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在谈到说服时,更多地强调要把握主动,控制局面。但是有时候,一味地硬冲硬打未必是最好的方法,以退为进也是一种说服的策略。
以退为进策略是指以退让的姿态作为进取的阶梯,退是一种表面现象,由于在形式上采取了退让,使对方能从己方的退让中得到心理满足,不仅思想上会放松戒备,而且作为回报,对方也会满足己方的某些要求,而这些要求正是己方的真实目的。人际交往中的以退为进策略表现为先让一步,顺从对方,然后争取主动、反守为攻。
古代齐国晏子出使楚国,因其身材矮小,被楚王嘲讽:“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说:“齐国都城大街上的行人,一举袖子能把太阳遮住,流的汗像下雨一样,人们摩肩接踵,怎么会没有人呢?”楚王继续揶揄道:“既然这么多人,怎么派你这样的人出使呢?”晏子回答说:“我们齐王派最有本领的人到最贤明的国君那里,最没出息的人到最差的国君那里。我是齐国最没出息的人,因此就被派到楚国来了。”晏子这几句话说得楚王面红耳赤,自觉没趣。
这个故事中晏子的答话就是采用以退为进之法,貌似贬自己最没出息,所以才被派出使楚国,这是“退”,实则是讥讽楚王的无能,这是“进”,以退为进,绵里藏针,使楚王侮辱晏子不成,反受奚落。
以退为进是聪明人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貌似软弱退缩,实则积蓄实力,加速进展。以退为进要随机应变,反应迅速,以便挽回劣势,反败为胜。
有一位留美的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回国找工作,结果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他想去的公司没有招聘意向,肯对他伸出橄榄枝的公司他又觉得发展空间有限。后来他发现他心仪很久的一家企业在招聘程序员,便灵机一动,拿着自己的本科学位证书去那家公司应聘。以他的能力,很轻松地便被录用了。这种工作对他说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但他干得一丝不苟。
过了没多久,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能力绝非一般的程序输入员可比,便把他叫去谈话。这时他拿出了自己的硕士文凭,老板觉得对他大材小用了。便给他换了个更加对口的职位。又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的能力还是不止如此,时常能提出许多独到的、有价值的建议,远比一般的研究生要高明,又把他叫了过去。这时他才表明了身份。至此老板对他的水平有了全面的认识,便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
故事中的这位博士先生显然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有些事情如果直接去办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先后退两步,也许你便能发现其他的出路。以退为进,由低到高,这既是自我表现的一种艺术,也是生存竞争的一种策略。有时候,不刻意地追求反而有所得,追求得太迫切、太执着反而只能徒增烦恼。在人际交往中,退不是一种畏缩,不是一种妥协。恰恰相反,它是一种练达的生活态度,也是进的必然选择。
有一位中学老师接管了一个差班的班主任工作,正好赶上学校安排各班级学生参加平整操场的劳动。这个班的学生躲在阴凉处谁也不肯干活,老师怎么说都不起作用。后来这个老师想到一个以退为进的办法,他问学生们:“我知道你们并不是怕干活,而是都很怕热吧?”学生们谁也不愿说自己懒惰,便七嘴八舌地说,确实是因为天气太热了。老师说:“既然是这样,我们就等太阳下山再干活,现在我们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玩。”学生一听就高兴了。老师为了使气氛更热闹一些,还买了几十个雪糕让大家解暑。在说说笑笑的玩乐中,学生接受了老师的说服,不等太阳落山就开始愉快地劳动了。
事例中的这位老师的确很聪明,他懂得为他的学生营造一个良好氛围,让学生从心理上去接受他以及他的观点,最终成功达到说服目的。这种以退为进的说服方式,是一种有效的说服策略。表面为退,实则以退待进,通过退可以积蓄更大的进的力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就像拉弓射箭,先把弓弦向后拉,目的是为了把箭射得更远。
很多时候,面对打击或难题,不要以硬碰硬,巧妙地利用“以退为进”寻找机会东山再起,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这也是你说服能力的最佳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