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识沟通法则

我们学知识,大多数时候其实蛮功利的——我们会想:我们学到的这些知识,在生活、工作中一定要起到作用?

不过,由于目前通行的是“素质教育”,我们要学习的知识门类很多,而且,有很多我们学到的知识,其实和我们赖以生存的“专业”是不相关的。比如说,我们都学过地理、生物、物理、历史等课程,但如果我们不是相关的专业人士,这些知识对以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帮助会很有限。

但它们真的没用吗?非也。

我认为,任何知识都有一个最起码的用途——作为谈资的补充。这也算是“变废为宝”了,更何况,在看完本书接下来的内容后你就会知道:没有哪些存在你肚子里的知识是“废”的。

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曾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概念:知识沟。

这个概念的含义是: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往往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更快地获得信息,所以,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部分人所拥有的知识差距就越大。

蒂奇诺认为,“知识沟”的扩大,具体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传播技能上的差异

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理解能力更强,阅读量更大,因而,他们获取知识的效率高,涉及面广。

第二,知识信息储备上的差异

这些见多识广的人,先前从大众传媒和正规教育渠道得来的知识越多,现在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就越快。

第三,社会交往方面的差异

交往圈子有大有小,有些人参加了更多的社会团体,人际交往比一般人更多,由此,他们扩大了与别人讨论事务性话题的机会。因此,社交活动越活跃,获得的知识信息就越快越多。

第四,离信息的距离有远近之分

每一条信息都有源头,随着信息的传播,信息的真实度、及时性、可信度就会越弱,所以离信息越近的人,就越能获得优质信息。

各位读者发现没有,在“知识沟”理论中,你是否能够站在信息和知识传播的制高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沟通方式和沟通圈子。

还有,你本身所掌握的信息、知识越多,就越能接近良好的信息源头,越能理解信息中所包含的实质内容。

说了这么多理论,我就举个例子来佐证一下“知识沟”所涉及的一些内容。

世界各地、各城市,都遍布着无数“会展中心”。在那里,每天有各种各样的会议、论坛在召开,诸如“品牌农业论坛”“高科技发展论坛”“国际马铃薯大会”等,每个行业、每种学科,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一些论坛和会议。

很多人花钱去开会,而且参会费用往往不菲。

年轻的时候,我很难理解,那些企业家或者行业人士为什么会愿意把金钱和时间花费在这种事情上。因为我觉得,会议上无论是那些所谓的行业领军人物,还是各级部门领导所讲的内容,大都非常空洞,没有什么实质性。

但是,随着社会阅历的增长,我逐渐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首先,那些高层人士在会议上讲的话,虽然并不见得是什么新理论,或者是什么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论,但是,他们所讲述的内容代表着某种趋势。

比如说,现在很火的“互联网+”的理念,很早就有人提出来了,几乎所有搞互联网的人在五年前甚至十年前,都接触过相关知识。

但是,当这种理念从行业领军者和领导的口中讲出来的时候,就意味着它将成为一种趋势,未来行业中发展的重点会汇集于此,国家各方面的扶持政策也会向这个领域倾斜。

这样看来,这个信息对于相关从业人士来讲,就非常有用了。

如果让不了解相关知识、不懂得行业背景的人去参加会议(比如年轻时候的我),就只能大概地记住几个概念,至于这几个概念到底指什么,那就完全不知道了。所以,我(你)便会觉得:“参加会议这种沟通方式是空洞无用的。”

由此可见,一个人越是缺乏某个领域的知识,那么,他在这个领域吸取知识的能力就越差。这是绝对的真理。

其次,就算会议上确实没有人提出有用的信息和见解,但是,最起码将一群同行业的人聚集到了一起——这些人在私底下的沟通交流,本身就像一个信息涌动的大熔炉,如果你善于交流,也拥有关于这个行业的一些见识,那么,很容易会在沟通中“套”出更多的信息——这对于你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你看,这就是“知识沟通”的重要性。

