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有愤怒的情绪,也会关注愤怒的问题。很多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以免怒火失控。尽管有许多人都相信情绪健康或者情感的启迪的最终目标是让人们可以不再愤怒,但是实际上你不可能避免愤怒,也无法避免冲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愤怒并不会因为我们忽略它,或者决意对其置之不理,就自动消失。恰恰相反,愤怒会郁积起来,随着时日慢慢积累,变得越发强烈,甚至转变成一种你无法轻易察觉的扭曲情绪。
美国研究应激反应的专家理查德·卡尔森说:“我们的恼怒有80%是自己造成的。”我们要冷静下来,承认生活是不公正的。当愤怒的种子一旦萌发,我们就会开始感到煎熬、焦虑,使自己的情绪陷于沮丧的谷底,不停地向全世界提出问题:“你应该为我做些什么”,并一再为这个问题找寻答案。当我们发火的时候,想事情失去理性,做事情失去效率,甚至引发悲剧,让生活被怒火吞噬。
萝莉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虽然身为女性,却总是爱为一些小事发脾气。她的老板明确地警告她,如果她再发脾气就将她解雇。同时,老板还让萝莉去找专家并接受愤怒管理的辅导。萝莉担心被解雇,便去找了一位愤怒管理方面的专家进行咨询。实际上,萝莉基本不相信愤怒管理的作用,但是她还是愿意试一下。专家推荐的策略是面对愤怒时进行冷处理,即不要立刻回应。
一星期后,萝莉又来到诊所,一看见专家就兴奋地说:“医生,您保住了我的工作!今天早晨我的老板对我发火,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立马进行还击,但我记起你说过要怎样应对愤怒——我的愤怒和他的愤怒,然后我就用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件事情。等老板冷静下来之后,他为自己的发火向我道歉,并说不会开除我了。”
英国著名作家迪斯雷利曾经说过:“为小事生气的人,生命是短暂的。”所以,生活中不要因一些鸡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耿耿于怀,为这些小事浪费你的时间、耗费你的精力是不值得的。在生活中真正做到“不为小事生气”,才能远离愤怒,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每天都有一个好的心情。
有人说,偶尔的愤怒并不是坏事,因为人在生活中不可避免总会遇到一些让人愤怒的事,但如果你把愤怒当成家常便饭,那就错了。当然,如果你长期压抑自己,不将愤怒发泄出来,对自己也会产生很大的伤害。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斯坦顿·E·塞姆诺认为愤怒是具有破坏性的情绪,会使人际关系疏远,导致情感上、身体上和经济上都有损失。愤怒的背后是恐惧,害怕无法控制局面,或者情势威胁到脆弱的自我,因此将自我形象建立在对别人的控制之上的人是最容易愤怒的。塞姆诺因此建议,如果我们改变想法,不要老想控制别人,以及控制自己控制不了的东西,那么愤怒就会大为减少。
有一个庄稼汉,每当碰到与人发生纠纷快要起冲突时,他便立刻冲出现场,回到自家田园旁,绕着田地房舍跑,直到累得气喘吁吁,才坐在家门前静坐沉思。由于他很少与人结怨,或者对人大发脾气,因此人缘很好,田地不断扩充,没几年,就成了富甲一方的大亨。即使成了有钱人,每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他仍像以前一样转身就走,围着自己的家园跑。
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道出了这数十年来的秘密。
原来,庄稼汉每次想要发火时,不管谁对谁错,他总是跑回家,边跑边告诉自己:“我的房屋如此简陋,田地这么少,哪来闲工夫与人生气争吵?”等到有了点成就,庄稼汉又这样对自己说:“我的事业都这么大了,还为这么一点小事与人争斗,度量也未免太小了吧。”就这样,怒气都被他压了下去。
有一位哲人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是在拒绝快乐与幸福。”本来别人犯错,他理应受到惩罚。但大多数时候,别人犯错,你自己却因为生气受到了惩罚。不得不说,愤怒就像是装满炸药的炸弹,稍不留意就会引爆开来,从而毁灭自己。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克服暴躁,远离坏情绪,与其生气还不如争气,否则,炸毁的那就是自己的幸福。
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是每个人面对烦恼时,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凡事应该多往好的方面想一想,心中才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眼前才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当发生争端时,学会“化干戈为玉帛”,学会控制自己,尽量不发火而把事情解决好。
如果你想要别人改变什么或弥补什么,想让别人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切记不要采取攻击的方式,不要愤怒,要用关怀和温暖来感化对方,要努力用微笑驱散脸上的阴霾,带给别人一片澄明的晴空。
如果,你已经厌倦了后悔的感觉,再也不想在关键时刻前功尽弃,再也不想做因小失大的事情,再也不想被别人看作傻瓜或者幼稚的人,再也不想发出那种“当时忍住就好了”的事后感叹时,那么就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忍耐,不要被冲动所左右,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