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说话时不注意场合,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是修养拙劣的表现。每个人所处的时间、地点、条件不同,就自然产生了不同的场合。在不同的场合,面对着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从不同的目的出发,就应该说不同的话,用不同的方式说话,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言谈效果。
场合,就是谈话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具体场景,具体场景又涉及谈话的时间、空间及周围环境。它们虽然无言,却在言语交际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谈话双方对于话题的选择与理解、某个观念的形成与改变、谈话的心理反应以及交谈结果,无不与场合有着直接的联系。这就要求谈话者必须估计场合的影响,有意识地巧妙利用场合效应。
一般来说,正式场合人员比较集中,形式比较庄重,有一定的社会制约性,说话时要注意做到准确规范。而非正式场合比较宽松、随便,说话不必句句要求准确规范,应以平易、通俗、幽默为宜。从氛围方面来看,场合有悲伤的场合和欢快的场合之分。在喜庆场合应讲一些轻松、明快的话语,在悲伤的场合应尽量少讲话,或讲一些与场合氛围相融洽的话语。
鲁迅先生有一篇散文《立论》,非常生动地揭示了说话应注意场合的特点: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子,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自然是想讨点好兆头。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在故事里,孩子满月是喜事,这是一个充满欢快的场合。这时,主人自然喜欢听赞美之词,而不吉利的话,自然会引起主人反感。所以说话要看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有一年轻人眉清目秀,长相不俗,就是不会说话。岳父去世,家人大恸,他以酒相慰,对内弟说:“事成双,再饮一杯。”朋友结婚,他前去祝贺,喜宴上他慷慨陈词:“凭咱哥们的交情,下次你再结婚,我还来喝酒。”满座的人面面相觑,朋友哭笑不得,他却胡吃海喝,浑然不觉。因为他说话不合时宜,所以谁家有个婚丧嫁娶的大事小情都不欢迎他了。有好心人背后开导他说话要注意场合,多说主人爱听的吉利话。他听后才幡然省悟,牢记在心。
古人云:“言而当,智也;默而当,亦智也。”意思是说,只有适时说话,人们才会乐于听取;在不同场合,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说话还是不说话,以及用什么方式说话。
要知道,语言固然丰富多彩,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滥用它。只有依据不同的场合,选取最恰当的词语,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另外,说话要理解对方的心境,只有理解对方的心境,才能得到对方的信任与尊敬,把话说得恰如其分。
说出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想要再收回是不可能的事情。一言一行都关系着个人的荣辱成败,所以言行不可不慎。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不同场合、不同时机,应该以不同的方式说不同的话。我们要重视“说”的作用,讲究“说”的艺术,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最得体、最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