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老人看上了乡村幽静淡然的环境,特意从喧嚣的城市搬到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住进新房的第二天,老人就发现:这里有一个很不利于休养的因素——在他的住处附近有一群十分顽皮的小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静心休息,老人试图用长辈的身份要求他们禁止吵闹,但是无论是跟他们讲道理,还是严肃地责骂他们,打闹声都屡禁不止。
后来老人想到一个好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他将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奖励就越多。
孩子们很是开心,叫的声音大就能拿到奖励让他们一个个兴奋不已。很快,吵闹声响了起来,比以前的任何时候都要大。老人耐心地等着,等到所有的孩子都喊得筋疲力尽了,他拿出家里存着的好吃的糖果,给了那个叫的声音最大的孩子。
一连几天,孩子们已经习惯了通过叫喊声来获取奖励。就在这个时候,老人突然宣布不再给叫声大的孩子任何奖励,无论孩子们怎么吵闹,他都坚决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不给糖了谁还给你叫”,觉得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就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故事中的孩子,因为把他们的喊叫吵闹跟奖励联系在一起,他们会很自然地认为吵闹是他们获得奖励的原因,因此,当老人拒绝再给他们奖励的时候,他们就觉得应该放弃吵闹。
“给爸爸捶捶肩,给你10块钱”“去给爸爸买盒烟,零钱就归你了”“把青菜吃完妈妈就给块巧克力”“乖乖上完舞蹈课就给你买个芭比娃娃”……您是不是也经常这样,习惯用有形的物质奖励来换取孩子配合做事?
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是可取的。亲子关系不是商业交易,这种教育孩子用金钱换取亲子间互助与合作的方法,最终会导致孩子想要零花钱时就要求“爸爸,我给你捶捶肩吧”这种强卖行为,甚至慢慢学会操纵大人,不给奖励不做事,妨碍良好习惯养成。
此外,有些父母还喜欢用金钱来奖励孩子的努力学习,“数学考试100分,奖励50元”,这使孩子渐渐忘记了学习真正的乐趣,让孩子觉得自己努力的“唯一”结果是为了得到奖励。如果有朝一日,奖金没有了,恐怕孩子的努力也就没有“奔头”了。这种做法还会使孩子认为,为全家挣钱的爸爸很伟大,而鄙视每日忙于家务的妈妈。
当然,物质奖励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对其赋予新的意义则是可行的。比如,把去吃麦当劳或肯德基的奖励变成一次或远或近的出行;把不断升级的电子玩具变成孩子自己挑选的好书……都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奖励孩子的原则应是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否则易造成“为钱而怎么做”“为父母而怎么做”的心态。公司老板如果希望自己的职员努力工作,就不要给予职员太多的物质奖励,而要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公司。同样的,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努力学习,建立良好品质,也不能用金钱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学习,学习是件有趣的事。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也不应该用金钱来衡量错误的损失,而要教会孩子从人文的角度看问题。比如,孩子把花瓶打碎了,不应斥责他“你都做了些什么?你知道它值多少钱吗?”而应带着惋惜的口吻说“这可是爷爷最喜欢的花瓶呀”。已经打碎了,也没有办法,只要提醒他以后注意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