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本身也是委婉的批评

伊达·塔贝尔是美国资深的传记作家,她在写自己的名著《欧文·扬传》时,曾和一位与欧文·扬共事三年的同事谈话。这位同事说,他从来没有听到过欧文·扬指使别人——他只会建议,而非命令。欧文·扬从不会说“做这个……做那个……”或者“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而是说“你认为那个有用吗?”或者“你可以考虑这样去做……”。他在口授一封信后,经常会问:“你觉得这样怎么样?”看过助手写的信之后,他会说:“或许这样表述会更好一些。”他从来不对助手下直接的命令,而是让他们自己选择,即便错了,也可以从中学习。

试想一下,如果欧文·扬只是冷冰冰地下命令或者赤裸裸地批评,对方能够按照他的意愿去行事吗?这个很难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命令或者批评的效果肯定没有建议更得人心。建议式批评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它容易让一个人改正自己的错误,还可以维护对方的尊严。这种批评方式更容易赢得对方的合作,而非招致反感或者不满。另外,家长在批评教育小孩时,如果采用这种批评方式,效果也会更好些。

有一天,6岁的小刚从妈妈的洗衣框里拿出一条脏毛毯,裹在身上玩儿,而他身上穿的是妈妈刚给他买的新衣服。看到这一幕,小刚的爸爸很生气,上前一把就把脏毛毯夺了过来,还批评小刚不应该乱动洗衣筐里的衣物。面对爸爸的批评,小刚感到很委屈,噘着小嘴眼泪汪汪地站在那里生气。让小刚爸爸颇为无奈的是,小刚非但没有吸取教训,还屡屡从洗衣框里拿脏衣服、脏毛毯玩儿,让大人们都很郁闷。

后来,小刚妈妈的一位做心理辅导的朋友来家里做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给他们提了一个建议: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不妨用建议式的批评,看看会不会有效果。结果小刚爸爸试了两次,小刚从洗衣筐里面拿衣服的频率明显比以前降低了。

其实像小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诸如过马路不能闯红灯,在公共场所不能喧哗,危险的东西不能碰这样的事情,尚处于探索阶段。对大人而言属于常识的东西,或许在小孩眼里并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小孩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家长用“建议式批评”比用“权威式批评”效果会更好。比如,6岁的小刚只是想找一块毛毯裹在身上玩儿,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条毛毯是妈妈放在那里准备洗的,也不清楚脏东西不能往身上裹。此时,家长要先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比如小刚爸爸说:“小刚,这个毛毯已经脏了,有味道,而且还有细菌,我想你肯定更喜欢干净的、味道香香的毛毯,对吧?”之后,家长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以及假如这样做可能会导致怎么样的后果。小刚爸爸可以说:“放在洗衣框里的都是妈妈收集起来打算洗的脏衣服,不能乱动。你拿脏毛毯裹在身上,会把身上的新衣服也弄脏,这样,妈妈就要洗更多的衣服,所以会很辛苦。”最后,当孩子听懂并认同了家长的话后,再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这时,爸爸不妨这样说:“把这块毛毯放回洗衣筐,再去问妈妈要一条干净的来玩,怎么样?”

总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多提建议,少用批评,这样更有利于他们主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因为家长的权威才不得不去做某件事。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朝着有助于他们独立思考、提升逻辑思维,以及辨别是非黑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屈从于权威。

建议式批评的核心在于通过提建议的方式来促使对方改变意志或行为。提建议时要用疑问的语气,能让对方感觉到你所表达的意思是善意的,最好针对具体的事情。最好用这样的句式,如“你愿意试一试……”“如果可以,考虑试一试……可能会让你……”“要是……就更好了,你觉得呢?”比如,当你看到好朋友穿得很漂亮却没有化妆,可以说“你今天的衣服很漂亮,如果再画点淡妆看上去会更阳光”。这肯定会比直截了当地说“今天怎么没有化妆”更容易让对方接受。在用建议式批评的时候,尽量说得具体一些,或者加上背景和描述性表扬,而对于不能改变的现实方面或人格层面,最好不要用。

知心话

如果提建议可以代替批评,那就不要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