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罗塔尔森和雅各布森曾经在1968年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从一所小学六个班的学生名单里面抽取部分学生,以赞赏的口吻通知学校校长和有关老师,说这些学生很有潜力,并再三嘱托他们保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有潜力”的学生只是两位心理学家随机抽取的。八个月后,出现了令人惊奇的现象:那些被告知校长和老师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普遍展现出了与老师关系融洽、性格开朗、学习上进、求知欲强等特点。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这些老师得到“权威部门”的预测之后,便开始对那些“有潜力”的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和赞美,即便他们犯了错,也很少遭到严厉批评,而是通过赞美他们的优点来表达信任。这种隐藏在心里的期待以及流露在外的赞美,在无形中加强了学生自信、自尊、自强的品格。类似于老师这种爱、信任、赞美而产生的效应,在心理学上被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具有可以改变他人行为的力量。因为当一个人获得他人的赞美时,便会感觉获得了某种支持,就会提高自我价值,并积极向上,极力达到他人的期待,避免让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连续性。如果你是父母,可以通过赞美鼓励自己的孩子;如果你是老师,可以通过赞美激励自己的学生;如果你是销售员,也可以通过赞美恭维你的顾客。
张楠在广州经营了一家书店,生意一直不错。曾经有一段时间他特别苦恼,因为尽管店员已经非常用心了,而且店里也安装了摄像头,但书店里的书还是屡屡被偷。于是,他在书店门口放了一个布告栏,上面写着:偷窃是一种犯罪行为。
结果,偷书行为不但没有减弱,丢的书反而更多了。这让张楠很苦恼。后来,偶尔在翻阅《别让成功卡在说话上》一书时,张楠学到了一种借用措辞来达到说服目的的方法,便决定一试。
第二天,他依旧把布告栏放在门口处,只是上面的字换成了:“感谢读者的协助,盗书贼已被捉到。”结果,接下来几周丢书的数量急剧下降。
要知道,“偷窃是一种犯罪行为”只是一种痛斥,对于那些没有偷书的读者而言,是一种恶意的提醒,而对于那些偷书贼来说,只会加剧他们偷书的频率。相反,改用赞美的方式之后,对于没有偷书的读者来说就是一种充满善意的鼓励,而对于那些偷书贼而言也是一种警告和提醒:小心,说不定你的行为就会被哪个读者发现。要知道,以前偷书贼只会防范书店管理员和监控器,而现在他们要防范书店里的每一个人。而那些前来买书的读者,因为看到了这样的提醒,也会在心里形成这样一种意识:看来我也要向那些主动举报偷书行为的读者学习。由此可见,这种赞美式的公告可谓一举多得。
从某种程度上讲,赞美迎合了人们内心深处爱慕虚荣的天性。即便如此,赞美也不能无的放矢,见到什么人都开口赞美。为了赞美更悦耳,说话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1.赞美要有事实依据
我们在赞美他人时,要有事实依据,不可无中生有。比如明明很胖的一位女士,你夸她“魔鬼身材”;本来是一位在家种地的主妇,你说她是“女强人”。这样的赞美非但不会收到任何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2.赞美要省着点用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赞美同样如此。有些人或许真的很苗条,有的地方或许真的很漂亮,但赞美一次就够了,不能每次见面都要赞美一番。刚开始,对方会觉得你热情,时间久了,对方肯定会感觉你虚伪。如果仍不及时改正,对方可能就会厌烦了。另外,如果见了谁都赞美,会在对方心中形成这样一种认知:这个人就这样,见了谁都夸。那么,你的赞美在他们心中就很廉价。省着点用并不代表尽量不用,而是在该赞美的时候,不能省;不该赞美的时候,坚决不滥用。
3.要赞得恰到好处
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但要想让赞美起到作用,就需要把它说得恰到好处。比如,一位女士到一个好多年都没见面的朋友家做客,刚进门没多久,就看到朋友的儿子带着自己的女朋友也回家了。在事先并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位女士顺口说了句:“这孩子眼光像他爸,会挑。”就这样,一句话把朋友一家三口以及未来的儿媳妇都赞美了一遍。
4.多用新闻式赞美,尽量不用评论式赞美
新闻式赞美就是通过事实的再现给对方予以肯定,评论式赞美就是用抽象的语言对他人做出评价。比如你想赞美对方很能干,可以说通过对方具体怎样的努力,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很了不起等,而不是说“我一看你就感觉你很能干,有魄力”。前者明显比后者更容易让听者接受,而且也容易引入更多话题,有利于接下来的沟通。
懂技巧的赞美如夏日清风,可以拂去人身上的疲劳,从而让对方精神抖擞。不过,赞美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具体使用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方法,切不可随便乱用。
知心话
懂技巧的赞美如夏日清风,可以拂去人身上的疲劳,从而让对方精神抖擞;不懂技巧的赞美,轻则无效,重则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