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用“小道消息”打破认知壁垒

交流的目的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打破“认知壁垒”。这是一切交流活动的根本。

怎么理解认知壁垒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信息的“盲区”,与此同时,我们又掌握着一些别人所不知道的信息,“已掌握信息”和“未掌握信息”的界限,就是“认知壁垒”。

理论上讲,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能获得竞争优势,这是不言自明的。因此,但凡是上进之人,都有对于信息的渴求,都有打破认知壁垒的意愿。

假如我们能够充当信息的提供者,就一定能在交流中占据主动地位。换句话说,就是你的谈资中包含的有效信息越多,就越能在交流中占据主动地位。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那些被大多数人认为善于聊天的人,他们的“谈资”往往都很新奇,或者是一般人不知道的“小道消息”,或者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的“深层次问题”。

总而言之,他们所释放出的信息,恰恰能戳中他人的“信息盲区”。因此,他们的话有人愿意听,也愿意参与到他们挑起的话题中。所以,这类人总能站在交流的中心位置。

有一天,我在机场遇见不算太熟的经济学者C教授。

当时我起了个大早赶飞机,精神不是太好。而我和这位经济学者也只能说是泛泛之交,所以和他寒暄了两句之后,我便不再说话,开始盯着候机大厅的电视看了起来。

其实,电视里播放的内容我没太在意,只不过是想借此来停止谈话,乘机休息一下。

这时,电视里在播放一条关于“打假”之类的新闻。C教授可能认为我对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有兴趣,于是便顺势把话题引到了这个方向,说:“现在这个市场上的确是假货泛滥啊,最可怕的是由于工艺的发展,许多假货都已经能做到以假乱真了,一时之间还真分辨不出来。”

我本不想多说话,便随意答道:“是啊,所以我买东西一般都去专卖店买,比较放心。”

C教授却摇摇头说:“那倒未必,听说不少专卖店都是真货掺着假货卖的!”

我皱了皱眉头,答道:“不会吧,专卖店总归是有保障的。”

C教授稍微提高了点音量,说:“何止专卖店不可信,现在连到国外去购物,都是有可能买到高仿货的。而且,现在不少高仿货做工也十分精良,尤其是什么背包、衣物之类的,一般人还真看不出是真是假。”

我有些疑惑地看向他:“不至于吧,这些商家大部分是连锁店,就不怕因为贪这点小便宜损害自己的形象?”

C教授笑了起来:“且不说有的高仿货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就说作为消费者,你能通过什么途径来确认自己买到的东西是真是假呢?”

我想了想,一时之间还真给不出答案。通常来说,网购的商品都打着“支持专卖店验货”的字样来证明自己的产品真实可靠,那专卖店的商品又该怎么确定真假呢?

C教授笑了起来:“所以说,很多时候,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花了那么多钱买到的是真货,还是高仿货。至于在别人眼里,你身上的名牌是真是假,主要还是和你的地位、财富挂钩的。比如,你坐个公交车,哪怕手上戴着劳力士手表,也没人会多瞧一眼;你开着宝马车,哪怕穿着普通的休闲服装,也可能让人以为是时装周的潮流新款。”

“这大约就是包装的重要性了吧!”我感同身受地点头说道。

话聊到这里,我的沟通欲望也逐渐被勾了起来,我们两个人开始畅谈,从高仿货与真货谈到包装的重要性,再谈到人的表里不一。

在聊天的过程中,C教授也并不是只挑自己懂的话题说,而是不断地向我问一些我比较懂的问题。这进一步激发了我的表达欲,我们聊了很长时间,直到要登机了,才“恋恋不舍”地各自上了飞机。

事后,我回想起这件事,才意识到自己中了圈套:这位经济学者用一些他所掌握的“小道消息”,将我引入到了他的话题里面,让原本毫无沟通欲望的我,变成了一个积极配合他交流的聊天对象。

而且,C教授的精明之处在于,他不仅善于用自己的知识作为打开沟通渠道的钥匙,还特别注意在沟通中汲取别人的知识——在聊天过程中,他问了我许多关于我的专业问题,由于我当时处于“闲聊”状态,所以,便很轻易地把本行业中的一些“门道”都讲给他听了。

你看,就在这不到一个小时的短短时间里,C教授不仅找到了一个聊友,还捎带着学习了一些其他行业的知识,多划算!

之后,我偶然在一个场合里听了这位经济学者的演讲。他的知识面非常丰富,在讲述自己专业领域问题的同时,也能把本专业的内容和其他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很有见识。

我想起了在机场发生的那件事,不禁感慨:这个人真是既会展示自己的知识,又会汲取别人的知识,值得学习。

我希望读者也可以学习一下这位经济学家的本事:用知识(见识)武装自己的谈资,同时也在沟通中主动汲取其他知识。

要学习这一点,最重要的其实是一个理念问题:我们不能把聊天完完全全地当成一种消遣方式,也要带着一点“目的性”。

这个目的性,不是说你和某人聊了一会儿天,就马上能学到一种本事,或者是立刻掌握“用得上”的信息,而是说你要抱着“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个古老而朴素的真理,尽量去汲取他人知而你不知的道理。

这些道理或许在当下看来对你并无裨益,但你要始终相信,进了你脑子的东西,终有一天你会用得上。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你掌握了很多知识——你用这些知识去吸引他人和你交流——在交流中你掌握了更多知识——你用这些知识去吸引他人和你交流……在此过程中,你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可能有人会觉得,知识是用来“专研”的,而不是鼓唇弄舌去“卖弄”的。

有这种想法的人,可能会举出一些例子,比如,某方面的成功者,平时别人和他聊起他专业领域里的一些事情,他总是不愿意多说。再如,我曾经打算和某某专家探讨一些关于他专业领域里的问题,人家根本不愿意多说。

对于这种观点,我只想说一句话:那些人之所以不愿意和别人探讨自己的专业内容,是因为这个“别人”对他的专业所知甚少,人家不想给你从小学开始讲基础知识罢了。

相信我,这些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人,绝不是那种闭门造车的人。如果他们遇见知音,你会发现,他们马上会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比谁话都多。

有一位大学教授,在学生面前常常冷若冰霜,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么浅显的道理,我怎么就跟你们说不明白呢?”

此人不仅在学生面前话少,跟同事之间也交流甚少,许多同事都用“清高”两个字形容他。但是,每当同事遇到难题的时候,还是会规规矩矩地去请教他,因为这位教授在专业上造诣颇深。

教授平时生活非常规律,每晚十点睡觉,早上六点起床,雷打不动——就算学校里有什么重大活动,只要是超过他规定的睡觉时间,也是一概不参加的。

但是,某一天,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教授的一位老友来学校拜访他,两个人从下午一直聊到了晚上,吃完饭,从晚上又聊到了次日清晨。

第二天上午,教授来到了教室,虽然一夜未眠,但讲课时依然是神采飞扬,话还更多了起来。

有同学小心翼翼地问:“老师,您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呀?”

教授说道:“与博学老友畅谈一夜,学术、见识均大有进益,所以高兴呀!”

看!不是教授不爱聊天,而是不爱和凡夫俗子聊天。

其实,所有人都是这样:遇到那些见识浅薄但偏又自命不凡的人时,心里自然不爽,但是限于教养的约束,又不愿意当面拆穿、反驳,只好不说话了。

反过来想想,如果我们试图和某人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一定要增长自己的知识水平,多懂得一些别人不懂的东西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