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无处不在,不仅是大人,小孩子也会抱怨。常常,我们会听到孩子说:
“为什么姐姐买手链,我就没有,这不公平!”
“公园真没意思,早知道去动物园就好了。”
“叔叔送我的那辆小汽车一点也不好玩。”
“老师真偏心眼,总给珞珞梳好看的小辫子。”
“真是烦死了,琪琪妈妈又不让琪琪来咱们家玩。”
…………
与人沟通的方式最终会决定我们的人际关系的好坏,而“抱怨”是一种令人厌烦的声音,会很自然地引发各种“不讨喜及破坏力”,所以家长应该妥当地对待孩子的抱怨。但是,具体怎样做好呢?
“有的孩子抱怨,是因为他们真的陷于很沮丧的情绪,需要父母意识到,或者被安慰。”育儿顾问戈尔德解释说,“孩子也许并不具备通过冷静、持续性的方式表达情绪的能力,所以他们以自己的常规理解来诠释,或者用自己已掌握的方式方法,吸引大人们的注意,或表明哪个地方出了错。”
了解孩子的情绪和每句话的内在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的需求,还热心地为他提供解决方案,可能会让孩子反感,甚至终止沟通。
迪迪放学回到家后,她迫不及待地和妈妈分享这一天的感受。迪迪:“当班长太累了,又要自己学习,还要维持纪律。”妈妈:“既然不喜欢,就和老师说说不当了。”
迪迪:“可是我也很喜欢当班长,它让我觉得很光荣。”
妈妈:“既然你喜欢,那就不要再嚷嚷着说累了。”
迪迪(情绪沮丧):“可是喜欢不代表不累啊!”
妈妈(一脸无奈):“真不知道你到底要说什么。”
此时的迪迪,觉得郁闷极了,她不愿意继续跟妈妈交谈,因为她觉得这样的谈话无趣极了。
为人父母,如果知道“同理心”这三个字,我想,亲子关系应该就会更加亲密。简单来说,同理心是感觉进去,好像穿着别人的鞋子站一会儿,也就是体念他人的感受。这是一个真正倾听、了解并对他人感觉发生共鸣的过程。
如果迪迪的妈妈采取同理心去回应迪迪的抱怨,效果会有什么不同呢?
迪迪:“当班长太累了,又要自己学习,还要维持纪律。”
妈妈:“你今天好像很累。”
迪迪:“是啊,当班长让我觉得很光荣,可却也让我总觉得有压力。”妈妈:“嗯,我明白你的感受,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情况。”
迪迪:“我该怎么做才好呢?”
妈妈:“这让你很头疼,是吗?”
迪迪:“是啊。”
妈妈:“但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处理好的。来,妈妈给一个鼓励的抱抱。”迪迪:“谢谢你,妈妈!我觉得舒服多了。”
心理学家琳恩·詹金斯表示,恻隐之心与理解,是减少孩子抱怨的很好方式。迪迪继续这样不停地讲着,很兴奋。她喜欢和妈妈说话,因为妈妈愿意当她的听众。在迪迪抱怨的时候,妈妈没有反驳,只是认真地倾听,“这让你很头疼,是吗?”迪迪心里的不好受得到了妈妈的理解,自然就释然了,不再纠结了。
如果孩子明白父母是自己“情感安全”的港湾,那么当他们遇到焦虑、担忧的事情时,会本能地信赖父母。所以,詹金斯博士建议,家长需要有意识地选择通过换位思考及移情心理的思考模式来考量孩子的言行。
当然,这并不是说,家长可以对孩子袖手旁观,只要听他过来抱怨抱怨就OK的。作为父母,你要始终牢记自己是孩子的引导者,要鼓励孩子多从乐观的角度想问题,看向事情的积极方面,寻求可以从抱怨中跳脱出来的解决方案。
爸爸妈妈早就和佳佳说好,星期天要去动物园玩。佳佳很期盼。可是从星期六开始就一直下雨。佳佳不停地问妈妈:“明天天会晴吗?”
星期天早上,佳佳一睁开眼就问妈妈:“妈妈,雨停了吗?今天能去玩吗?”
妈妈说:“雨还下着,今天不能去动物园了。”
佳佳闷闷不乐地说:“真讨厌,我讨厌下雨。”
妈妈说:“雨不大,虽然不能去动物园,但是我们想想下雨天有没有好玩的呢?”
佳佳想了想,说:“我想穿着雨衣、雨靴去踩水。”
“好呀,那我们快起床,吃饭,然后去踩水。”
虽然没有去成动物园,但是佳佳也玩得很开心。
爱抱怨的孩子往往只看到事情的消极方面,很容易被痛苦、委屈、受伤等情绪困扰,就像佳佳觉得下雨不能去动物园,就觉得很生气,开始抱怨了,“讨厌下雨,下雨不好玩”。但是,在妈妈的引导下,发现下雨天也有很多乐趣,比如跳水坑、找蜗牛等,同样能玩得很快乐。
孩子开始抱怨,肯定是有原因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倾听孩子抱怨的事情,分析其中的缘由,耐心地引导孩子学会积极地看待人和事。这样,他们才能学会以阳光的心态,乐观地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