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加热“谈兴”,让对方主动提问

同一个故事,经过不同人的讲述,往往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这就像同一部剧本,经由不同的导演执导拍摄之后,呈现出的故事情节往往也都有差别。很多经典电影之所以让人惊叹,并非因为它的素材有多么令人惊喜,而是因为它讲故事的方式实在引人入胜。

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一部经典电影《记忆碎片》,就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它所讲述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患有“短期记忆丧失症”的男人通过自己支离破碎的记忆,不断寻找杀害他妻子的凶手的故事。

事实上,他妻子的死亡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而曾经袭击过他和他妻子的歹徒,也就是他一直在寻找的所谓“凶手”,早已经被杀死了。

假如这部影片是以“上帝视角”来讲述故事的,从男主角和妻子被袭击,到患病,再到发生了种种事情……很显然,故事将会变得索然无味。

而导演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打乱了整个故事的叙事方式,让观众跟随着男主角的步伐,一点一点根据自己破碎的记忆片段,去寻找背后的真相。然后,再将真相切割成一个个片段,穿插在其中,让人不由自主地去探寻、去追问,这才造就了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当你面前出现一个问号的时候,这个问号总是会吸引着你不断向前去寻找一个答案——不管是小说、电影,还是电视剧,吸引着我们不断看下去的,正是一个个的问号,一条条延续不断、不知将会伸向何方的线索。

如果你听过评书,那一定会记得那句著名的台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这大概是所有评书迷最“痛恨”的一句台词了,因为这句台词总是会出现在最精彩、最关键的时刻,让故事带着问号戛然而止。但也正因如此,听众很想知道问号后面的答案,于是,依然会在第二天的同一时间继续去收听。

聊天其实也一样。你想让谈话对象对你所说的事情感兴趣,希望能与你一直进行交流,就要懂得设置悬念,激发对方的好奇心,引导对方主动向你提问:“为什么?”“后来呢?”

要知道,悬念无疑正是加热“谈兴”最有效的工具。

也许你会说:“那我的谈资不是悬疑故事,我怎么去设置悬念啊?”

注意了,交谈中所讲的“悬念”,通常是由故事的讲述方式来决定的,而非故事的素材、内容。

比如,讲一个侦探故事,通常是按照“案发——侦探介入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蛛丝马迹——根据这些蛛丝马迹,抽丝剥茧地寻求真相”这样一个顺序来讲的,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悬念。

案发,我们自然会好奇犯人是谁,为什么犯案;寻找到线索,我们自然也想知道,这个线索代表了什么,查下去能得到一个怎样的真相。但如果换一种方式,一开始就讲有人在犯案,为什么犯案——这样的话,悬念都没有了,故事也就没有吸引力了。

那么,怎样才能让对方产生好奇,在谈话中主动向我们提问呢?其实很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掌握语言的节奏,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停顿——把你的谈资分割成几个不同的片段来说,就像电视剧的分集一样;二是设计“违和感”,用不寻常的故事来展开叙述,让他人对过程产生兴趣。

第一个方法——停顿

掌握这种方法非常简单,只要在聊天中适当地进行停顿,让对方主动问“后来怎么样”,然后再继续讲述下去就行了。

这种方法的巧妙之处,就在于能够激发对方的好奇心,然后再满足它。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要讲的故事比较长,适当地让对方参与互动,还能防止他们走神。

在哪里停顿,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你得让对方产生好奇心,想知道后续的发展。举个例子:

以“程序员小杨辞职去开面馆”这件事情为谈资,如果有同事告诉你:“程序员小杨前阵子辞职了,去开了家面馆。”

你是什么感觉?显然,这个话题没什么好继续的了。如果说你和小杨很熟,可能顺便会问一句,面馆在哪里,什么时候去捧个场之类的。如果你压根儿就不认识小杨,那对这个事情就更没有什么意见可发表的了。

但如果换个方式,同事这样说:“程序员小杨前阵子辞职了,去开了家面馆,他原先每个月工资能拿一万多元呢——”

对方停顿了,是不是?

