却注意到他后退了一点点。很快他自己也意识到这一小动作,我们都心照不宣地笑了。他已经彻底的“美国化”,而我却用拉丁美洲的方式威胁到了他。现在,当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保持近或远的距离都不会感到不舒服,变得更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