当我们试图从别人口中获取某信息的时候,自己首先要有这方面相关知识的储备。

第一,你的知识可以作为和别人交换的“筹码”,也就是说,在聊天的时候,你只有把你自己的知识和见解作为谈资,对方才会愿意把他的知识说出来——要是你只索取,不付出,没人会白白地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你。

第二,就算有人愿意白白地把知识分享给你,你也得有相关的知识基础才能听得懂。假如你完全不懂广告传播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现在你又要用到这方面的一些知识,于是你去向相关人士请教——相信我,即便人家愿意教,你也听不懂,白搭。

这就是我所强调的“知识沟通”法则。

当我们用自己的知识在沟通中与人交换知识时,当我们用自己的知识获取更高层次的沟通环境时,我们曾经学过的所有知识,你只会嫌少,不会嫌多——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需要哪个领域的知识来介入话题、引起关注。

那么,我们如何更好地用知识武装谈资,在沟通中获取他人的知识和信息呢?我总结了三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提高对信息的敏感性

三个得力下属A、B、C,和领导闲聊,领导无意中说了一句:“最近VR(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很火啊,这东西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A根本不知道VR为何物,所以他根本无法汲取这方面的信息。

B知道VR是什么,但他对于领导说的话没有在意。

C知道VR是什么,而且,他还敏锐地意识到领导这么忙,还抽空了解VR技术,很可能公司要引进这项新技术了。于是,他开始格外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并多次跟领导汇报相关内容。

如果有朝一日,这个领导要启动一个VR技术的项目,会让谁负责?毫无疑问,肯定是C。

A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没能想得更深。B虽然懂,但是由于他对信息的敏感度太低,所以错过了机会。C既懂行又敏锐,所以他才能领会领导的用意。

这就是信息敏感度的作用。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关于“谈资”、关于“聊天与情商”的书,其实就是因为,很多有用的信息不是在重要会议上宣布出来的,而是在私底下闲聊出来的。

在闲聊的时候,我们要有从谈资中寻找有用信息的敏感度——没有见微知著的敏感性,就缺乏对信息的提炼能力,也就很难判断每条消息、每份资料的价值所在。

因此,要增强信息敏感性,只有见微知著,做到眼光毒、行动快,这样才能把自己由外行变成内行,始终走在前列。

第二个方法:建立信息关系网

你想要获取某方面的知识,就要学会和这个行业的人扯闲篇,融入到他们的圈子里。

举个例子,假如你们公司现在想要开展无人机业务,你去找相关的专业公司去咨询,其效果远远不如你加入某个相关QQ群,随便聊上半个月反而能获取更多的信息。

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进入一个圈子,哪怕是在圈子里闲聊,所获得的信息量也要比在圈子外面探头探脑地观察来得有效。

当然,还是那句话,你想融入某个圈子,还是要有关于这个圈子的一些起码的知识储备。否则,进去也是白进去——人家聊什么,你根本听不懂。

第三个方法:整理自己的知识

在实际生活中,我发现很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但却把这些知识都挖了个坑埋在自己心里,不会也不打算用了,所以,他们总是显得很缺乏常识。

这种缺乏常识的形象,具体到沟通的过程中,很容易给人造成非常不好的印象。

有个女记者去采访一位农业专家。

这位专家为了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传达给她,从很基础的知识开始,一步步地做了深入介绍。但就在介绍一些基础知识,比如光合作用、土壤腐殖质的时候,这个女记者却一窍不通,懵懵懂懂。

最后,老专家火了,说道:“这些知识都是初中生物课上学过的,你初中的时候在干吗?”

那位女记者面红耳赤,说道:“初中课本是讲过,现在都忘记了,我也没想到您的研究和这些有关。”

老专家瞬间失去了和她沟通的兴趣。

所以,对于我们学过的知识,我们要有整理和联想,尽量地把它们用到实践中,不要浪费我们的书本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