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对所有的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常常会问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是怎么生出来的?”
“小孩子为什么生下来就不能回去了?”
“我一定要上大学吗?”
“为什么人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个妈妈的困扰:谁能告诉我怎么和一个6岁的孩子解释“什么叫难怪”?我想,很多父母也有类似的困扰吧。孩子对身边的事情总是要问一个“为什么”,父母知道答案的就会直接告诉孩子,不知道如何解释的,就立即行动起来,或借助工具书,或打开电脑“百度一下”,给出合适的答案。
其实,给我们自己这种压力没有必要。通常在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他们已经在想答案了,他们只是想让家长作为一个回应者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探索他们的想法。
所以,在鼓励孩子自立的小技巧里,建议父母不直接给孩子问题的答案,即使你知道,也要抑制回答的欲望。因为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丧失讨论机会不说,孩子还会产生思维惰性,就连最简单的问题也可能解决不了。
一群孩子正在一起玩沙土。一个孩子用小铲子把沙子往漏斗里装。沙子顺着漏口往下漏,漏斗总也装不满。孩子歪着脑袋看了半天,然后他用手指头堵住漏口,等沙子装满就把漏斗拿到瓶口边,再放开手,让沙子流进瓶子。
由于沙子漏下的速度很快,从孩子拿开手指到漏斗对准瓶口,沙子已经剩不了多少了。但孩子丝毫不泄气,一点一点儿地做着。终于,孩子弄明白了:先把漏斗口对准瓶口,再倒沙子,瓶子很快就被装满了。孩子笑了,高兴地看着身后的妈妈,而他妈妈正鼓掌为他庆贺。
同样,另一个孩子也在用小铲子把沙子往漏斗里装。但是当这个孩子拿起漏斗,沙子从底部漏掉时,妈妈立刻蹲下说:“来,妈妈教你!把漏斗对准瓶口,再把沙子从这儿灌下去。”
有些家长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认为多告诉孩子一些,孩子就多知道一些。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走冤枉路”后获得的记忆更为强烈,让孩子去“走冤枉路”其实也是一种学习方法。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你每告诉孩子一个答案,就剥夺了孩子一次学习的机会。而且,在不恰当的时候告诉孩子答案,实质上可能是一种强制性的灌输。”
所以,高情商的父母都会选择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的结果。比如,孩子看到天上的彩虹,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天空会出现彩虹呢?”直接告诉答案,对孩子没有帮助,就像是我们在替他们做脑力劳动。这时候,妈妈可以把孩子的问题反问回去:“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哦,你觉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让他们做进一步的思考,才是最有帮助的。当孩子经常被一些问题包围,自然就形成一种自我解决问题的惯性,并随着不断尝试解决问题而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行探讨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要留给孩子时间去思考,耐心地等候他们经过思考后的回答。成年人一个大毛病就是盼望孩子一问即答。研究显示,成年人等候的耐心通常不超过两秒钟。这样短的时间孩子根本来不及思考。而当你给孩子超过三秒的“等待时间”时,孩子的回答往往更符合逻辑、更完整和带有创造性,孩子思考的能力也将更为完善。
在帮助爸爸洗刷盥洗室的时候,玛格丽特发现盥洗室里用的橡皮活塞挤压地面时,会和地面粘住,用尽全力才能把它们拉开。
玛格丽特很困惑地对爸爸说:“爸爸,我要用好大的力气才能把它们拉开。”
爸爸问:“为什么你用这么大的力气才能把它们拉开呢?”
玛格丽特稍微想了一下说:“因为里面的空气被封紧了。直到我拉出一条缝,才全部跑出来,于是就听见‘啪’的一声响。”
爸爸没有发表评论,他耐心地看着小玛格丽特。
玛格丽特说:“嗯,也许不是这样的,让我再想想。”
过了一会儿,她开心地说:“爸爸,我知道了。是因为所有的空气都被挤出了活塞,里面的空气压力比外面的大气压力小。”
父母还可以鼓励孩子善用外部的资源自己去寻找答案。比如,提醒孩子到书上去找答案,这也是培养孩子热爱读书的小技巧。当孩子知道他的许多问题都能在书上找到答案时,慢慢地,就会喜欢上读书。让孩子自己形成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