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35岁:亲密感,交流,慷慨

从28岁到35岁,我们主要听从自己良心的指引。我们会做那些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而不管别人怎么说或怎么做。当我们开始了解与我们关系亲密的人,看到他最好的和最糟糕的一面时,我们都能够爱那个人,并与对方产生真正的、持久的爱。当我们达到这种更高的境界后,不管对方给予我们怎样的回报,我们都能够自由自在地付出自己的爱。

我们如何付出,并不取决于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或已经得到了什么,我们会根据良心的指示决定如何付出。更确切地说,即便某个人伤害过你,也不意味着你也应当伤害他;即便你在情感关系中受到排斥和拒绝,也不意味着应当中止你打算给予对方的爱。尽管在孩童时期,我们就应该具有这种意识,但只有到了这个阶段,我们才能够完全把它付诸实践。

没有别人颐指气使地对我们如何付出的主观愿望施加限制,我们的精神境界就能达到更高的层次。我们总是可以自由自在地付出,例如:如果我想变得慷慨大度,而某个人犯了错误并冒犯了我,我仍然可以做到慷慨大度。

我没必要降低品格与对方斤斤计较,或者惩罚对方,或者好为人师地对其进行道德说教。

在这个阶段,我们如何给予别人爱和支持完全出自个人选择,而且,能否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往往是我们作出这种选择的关键。我们在过去学会了向每一个人、每一种可能性敞开大门,但是现在,我们会更多地为某一个人而不是某些人付出。我们的付出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别人怎样对待我们。这是两个人形成亲密关系的基础。确切地说,我们会显著增加某个人的分量,因为他在我们的心目中远比其他人更为重要。

假设我有100万美元供自己支配,我把它分给100万个人,那么每个人只能得到1美元。这种结果,无论对我还是对于他们,并不具有特别深刻的意义或者十分令人满意。可是,如果把这100万美元送给某个特定的人,那么对于双方而言,这份礼物就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它带给双方的满足感显然要大得多。

与某个特定的人形成亲密的情感关系,就如同把你的100万美元给予1个人,而不是100万个人。“一夫一妻制”的亲密关系使伴侣双方最大限度地给予对方爱和支持。正是这样的关系使我们进一步意识到,我们应当为对方付出更多而不是更少。

※具有一夫一妻制特征的情感关系,使伴侣双方都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对方付出。

通过适当的方式实现自我满足和独立自主,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健康感受。我们懂得自尊自爱,也知道如何照顾自己,不必过多地依赖我们的伴侣。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计条件地、自由地付出自己的爱。我们在这个阶段的主要需求,不是过分依赖伴侣的爱和支持,而是无私地付出自己的爱。我们爱的能力不断增长,能够在各个方面更多地、慷慨地付出,即便客观条件并不理想,我们也不会限制或中止我们的付出。

※我们的主要需求,不是过分依赖伴侣的爱和支持,而是无私地付出自己的爱。

在一种相对成熟、富有义务的两性交往中形成的更加亲密的情感关系,使我们进一步培养起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更多地意识到我们自己以及伴侣的缺点和不足,能使双方在谦让和包容的气氛中迅速成长。

这种开放的心态,使我们懂得如何尊重我们与伴侣的差异。我们意识到,我们共同创造的价值,要大于我们单独创造的人生价值。如果我们提高了倾听、交流和分享的能力,就会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变得更强大,更有发言权。

这个阶段有助于实现创造现实奇迹的第五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