这就是停顿的妙用:不管你和小杨熟不熟,是不是很想知道,小杨开了面馆之后挣的到底是比原来的工资多还是少呢?有了这个停顿点,你对整个事情的关注点也就不同了。

第二个方法——设计“违和感”

好奇是怎么产生的?说到底,其实就是“违和感”。

一阵风吹过来,门关上了,你不会感到好奇,因为一切都顺理成章:因为风吹,门才关上了,没有什么可探究的。

但如果说窗户都关着,屋里根本没有风,你也没感觉到其他外力,可是门突然关上了,那就值得探究了——明明没有其他外力,门怎么就关上了呢?不符合常理,这种违和感就很容易激发好奇心。

朋友宋亮是一名警察,他在和别人聊天时就非常擅长制造违和感,以此来激发对方的谈话兴趣。他这一招在逗女生方面非常好用,常常能博得红颜一笑。

有一次,局里刚破获一件诈骗集团的犯罪案,在一场朋友聚会上,宋亮就说起了这个事儿。如果是其他人述说这件事情,不外乎就是抒发一下感情,表示自己很高兴,辛苦那么久终于有收获了之类的话。

宋亮不一样,他是这么跟旁边的女孩子说的:“前阵子上了头条的那个新闻,看了吧?那个诈骗团伙就是我们组抓的。抓到那些骗子后,哥哥我可心塞了,难过得几个晚上都睡不着……”

这话一说,原本对这个案件本身没什么兴趣的姑娘,便觉得有意思了,好奇地追问他:“这都抓到人了,你心塞什么啊?不是该高兴才对吗?”

这哥们头一垂,回答说:“瞧瞧他们账户上的资产,我能不心塞吗?动动嘴皮子骗一单,可比我这执法人员一年挣的钱还多啊!”

姑娘娇羞一笑,瞪了宋亮一眼:“那你也去做骗子呗。”

自然而然,宋亮就着这个话题,表达了自己的正义感、高风亮节,人实在,不会说谎骗人等。瞧见没?高手就是这么炼成的,哪怕你对这事儿没兴趣,我都有法子博你一笑。

但要注意的是,违和感虽然能激发别人的好奇心,但解释这种违和感的答案,才是博取对方好感的“重头戏”。

就像警察宋亮,他利用破获案子后的“心情不佳”来设置违和感,引发了谈话对象的好奇心。而之后解释这种违和感的答案既无伤大雅,又能透露出以下信息:我对正义的执着胜过金钱,并且我为人诚实,不会去骗人——明着是自嘲赚钱少,暗着却是把自己给好好夸了一通,不愧是个中高手!

另一位就是反面教材了。

Z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律师,业务水平没得说,但却非常不擅长开玩笑。

有一次在饭局上,Z无限惋惜地跟大家说:“前阵子我接了个案子,和对方谈好了佣金,要是能做成,能收入两万多元。唉,想想就难过啊……”

这里,同样设置了悬念。

于是,有人好奇地问:“这生意都成了,还难过什么啊?”

Z说:“我前几天遇到了一个师兄,一聊才知道,那案子按照市场行情来说,佣金可以收五万元左右,我这相当于给他打了五折还多,当然难过……”

答案揭晓,大家除了叹一句“那还真是可惜啊”,还能说啥呢?

同样是设置违和感来激发谈话对象的好奇心,但最终答案揭晓后,所取得的效果却是全然不同的。律师Z的答案,显然并没有给谈话对象任何惊喜,反而可能会让谈话对象觉得,他是不是在炫耀自己赚得多。

此外,并不是所有话题都适合以设置违和感的方式来开场。

比如说,你和一个爱狗人士聊天,开场是:“前几天,我邻居家的狗死了。那条狗老是咬人,还随处大小便,现在我很开心。”

那完蛋了,不管你后来给出的答案有多么精彩,恐怕都无法挽回你在对方心中的印象了——因为你已经触及了对方的禁忌,激发了对方对你的反感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