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上将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称为欲界,欲界的显著特征就在一个“欲”字上。那么何为欲呢?欲就是生命内在的希求。世界上的一切生命体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欲望。
人们常说“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心永远不能满足,贪心太重,就像蛇一样,想把一头大象吞掉。想想蛇吞象的样子,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咽不进,吐不出,要多别扭有多别扭。什么都想要,最后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反而一辈子将自身置于忙忙碌碌、患得患失之中。这样活着,未免太累!
人生是一场取舍的旅程,舍得是一生幸福的财富。有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意在告诫世人,面对大千世界的种种诱惑,要勇于舍弃心中不合理的欲望,这样才能活出自在从容的人生。
从古至今,有无数人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他们的成功都得益于对“舍得”二字的把握。昭君舍弃了锦衣玉食的宫廷生活,踏上了黄沙漫天的西域之路,却得到了天下的一时太平与后世的无限赞美;李白舍弃了富贵,却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东晋的陶渊明毅然放弃了当时世人竞相追逐的功名利禄,回到山间过上了隐士生活,才获得了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钱学森舍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克服重重阻挡,毅然回国,为新中国的“两弹一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得到了国人的赞颂。
舍弃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懂得舍弃的人往往会有大收获。其实,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过多;心本无累,累的是放不下的太多。没有一种生活是完美的,也没有一种生活会让一个人完全满意。如果抱怨成了习惯,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无益,于己不利,生活就成了牢笼一般,事事不顺,处处不满。要知道,能够自由地生活本身就是最大的幸福,哪会有那么多的抱怨呢?所以,一个人快乐,不是因为他得到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一个人痛苦,不是因为他拥有太少,而是因为他的欲望太多。
大多数人都对财富有着渴求,也正是这种欲望激励了许多人去奋斗,去获得更多财富,改善自己的生活。这种欲望是正当的,也是合理的。但是一旦对财富的追求变得没有边际,失去控制,追求就变成了贪婪,那么人生就会陷入迷途,幸福也就与之无缘。
贪婪是一种顽疾,人们极易成为它的奴隶,变得越来越贪婪。希腊的《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句话:“贪婪往往是祸患的根源。”无数事实证明,在物质上的“不知足”,总会使人失去理智,迷失自我。
老师把两只分别标有甲、乙字样的玻璃瓶放在讲台上。甲瓶中仅有一点水,而乙瓶中的水快要溢出来了。
老师问学生:“如果把甲、乙两瓶分别比作甲、乙两人,你们看,谁是穷人?谁是富人?”
“甲是穷人,乙是富人。”学生回答。
“为什么?”
“因为甲瓶水少,说明甲拥有的少,所以是穷人;而乙瓶水多,说明乙拥有的多,所以是富人。”
“是吗?拥有的少就是穷人,拥有的多就是富人吗?”
“是!”
“但你们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另一面。”
“另一面?”学生惊奇地问。
“是的。我问你们,现在如果要把甲瓶和乙瓶都装满水,谁需要的水多?谁需要的水少?”
“甲需要的水多,乙需要的水少。”
“所以,我们可以说,甲之所以是穷人,那是因为他需要的多;而乙之所以是富人,正是因为他需要的少。”
人无完人,物无无瑕。人在生活中有时不要过于执著,能过就过。也许你会觉得失去了本应有的原则,但是生活如果太过于执著,只会让你心力憔悴。
清人胡澹淹写了一首打油诗《不知足》:“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饱来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要下,又虑出门没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
这首诗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贪婪者的心理,向我们揭示了一条真理:过分地“污染”心灵、放纵行为是会付出代价的,贪婪必将导致堕落毁灭。
在这里想到了《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故事中的老太婆总是不满足,向小金鱼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要求。老太婆无休止的追求变成了贪婪,从最初的清苦,继而拥有辉煌与繁华,最终又回到从前。追求好的生活处境没有错,但关键是要适度,过度贪欲的结果必定是一无所获。
境由心生,只有内心归于平静才可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心灵一旦被物欲所牵,就等于被蛛网所系,一生不得挣脱。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均是身外之物,不可没有,亦不可强求,肯舍才能“得”以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