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情境“搭”台阶,让对方从容下台

人人都有下不来台的时候。学会给人下台阶,既可以缓解紧张难堪的气氛,使事情得以正常进行,又能够帮助尴尬者挽回面子,增进彼此的关系。

所以,情商高的人总是在别人下不来台的时候,给对方“搭”一个台阶,让对方自然下台,免去了尴尬难堪,从而赢得对方的感激,促进了双方关系向前发展。看看他们是如何给对方“搭”台阶的:

(1)顺势而为“送台阶”

依据当时当场的势态,对对方的尴尬之情形加以巧妙解释,使原本只有消极意味的事件转而具有积极的含义。

全校语文老师来听王老师讲公开课,校长也光临“指导”,这下可使小王犯难了。他既怕自己讲得不精彩,又担心有的学生答问题时不配合或者成绩不佳,有失面子。

课上,他重点讲解了词的感情色彩问题。在提问了两位同学取得良好效果后,接着提问校长“公子”:“请你说出一个形容×的美丽的词或句子。”

或许是课堂气氛紧张,或许是严父在场,也可能兼而有之,这位公子一时为难,只是站着,不发一言。

一时之间,气氛紧张。众老师和校长都现出了尴尬的脸色。瞬间,王老师便恢复正常,随机应变地讲道:“好,请你坐下,同学们,×同学的答案是最完美的,他的意思是说这个人的美丽是无法用文字和语言来形容的。”

听课者都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这一妙解为校长公子尴尬的“呆立无言”赋予了积极的意义,使他顺利下了台阶,而老师本人和校长也自然摆脱了难堪。

(2)破除尴尬“造台阶”

故意以严肃的态度面对对方的尴尬举动,消除其中的可笑意味,缓解对方的紧张心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位德高望重的英国将军举办了一场祝捷酒会。除邀请上层人士参加之外,将军还特意邀请了一批作战勇敢的士兵,酒会自然热烈隆重。没料想一位从乡下入伍的士兵不懂酒席上的一些规矩,捧着面前的一碗供洗手用的水喝了,顿时引来达官贵人、夫人小姐的一片讥笑声。

那个士兵一下子面红耳赤,无地自容。此时,将军慢慢地站起来,端着自己面前的那碗洗手水,面向全场贵宾,充满激情地说道:“我提议,为我们这些英勇杀敌、拼死为国的士兵们干了这一碗!”言罢,一饮而尽,全场为之肃然,少顷,人人均仰脖而干。此时,士兵们已是泪流满面。

在这个故事里,将军为了帮助自己的士兵摆脱窘境,恢复酒会的气氛,采用了将可笑事件严肃化的办法,不但不讥笑士兵的尴尬举动,而且将该举动定性为向杀敌英雄致敬的严肃行为。乡下士兵不但尴尬一扫而尽,而且获得了莫大的荣誉,成为在场人的焦点人物。

(3)佯装糊涂“赏台阶”

装作不理解对方尴尬举动的真实含义,故意给对方找一个善意的行为动机,给对方铺一个台阶下。

一位老师介绍经验时说:一天中午,我路过学校后操场时,发现前两天帮助搬运实验器材的那几位同学正拿着一个实验室特有的凸透镜在阳光下做“聚焦”实验。我想:他们哪来的透镜?难道是在搬迁时趁人不备偷拿的?实验室恰巧少了一个透镜。我是上去问个究竟还是视而不见绕道而去?

为难之时,同学们发觉了我,从他们慌忙的神情中我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当时的空气就像凝固了似的,一分一秒也不容拖延。我快速地构思,终于想出一条妙方,笑着说:“哟,这透镜找到了!谢谢你们!昨天我到实验室准备实验,发现少了一个透镜,我想大概是搬迁过程中弄丢了,我沿途找了好几遍都未能找到,谢谢你们帮我找到了。这样吧,你们继续实验,下午还给我也不迟。”

听我这么一说,同学们轻松地点了点头。空气依旧是那么温暖,那么清新。

这位老师采用了故意曲解的方法,装作不懂学生的真实意图,反误以为他们帮助自己找到了透镜,将责怪化成了感激,自然令学生在摆脱尴尬的同时又羞愧不已。

(4)诿过他人找台阶

故意将对方的责任归于不在现场的他人,主动地为对方寻找遮掩不妥行为的借口。

一位女顾客在商场自作主张给丈夫购买了一套西服,回家穿后,丈夫有些不太喜欢西服的颜色。于是,她急忙包好衣服,干洗后拿商店去退货。她对导购人员保证道:“这件衣服绝没穿过。”

导购人员接过衣服看了看,发现了衣服有干洗的痕迹。可是并没有当场找出证据,来说明她说的是假话,如果那样的话,顾客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会死不承认的。这位导购员为顾客找了一个台阶,微笑着说:“夫人,我想是不是您家的那位搞错了,把衣服送到洗衣店去了?我自己前不久也发生过这类事,我把买的新衣服和其他衣服放在一起,结果我丈夫把新衣服送去洗了。我想,您大概是否也碰到了这种事情,因为这衣服确实有洗过的痕迹。”

这位顾客知道自己的小花招被人识破了,而导购员却把责任转嫁给自己的丈夫身上,反正,丈夫又不在身边,背一背冤枉也无负担,所以,她借台阶下坡,连忙说一定是自己的丈夫弄错了,然后不好意思地拿起衣服,离开了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