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顶天:龙哥,在这个时代我们应该怎么跟竞争对手相处?
李尚龙回信:
阮顶天,你好。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竞争对手。怎么和竞争对手相处,其实是现实世界的生存之道。所以,我有以下几条建议,想分享给你。
第一,学会和竞争对手合作。
竞争对手还能合作吗?当然。比如经常会有人买了东航的票,最后却坐上了南航,原因就在于两家航空公司共享了航班代码。再比如,很多国家表面上看起来关系剑拔弩张,实际上会在暗中合作。所以,真正聪明的人不是去打垮竞争对手,而是和竞争对手合作,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第二,学会利益分配。
没有永恒的对手,只有永恒的利益。如果想和竞争对手合作,第一要保住自己的利益,第二要舍得分蛋糕。
其实,你和对手之间,往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采取合作是为了让自己不受损失。2017年,三星把屏幕卖给了苹果,让它用在即将上市的iPhoneX上。互为竞争关系的两家公司,竟然将稀缺的资源做到了互通有无,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其实,你只要仔细分析就知道,如果三星斩断和苹果的关系,苹果就会向别的供应商(比如华为、谷歌等)寻求合作,这些供应商如果接到苹果的订单,实力将会大大增强,同时也会增加三星的压力。事实上,2017年三星因为和苹果合作,仅在屏幕方面的收入就占总收入的30%,利润高达50亿美元(此数据来自《哈佛商业评论》)。苹果后来还从三星那里购买了闪存芯片、电池和陶瓷元件。从这里不难发现,所有的合作背后都涉及利益分配。所以,对待竞争对手,你需要思考的是能否与对方登上或是同建一艘大船,而不是零和博弈。因为商业的最终目的不是消灭对手,而是共赢,增加整个社会的福祉。
第三,你最终会和竞争对手很像。
如果你刚准备进入一个行业,一定要谨慎选择竞争对手,因为你最终会和竞争对手很像。你把自己定义成什么,你就会慢慢变成什么。企业是这样,个人也是这样。你总是研究谁,羡慕谁,最后你可能就会成为谁。但如果你不给自己设限,而是思考这件事的本质,那你就会成为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人。
亚马逊的贝索斯说过一句话:“不要管你的竞争对手在做什么,因为他们又不给你钱。”关注对手你可能会做到第一,但关注自己你会做到唯一。所以,亚马逊团队几乎不会盯着别人干什么。如果他们整天盯着别人干什么,可能根本发展不出AWS云服务、Alexa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和Echo智能音箱等业务。简言之,不要把目光交给竞争对手,而是交给自己的目标。关注自己想要的,然后去寻找资源,变成唯一的自己。
第四,格局大一些,一起携手扩大行业。
Paypal的创始人彼得·蒂尔说:“如果你不能把对手打败,就和对手联合。”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他在1999年发布了Paypal在线支付,几乎同一时间,埃隆·马斯克的公司发布了类似的产品。两家公司互相攻击,甚至在图标上都开始了恶性竞争。但是,2000年3月,两家公司提出了合并方案。在之后的媒体采访中,彼得·蒂尔说:“第一,两家公司都无法战胜对方;第二,外部经济环境在转向对行业不利的方向。所以,合并之后活下来统治市场是最好的选择。”同样的故事发生在滴滴和快滴、美团和大众点评,还有其他的商业巨头之间。为什么会这样呢?实际上,这依旧是一种合作共赢的逻辑。如果两家不停内卷,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最后谁都赚不到钱,还不如坐下来好好谈谈能不能合并,说不定还能求得一线生机。同样的思路不仅适用于公司,还适用于个人。我一直不觉得自己和其他作家是什么竞争对手,因为我们是一个行业里的人,多一个人读其他作家的书,也就多一个人可能读我的。我们要做的不是和别人交恶,而是联合起来,一起和短视频行业作战,让更多的人回到阅读文字这个赛道上来。因为太多人热衷于看短视频,关注阅读的人自然越来越少,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携手捍卫这个行业。从这个角度看,你和竞争对手最终是一条船上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第五,以目标为中心,而不是以对手为中心。
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认同亚马逊的企业文化——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不与竞争对手争长短。他们的理由是,当你过多关注竞争对手的策略以制定自己的业务策略时,意味着你必须不断改变自己的策略,但当你始终围绕客户的需求制定策略时,策略往往是稳定不变的。这其实是一种很大的智慧。也就是说,当你盯着对手的时候,你的方向很容易变,但当你盯着目标时,对手的干扰自然就弱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