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子,今天绘画班你表现不错,中饭吃什么,这次全由你做主。”“好啊,我要吃炸鸡。”
“啊,这个垃圾食品,不行不行。”
“好吧,我要吃自助餐。”
“这个嘛,我俩胃口都不大,不合算。”
“算了算了,还是你定吧!”
有些父母在餐厅点菜、在商场买衣服时,嘴上说给孩子发言和选择的权利,但内心的想法却是:不许超过我许可的范围,“这个味道不错,吃这个吧!”“这个更可爱!”“这件很适合你,买这件吧!”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如果这样的交流多了,孩子就会越来越没有主见了。
高情商的父母都一致认为,如果你对孩子说,让他做决定,那就尊重他的决定。即使是不合理的,也可以先认同,哪怕事后再与他讲道理。拿开头的例子来说,妈妈可以说:“行,今天你吃什么妈妈都陪你。不过,平时还是少吃炸鸡哦。”这样,孩子才会相信你。
每个人都对自由有着热切的渴望,没有人愿意自己的行为整天被人限制。有时候你对一个人的行为越是限制,便越会激起他不顾一切的反抗,孩子正是如此。如果父母很严格地控制孩子的行动自由,孩子就会想方设法从父母的控制下逃离。
斯思的妈妈一直想把她培养成一个钢琴家。斯思每天放学回家后,都要苦练钢琴。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小区里开心地玩游戏,斯思心里满满的都是羡慕。
有一次,斯思实在是太累了,就跟妈妈说:“妈妈,我就玩十分钟,好吗?”妈妈想了想,觉得也就才十分钟,就允许了。可是半个小时过去了,斯思还是没有回来练琴。妈妈特别生气,就把斯思找了回来,边走边抱怨:“你这孩子怎么没有一点自控能力呢?说好的十分钟,现在都半个小时了。”
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发出这样的抱怨:让孩子出去玩一会儿,结果玩半天都不知道回来;遇到喜欢吃的巧克力,就吃个不停……其实,父母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孩子会这样,会不会是因为自己管得太严了?
著名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曾在多个场合中提到过一位妈妈讲给她的这件事:
她的孩子大约3岁,很爱吃糖。妈妈害怕孩子吃糖太多会有龋齿,也担心会发胖,就严格控制数量,规定孩子每天只能吃两块。可是孩子经常在吃完当天限额的两块后,觉得不够,缠着妈妈想得到更多。妈妈坚持原则,一块都不多给,并把糖盒放到高处,不让孩子够着。
可是有一天,妈妈发现了问题,糖盒里的糖在急速减少。再仔细观察一下,发现放糖盒的柜子前多了一个凳子,糖盒也挪了位。这下她才大吃一惊:本意是要孩子少吃糖,学会自我控制,可这样看来,孩子不但没少吃糖,还多吃了。自制力不仅没有发展出来,还多了一个弄虚作假的坏毛病。
这位妈妈没有马上去批评孩子,而是开始反思自己对孩子的管理,认识到自己必须得改变一下方式方法了。她没有揭穿孩子偷糖的事,而是很真诚地给孩子道歉说:“你这么爱吃糖,可妈妈每天总是忘记主动拿糖给你吃。以后宝宝自己管糖盒,想什么时间吃糖,就自己去拿。不过,多吃糖的坏处已经给你讲过,所以你还是每天吃两块,好吗?”
孩子一听,既兴奋又吃惊,这可是妈妈以前摸都不让他摸的东西啊!妈妈又打开糖盒看看说:“糖不太多了,我们一起数一下还有多少块,还能吃几天。”和孩子一起数了,还有二十块糖。妈妈说:“这些糖还够你吃十天,到时候妈妈就买新的回来。”然后就放心地把糖盒交给孩子。过了几天,妈妈悄悄去数糖盒里的糖,发现孩子真的一块都没有多吃。
这个例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孩子听话,从给足他自由开始。家长由监督者和控制者的角色中退出,把信任还给孩子,就能有效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很多家长担心,给孩子自由,会不会养成他不听话、不守规则的坏毛病。其实,这个担心没有必要。事实上,只有家长平时很少限制孩子,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得到锻炼。
很多教育家也提倡孩子要在宽松的环境中成长,孙瑞雪女士的《爱与自由》就深入地探讨了孩子的天性发展与成长环境之间的关系。当你放开手让孩子成长的时候,他是不会像你想象中那样漫无目的、毫无纪律的。在孩子内心中有一套自我发展的规律,他会遵循这个规律去学习、说话、排队等。如果我们压制它,或者想要人为地调整这个规律,就会破坏孩子的成长。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那就不妨给孩子留些自由选择的空间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事情都可以让他们自己做决定。比如,他们可以选自己喜欢的衣服,可以自己决定零花钱的用途……父母要相信孩子,他们会对自己负责的。
家长培养孩子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一天,当孩子离开我们的时候,能自己独当一面。我们希望孩子不是自己的翻版或者延伸,而是一个与我们有着不同性情、不同品位、不同感知、不同期望、不同梦想的完全独立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