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抓住关键,说话才会有分量

在与人正式洽谈之前,应该先做好准备,让自己心里有底,这样才能在阐述自己观点或澄清事实时抓住问题的关键,让自己的话更有分量,从而得到别人的理解与支持。

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遭人误解或诽谤,这时就需要自己站出来澄清。在澄清的过程中语言运用得当,说话在情在理,就能维护自己的尊严,摧毁他人的污言秽语。但如果不能驾驭语言,在驳斥别人的过程中不能抓住重心,给别人以可乘之机,就会使自己陷于更危险的境地。

据《战国策》记载,在秦任职的姚贾以言辞应变,严厉驳斥了韩非对他的谤言,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当时,燕、赵、吴、楚四国连横,准备攻打秦国。秦王获悉后,立即召集大臣和宾客商讨对策。秦王说:“百姓听说四国联盟的消息后纷纷逃离,再加上我国国内财力衰竭,我们该怎么办呢?”顿时,朝堂之上异常安静。这时,姚贾自告奋勇:“我愿意出使四国,破坏他们的阴谋,阻止战争爆发。”于是,秦王为姚贾准备了百辆车和千两黄金,并且让他穿自己的衣服、佩带自己的剑。

姚贾辞别秦王后先后拜访四国,不但阻止了战事发生,还与四国建立了友好外交关系。为此,秦王封他为上卿。韩非得知此事后,对秦王说:“姚贾带着金银珠宝等宝物出使荆、吴、燕、代等地长达三年之久,这些国家很有可能只想占有我国的财宝,未必是真心与我国谈和。姚贾想利用大王的权力和我国的宝物私自结交诸侯权贵,请大王明察。再说,姚贾身份低微,只不过是魏都大梁一个守门人的儿子,在大梁居住时曾有偷盗行为,后来在赵国当官时被驱逐。这样一个人,怎么能让他参与国家大事呢?”

秦王召来姚贾问道:“我听说你私下用秦国的财产去结交各国诸侯权贵,有这样的事吗?”

姚贾说:“有这样的事。”

秦王一听,顿时大怒:“那你还有什么面目回来见我?”姚贾说:“昔日曾参孝敬父母,天下人都希望有他这样的儿子;伍子胥尽忠报主,诸侯们都希望得到这样的臣子;贞女擅长女工,每一位男子都希望娶这样的女子为妻。我对大王忠心耿耿,大王却不知道。如果我不以珠宝馈赠,那四个国家怎会心甘情愿地归顺秦国呢?如果我对大王不忠,那四个国家的国君又怎么会相信我呢?夏桀因听信谗言杀害良将关龙逢,纣王因听信谗言杀害忠臣比干,结果国破身死。现在,大王又听信谗言,以后还会有忠臣为大王出力吗?”

秦王又说:“我听说你是魏都大梁一个守门人的儿子,在魏时有过偷盗行为,在赵做官时被赵国驱逐。”

姚贾不卑不亢地回答:“姜太公是一个被老婆驱赶出家门、连猪肉都卖不出去的齐人,在荆津时即使做苦力也没人愿意雇佣他,可他最终却建立了丰功伟业;管仲只不过是齐国边界的一个小商贩,在南阳时非常贫穷,在鲁国时曾被囚禁,最后却帮助齐桓公建立了霸业;百里奚只不过是虞国的一个乞丐,其身价只值五张羊皮,被穆公任为宰相后却使西戎各族臣服;文公任用中山国的盗贼为将,却因此打了胜仗。这四个人身份卑微,都受过他人的非议。明主之所以会重用他们,是因为知道他们可以立功……因此,英明的君主不会计较臣子以往的过失,不会听信他人的谗言,只会考验臣子们的能力,然后加以重用。大凡能保住江山社稷的人,是不会听信谣言、不会封赏没有功绩的人的。只有这样,臣子们才不敢用虚名欺骗国君。”

听完姚贾的这番辩驳,秦王保留了姚贾的职务。

会说话的人,能够抓住关键的几句话,几个简单的事例,将事情说得入情入理,让人无可非议,更无以辩驳,这样既能揭穿恶人,又能保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