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催起床:
“快点起床了,上学要迟到了!”叫第一遍不起,叫第二遍哼哼唧唧回一声,叫第三遍才不情愿地爬起来,眯着眼磨磨蹭蹭穿衣服。
中午催吃饭:
“快点吃,饭都凉掉了!”吃饭慢慢悠悠不着急,一根一根地挑着面条吃。
回家催作业:
“快点写作业!”一会儿要喝水,一会想吃水果,一会又想上厕所,拖拖拉拉什么时候才能写好啊!
晚上催睡觉:
“快点睡觉了,明天起不来了!”十点半了,孩子还窝在沙发上看动画片。催一声没动静,再催他就急眼。
这些情景是不是很熟悉?每天,家长都要和孩子说上很多遍,因为孩子实在是太磨蹭了!
拖拖拉拉似乎是孩子们的通病,很多妈妈一聊起这个话题来就滔滔不绝,一把辛酸泪。早晨时间有限,看着孩子从起床、吃饭到准备上学,样样拖拖拉拉,三催四请还是慢吞吞的,最容易令父母心急,让人忍不住拉开嗓门责备孩子。
结果大人发火了,孩子却泪眼汪汪地站在那儿发愣,坐在那儿发呆。慢吞吞已经够让人心烦了,若再加上教育不当,衍生其他冲突或心智成长上的问题,那就更令人困扰了。孩子磨蹭的问题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长大后往往会“没担当”,而其后果就是被人排斥,缺乏领导力,在碌碌无为中度过平庸的一生。
孩子为什么会那么磨蹭?应对孩子的磨蹭,这里整理出一些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一、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尊重孩子的节奏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写道: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孩子的成长是有自己的节奏的,只有在自己最舒服的节奏下,才能不断练习、慢慢成长。教养孩子一定要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慢慢来。
有的孩子天生慢性子,做什么事都不会很快,但是他不马虎,做事很仔细,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就不需要太过担心。每个人做事情的节奏都是不一样的,也许父母的节奏很快,但孩子却“不合拍”,做起事来不慌不忙。其实父母应该感到高兴,这表明孩子很稳重,他有自己的节拍。父母急躁的催促会打乱孩子的这种节奏,会产生孩子不知道怎么办的结果。时间长了,孩子不但改不了磨蹭的问题,还会因为家长频繁的催促而变得自信不足、性格怯懦。
如果父母担心慢悠悠的孩子与周围撒欢跑跳的孩子性格不合,可以去观察自家孩子有什么比较感兴趣、比较关注的社交活动,带孩子多去一些他喜欢的公共场合,孩子还是会展现符合他年龄段的开朗活泼的。
二、没有时间观念
如果父母觉得孩子做事情虽然认真,但是确实太慢了,可以给孩子限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孩子按时或提前完成了,父母就要及时给予表扬,例如“太棒了,你把房间整理得真干净,并且还比我们约定的时间提前了五分钟!我太为你高兴了!”如果孩子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父母也不要催促,等他把事情做完,再给予鼓励,比如“虽然你没有按我们约定的时间完成,但是你依然坚持做完了,没有放弃,我很骄傲我的孩子具备锲而不舍的精神!我相信下次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更快!”
有些孩子的磨蹭,可能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如果是因为孩子没有认识到时间的价值,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珍惜时间的故事,也可以在孩子的卧室里张贴一些名言警句来提醒孩子。如果是因为孩子不能有效了解大人口中的“五分钟”“半小时”到底是多长一段时间,父母可以利用计时器来帮忙,当你要求孩子“五分钟穿好衣服”“半小时吃完饭”时,设定好相应的时间,让孩子真实感受到“五分钟”“半小时”到底有多长。
三、事情超出能力范围
有的时候,孩子做事情慢是因为超过了他们的能力范围,他们也想快,可就是快不起来。比如,幼儿园或者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子,神经、肌肉发育不成熟,大脑和手脚的配合不是很灵活,所以他们在穿衣服、系扣子、用筷子吃饭时,会比较吃力,就显得“磨蹭”“拖拉”了。
再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或者孩子对被要求做的事不感兴趣,再加上有些家长可能会唠唠叨叨,指责埋怨,孩子就会产生叛逆心理,选择主动逃避,故意磨磨蹭蹭来表达不满。
养孩子,本来就是个细活儿,你越急,问题越多。所以,家长要耐着性子,多陪伴孩子,教会他们一些基本的技能;还要多鼓励孩子,主动引导孩子克服困难,提高效率。
四、教养方式有问题,父母帮得越多,孩子越磨蹭
嫌孩子自己吃饭慢,就端起碗喂饭;嫌孩子书桌乱,就帮孩子收拾……父母这种“包办代劳”的做法直接剥夺了孩子锻炼成长的机会,导致孩子滋生严重的依赖心理,一切等着父母来帮忙安排,变得缺乏主动性,没有主见,逐渐养成了做事磨蹭的习惯。
可以说,每一个磨蹭的小孩背后,都有一个操心的大人。所以,父母必须剔除对孩子的多余关爱,不能因为看孩子干得慢就包办代替,而应该让孩子了解并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适当地面对风雨,尽快成长起来。
五、不能责备打骂
其实,对于孩子做事磨蹭,家长发脾气一点儿也没有用,反而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家长也生气,真是两败俱伤。所以,请不要发火,平心静气地和孩子聊聊,找到孩子超时的原因。
比如,孩子的数学作业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他却用了一个小时,那么你可以这样和孩子说:“宝贝,今天的数学作业你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如果孩子确实遇到自己不会的难题了,我们可以跟孩子说:“你愿意告诉我,你是哪里不会吗?也许我可以帮上忙。”
如果孩子遇到难题自己解决了,父母一定要抓住机会对孩子进行鼓励:“妈妈小时候有一次遇到一道难做的题目,怎么也没有做出来呢!你靠自己的努力做出来了,真棒!”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孩子不喜欢数学,所以故意做得很慢,父母就要找到孩子不喜欢数学的真正原因,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以上五点原因和应对方式,最重要的就是,等等孩子!明白了这些,那么,你可以等等孩子了吗?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诗,来自台湾作家张文亮的《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好吧!松手吧!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