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要把是非曲直摆出来

“论”就是议论、论证,“辩”就是辩解、辩驳。辩论是指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争论,也就是参与对话的双方,站在相互对立的立场上,就同一问题进行针锋相对的论争,以求明辨是非,分清曲直。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拥而起。各种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其中有位专门主张利己主义观点的思想家,叫杨子。

一天,杨子要向老子讨教问题,得知老子刚去秦国游历去了,他为表示自己的诚意,便在老子回来时的必经之地住下等候。

见面之后老子直言教训他:“我以前认为你还值得一见,不想今日见面,我再也不想看到你了。”老子说完拂袖而去。

杨子面带愧色,但依旧默默地跟在老子后面,一直跟到老子的住处,进屋之后,又跪下求教。他真诚地说:“先生刚才说的几句话,真正是杨某平生所遇到过的训诫。越如此,越想请先生坦白地把话讲完。”

有感于他的谦逊态度,老子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好吧,那我就告诉你,其实我的话只有一句:你要装得更愚蠢一点才合适。”老子说完就缄口不语了。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这句话让杨子从根本上感悟到极深刻的东西。此后,杨子在处世为人上,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当初未见老子时,大摇大摆,一副居高自傲的思想家气派,像个了不起的大人物。客栈的客人都谦让他,店主在他面前说话都不敢抬头,店小二打洗脚水送进门不算,还为他脱鞋去袜,他出来吃饭别人立即让位子。这一切虚荣,今日回想起来,杨子自己都觉得好笑:自己聪明外露,与人争锋强辩,计较一日之短长,不是个深沉的思想家。老子叫他变得更“愚蠢”一点,真是击中要害。

史书有据可查,老子是个很不讲客套的人,他对待孔子的态度也是很不客气的。这在孔子时代是罕见的事,因为当时孔子的名气地位都不亚于老子。孔子曾多次登门请教老子。老子虽然看不起孔子,但对他还是耐心开导。最后一次,终于将他臭骂了一顿。

老子言:“能去掉你一身的傲气与表现在你脸上的傲慢,才是君子之仪表。”

孔子恭敬地作揖,后退一步以示敬重,不安的并显现诚惶诚恐的表情而问道:“我追求的仁义、礼仪的事业可以发展,为世人所用吗?”

老子说:“我不忍心伤害你,仁义是你一生的追求,更不愿轻蔑人世,给万代留下后患。你是顽固于不知是非呢?还是智商没有、略低于他人?我不想违心的认同你的观点,有意施惠于你,让你欢心地去自命不凡。我这样做了,将是我终身的污点,也是庸人的行为与作法。”

这些评论真够尖刻。也只有老子这种思游万仞、淡泊名利的人才敢教训孔子,才有如此独到的观察吧。这是圣人之间的学问辩论。

大到解决世界性问题的联合国大会上的辩论,小到家庭夫妻间因教育孩子的方法之争,辩论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然产物,想回避或不承认它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一见到或听到辩论就敬而远之,或采取回避的态度。

社会上的事物错综复杂。认定一件事物的本质属性,需要有一个比较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思辨。或肯定,或扬弃,都要通过思辨。离开了辩论,事物的是非、美丑、优劣就难以区别。有人说:“论辩是真理之源”,这话确有道理。“理不辩不明”,更是妇孺皆知的道理。看下面这个关于拒贿的辩论:

甲:不管怎么说,拒贿总是一件好事,总是值得赞扬的。有位法官拒贿。难道他不知道钱好花吗?他没有接受贿赂,就表明他廉洁,他思想境界高尚。

乙:一个人是否廉洁高尚,也要具体分析。你没听说苍蝇专拣臭的叮吗?听说有一个法官,谁不给他送礼,有理的官司也打不赢。因而凡是他接的案子,知情者个个送礼,不知情者尝到苦头后也送礼。他收贿10笔,向上报告说拒贿4笔,你能说他廉政表现好?值得对他大加表扬吗?

相反,有一个法官,一贯秉公办案,人们了解他,无人给他送礼,偶尔有个别当事人给他送礼也被拒绝了。他拒贿的笔数少,金额低,你能说他廉洁程度不如前者?如果在光荣榜上公布数字,拒贿1次当然排在拒贿4次后面。数字的字面意义是:比比看谁廉洁?某单位拒贿人次多,就表示某单位廉政建设好;某人拒贿多,就表示他最廉洁。这实在令人费解,也难使人信服。所以我认为,公布多拒贿数字虽有倡廉意义,但其副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你认为呢?

甲:你说的也有道理。看来,公布拒贿数字也可能有些副作用。不过,拒贿本身总是一件好事,总是应该提倡的。

乙:拒贿是应该表扬,不过,当领导的应该头脑清醒,不为现象所迷惑。对表扬要做到实事求是。对于行贿全部拒绝的,哪怕只有一件,钱数不多,也应大加表扬;反之受贿多次只上报其中一部分的沽名钓誉者,则应予以揭露,公开曝光。你说对吗?

甲:对,我同意。

由两个人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起初两个所执道理都不免偏颇,没有接触到事物的本质,经过一番辩论,双方意见逐渐统一,最后的结果基本上肯定了对拒贿这一现象应予以表扬的做法。所以说辩论,要把是非曲直都要摆出来,综合考虑,最后得出一个科学性结论。

懂得辩论的人,都清楚一定要把己方的观点清晰地展现给对方,这样才会是非曲直一清二楚,而不是含含混混,混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