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斤计较的人可能会得到一时的满足,锋芒毕露的人可能会得到一刻的虚荣,但你得意之时或许已经就此埋下了隐患,种下了祸根,而装装傻、适当地糊涂一点,可能会别有洞天。“糊涂”是一种境界,一种高明的处世智慧,这也是老子所谓的“大智若愚”的做人高度,也只有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点,你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一个有心计的人。
当然,我们说的心计不是害人之心,不是处心积虑算计他人之心,不是耍阴谋玩手段的欺诈之心,而是做人要懂得防人、用人,成全自己。“心计”在这里是一种智慧,一种技巧,一种境界。运用我们的智慧去把握一生的幸福,无论如何都是合理的。
做人要有心计,并不是说一定要时时刻刻都要精明到家。须知物极必反,精明过头了反而要吃亏。《红楼梦》里批王熙凤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就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学王熙凤式的精明,世事复杂,我们不可能把每件事都弄得清清楚楚,这样做只会给你带来无尽烦恼,影响你的生活,所以做人还是“糊涂”点为好。
清代郑板桥为排遣自己一时的不得志,便得出了“难得糊涂”的结论,并进一步指出,“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世人都愿当智者,不愿做糊涂虫,更不会心甘情愿地由聪明而转入糊涂。其实,糊涂能帮助人们消除心理上的痛苦和疲惫,因为糊涂本身也是乐观主义精神的一种体现。当然,“小事糊涂”绝非事事糊涂、处处糊涂,一个人若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分青红皂白,不讲原则性,那可就是真正的糊涂了。
宋朝的吕蒙正刚任宰相不久,有一位官员在帘子后面指着他对别人说:“这个无名小子也配当宰相吗?”吕蒙正假装没有听见,大步走了过去。
吕蒙正的随从愤愤不平,准备去查问是什么人敢如此胆大包天?吕蒙正知道后急忙阻止并对他们说:“如果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那么就一辈子也忘不掉。这样的话,耿耿于怀,多么不好啊!因此,不要去查问此人姓甚名谁。其实,不知道他是谁,对我并没有什么损失呀?”当时的人都佩服他气量恢宏。
曾有人向宋太宗打小报告说:“吕蒙正为人糊涂。”宋太宗说:“吕蒙正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正因为此,才适合干宰相。”
人生在世,功过得失,他人难免说三道四,道短论长,何必为此斤斤计较而浪费精力?“糊涂一点”,会减少多少烦恼!
明代大作家吕坤在《呻吟语》中说:“愚者之人,聪明者不疑之。聪明而愚,其大智也。夫《诗》云‘靡者不愚’,则知不愚非哲也。”用现在的话说,他的意思是:愚蠢的人,别人会讥笑他;聪明的人,别人会怀疑他;只有聪明而看起来又愚笨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者。可见,不犯傻的人并非真正的聪明人,有时候糊涂装傻还能救人性命。
古代著名的军事大师孙膑遭到庞涓暗算后,身陷绝境。然而孙膑不向恶势力妥协,他决定装疯,骗庞涓放松警惕,然后再图逃脱之计。
一天,庞涓派人送晚餐给孙膑吃,只见孙膑正准备拿筷子时,忽然昏厥,一会儿又呕吐起来,接着发怒,张大眼睛乱叫不止。庞涓接到报告后亲自来查看,只见孙膑痰诞满面,伏在地上大笑不止。过了一会儿,又号啕大哭。
庞涓非常狡猾,为了考察孙膑狂疯的真假,命令左右将他拖到猪圈中,孙膑就势倒卧猪粪污水里。此后庞涓虽然半信半疑,但对孙膑的看管比以前大大地松懈了。孙膑也终日狂言诞语,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白天混迹于市井,晚上仍然回到猪圈之中。
过了几天,庞涓终于相信孙膑真的疯了,这才使孙膑得以逃出魏国。
可见,孙膑正是通过装疯,才达到逃避危难、保全自身的目的。
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功高震主不知给多少下属巨子招致杀身之祸。与领导交往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适时“装傻”:不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纠正对方的错误。你只要有好演技,就能“疯”得恰到好处。
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就是开始走向衰败。人生也是如此。当你志得意满时,且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你不被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所以,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收敛起你的锋芒,夹起尾巴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