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封信:读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芥末:我有个9岁的外甥,平时我们一起听您的读书会,他也很喜欢。暑期我们一起制订了阅读计划,但他觉得读书没用。他说他的父母没有读书,现在一样生活得很好,而我很努力地读书,却没有见我过着富裕的生活。龙哥,站在我的角度,您会怎样回答他?

李尚龙回信:

芥末,你好。感谢你喜欢我们的读书会。首先我想告诉你,从某种意义上来,这小子说得没错,他只有9岁就已经知道物质生活是多么重要。但是,换个角度看,他说得也不对,因为光有物质生活肯定是不够的。你看那些大老板,他们自己可能已经不读书了,但他们都尽力把孩子送到国外的名校去。而且这类人喝多之后对孩子说的话几乎都是:“你呀,一定要好好读书,爸爸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简单来说,读书和不读书最大的区别是你看这个世界的维度是否单一。一个人不读书,他看世界的维度只有一个,就是别人是不是有钱。就像那些在网上刷游艇的人,没有文化的人只会喊:“榜一大哥,谢谢你。感谢大哥送的‘嘉年华’。”而有文化的人会想:这钱是怎么来的?如果这钱背后是校园贷,我是不是可以把他直接拉黑?其实读书到最后,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复杂。

网上有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

当你看到一幅美景,读书的人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读书的人会说:“这不是鸟吗?”当你开心的时候,你会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不读书的人会说:“哈哈哈哈。”当你伤心的时候,你会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不读书的人会说:“呜,好难过啊。”当你思念一个人的时候,你会说:“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而不是只会说:“亲朋好友们,我想死你们啦。”

当你表达爱意的时候,你可以说:“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而不会只是说:“么么哒。”你看,生活就是如此。我总是会想起《三国演义》里面刘备、关羽、张飞的一场戏。

刘备说:“为图大事,我漂流半生,苦苦寻找志同道合之人,直到今日,淘尽狂沙始见真金,天可怜见,将二位英雄赐予刘备,备欲同你二人结拜为生死弟兄,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关羽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出口成章:“关某虽一介武夫,亦颇知‘忠义’二字,正所谓择木之禽得其良木,择主之臣得遇明主,关某平生之愿足矣。从今往后,关某之命即是刘兄之命,关某之躯即为刘兄之躯,但凭驱使,绝无二心!”张飞想了想,他也不读书,也听不懂。哎,别说了。张飞说:“俺也一样。”

关羽觉得自己态度还不够明确,言语可能还不够恳切,所以关羽继续说:“某誓与兄患难与共,终身相伴,生死相随!”

张飞想,这说得真对呀!所以张飞说:“俺也一样。”关羽又说了:“有违此言,天人共怒之!”

张飞继续说:“俺也一样。”

你看,这就是读书跟不读书的区别。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也是一位诗人,他说过一句话:“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三毛也写过:“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读书真的会改变容颜吗?我觉得一定会,它会从内到外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毛姆写过一本书,叫《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对我来说,这些年我一直保持阅读的习惯。因为我讨厌单一维度的生活,而且在这残酷的世界里,如果我可以有一个短暂躲避的地方,那一定是书里。

说到这儿,可能还会有人怀疑,说:“生活在这个被比喻成赛跑的社会,我们太忙了,我们哪有时间在阅读的世界里漫步?”能够说出这种话的人,可能真的没想过读书。所谓时间不够,归根到底是价值排序和选择的问题。你真的有把读书这件事看得很重要吗?你不是真有那么忙,更不是一辈子都在忙,而是你根本就不想阅读。因为再忙的人也有属于自己的“节庆时间”,这个时间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如果真的想阅读,蹲厕所的时间也可以拿来利用嘛。

最后,我们聊一聊读书跟赚钱到底有没有关系。我曾经在《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中写过一篇文章叫《读书可能不会让你变得很有钱,但是会让你变得富裕》。我当初想说的是读书不会让你暴富,但是它能让你从内到外散发出一种富裕的气息。今天,我要收回这句话,因为我当时写这句话的时候,还没有去读创业类、经管类和经济类的书。我不知道很多赚钱的方法都在这些书里,比如说《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财务自由之路》,很多赚钱、存钱、钱生钱的逻辑也可以通过读书得到。

所以,在你还没有发家致富之前,还是尽量多读些书吧,“书中自有黄金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