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谈出来的“志同道合”

再客观、公正的人,也都不可能完全不受情感的影响。人有感情、有情绪,这是人绝对不可能完全剥离的一种特性。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对一个人有好感,那么,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想要亲近对方的渴望,也自然而然就会给予对方更多的宽容和机会。

相反,如果你不喜欢一个人,对一个人反感,那么,自然也会排斥与对方亲近——尤其当对方做了让你厌恶的事情时,只会让这种恶感加倍,更别说什么宽容以待了。

这其实非常正常,尤其是在某些不触及原则、没有明显是非对错的问题上,人们显然会更容易受到情感的左右。

就好像小朋友选择游戏伙伴,当可供选择的对象能力不相上下,所能带来的助力也不存在明显差距的时候,真正决定选择结果的,自然就是情感的偏向了——谁都会选择那个自己更亲近、更有好感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问题其实都不是单项选择题。比方说招聘,在成百的面试者中,经过层层筛选之后,符合条件的未必就是那唯一的一个,或许会有很多个选择摆在你的面前。

从客观条件上来说,不管你选择哪一个,他们都足以胜任这个岗位。既然如此,面试官自然会选中自己更有好感、情感更为亲近的那一个。

因此,在与人交往时,能够让对方愿意亲近你,对你产生好的印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当你希望达到某一目的,让对方同意你的某一条件时,这种情感上的亲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们对陌生人产生的第一种情绪,通常来自对方的外表,包括长相、打扮、举止等。但这种情绪的影响力,通常不会太过持久。

而真正能够让我们留下印象,甚至在心里给这个陌生人做出判断和评价的,则主要来自对方的言谈。所以说,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对方对你还不甚了解的时候,你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决定对方对你的印象以及好感度。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同道合的人,往往最容易成为朋友,因为大家有共同的志趣、共同的话题——能说到一块儿去,自然也就会产生好感。

俞伯牙和钟子期虽然身份、地位相距甚远,却因志趣相投而有了“高山流水”的知音之情;刘备、关羽、张飞初次相见,便因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而“桃园结义”。可见,共同兴趣是拉近两个人距离的敲门砖,也是滋生好感的肥沃土壤。

交谈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门技术。

准备恰当的谈资,引导合适的话题,选择适宜的谈话方式,再阐明自己的态度和意见——这整个交谈的流程,其实就是创造形象和印象的过程。

善用这门技术,你可以技巧性地根据谈话对象的喜好和需求,创建出他所需要、愿意亲近的印象,增进彼此的好感度。

注意,我这样说,可不是鼓励你去成为一个溜须拍马、左右逢源的人,更不是让你为了迎合对方的兴趣爱好,而无中生有地捏造自己的形象。

虚假的东西,不管创作得多么完美,终究都有崩塌的一天。能够长久留存的东西,必定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的。依靠假装而建立起的共同兴趣和追求,终究会有被戳穿的时候。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刚才还说要懂得根据对方的喜好和追求来“创造”符合的印象,现在却又强调不能造假,岂不是前后矛盾?

矛盾吗?非也,非也。

事实上,这世间真正意义上的志同道合哪有这么容易——哪怕是一母同胞的双生兄弟,也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达成统一意见,更何况茫茫人海中两个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呢。

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不会存在两个思想、性格完全相同的人。

我们所说的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其实往往都是在某一方面能够谈得来,或者在某些地方有着相似点罢了。

人原本就是多面性的,一个喜欢足球的人,可能也有打篮球的兴趣;一个喜欢看文艺片的人,可能也钟爱恐怖电影;一个喜欢品茗的人,未必就不爱喝酒——要找到一个和自己有七八分相似的人实属不易,但若只想找到一个与自己有二三分相似的人,却并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说,人与人之间所谓的“志同道合”,实际上都是谈出来的。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王小姐,在一次相亲中,认识了一位让她深感相见恨晚的陈先生。王小姐说,她与陈先生第一次见面就聊得尤其开怀:两人具有非常多的相似点。

比如说,王小姐喜欢绘画,而陈先生正好深谙赏画,这让二人颇有“伯牙子期”般的投契感;再比如说,王小姐十分喜爱韩国导演金基德的风格,陈先生正巧也对这类影片赞誉颇高;甚至于在选择饮料的时候,两人也十足默契地选择了同一牌子的同一款饮品……

但最终,王小姐和陈先生并没有如众人所预料的那般走到一起。

事实上,在他们相处不到一个月的时候,两人就已经彻底否定了和对方发展恋爱关系的可能。这一结果,是大家当时都始料未及的——要知道,不到一个月之前,王小姐说起这位“相见恨晚”的男人时,可是一副遇到真命天子的样子啊!

我曾问过王小姐,为什么最终没能和陈先生这位“知音”有所发展,王小姐的回答是:“相似之处挺多的,可背道而驰的地方就更多了!当初刚开始认识时,只看到了那相似的二三分,却以为其他的七八分也是契合的,可没想到,接触久了才发现,也就只有那二三分合拍了。”

必须承认,每个人看世界的眼光都是有局限性的,看人也一样。就如管中窥豹,虽只可见一斑,我们的大脑却往往能够根据这一“斑”而推断出“豹”的全部面貌。

这里,且先不说这种推断究竟全不全面、正不正确,至少我们对自己的推断总是深信不疑的。就像王小姐,初遇陈先生的心动,不过是因为她正好“窥”到陈先生身上令她喜爱的部分特点,而她却自动“脑补”了其余并不了解的地方,故而才产生那样的好感和期待。

想要相携一生的两个人,终究会在相处中对彼此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在消失了最初的悸动之后,王小姐与陈先生并未能成功牵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与之打交道的大部分人,实际上都不会有机会与我们深入到彼此的生活之中。换言之,当你与一个人打交道时,哪怕你们身上只存在一二分的相似之处,只要让对方从这管中“窥”到的正巧是这一二分,自然也能营造出志同道合的好感度。

这是欺骗吗?非也。不过话说回来,哪怕就这一二分,不也是你的真性情吗?

还是那句话,所谓“志同道合”都是谈出来的,就看你是否会“谈”,是否懂得“谈”的艺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