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致命的沟通过失

“天啊,你简直笨得像头猪!我怎么没发现天底下还有这么笨的人!”

“喂,把水倒了,然后赶快去做饭!”

“我可不知道,不要问我这个问题……”

想想吧,对于这样的话,你感觉怎么样呢?

大家都还记得上学的时候吧,那时候在学习上总会不时犯一些错误,比如粗心,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字写得像“蜘蛛爬”。这样的错误带来的结果就是考试失败,做题出错,或作业被要求重写。

沟通也是一样,我们总会发现有些人或者自己就是例子,在与他人沟通时,总是出现问题,有时话还没说彼此就觉得尴尬,有时刚一开口就吵了起来,有时费尽口舌却毫无作用……这时,你是怪对方是个不会沟通的人,还是想到了自己?如果你觉得是对方的错,那么可以很无情地说:你完蛋了,没有人能够与你进行有效沟通。但如果你觉得可能是自己有问题,那么很庆幸,你马上就要进步了。因为当你自己避免了一些沟通中的致命错误后,无论与谁,你都可以进行很好的至少是较为有效的沟通了。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沟通中的致命过失吧:

五种傲慢无礼的过失

你可能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绅士或者淑女,你认为自己从来都是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绝没有对他人傲慢无礼过。但事实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因为傲慢无礼并非一定要大打出手,或是恶语相向,很多时候也许只是你不经意的言谈就暗示了这个含义。

1.评价。你可能根本想不到,评价也是其中一条。事实上,当我们对另一个人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断时,我们的真实意思是:在某种程度上,我比你“好”。尤其是当我们以一般的方式来评价别人时,比如,“你是个好人”,或者“你令我很失望”,虽然这样的评价似乎很清晰地表达你的观点和想法,但非常遗憾,这种评价是无益的。因为这种没有实质内容的评价会让接受者觉得他们被轻视了。

所以,如果你想要评价一个人,一定要避免一般性的泛泛而论,比如“你真不体贴人”,或者“如果你想去哪儿,你必须做出更多的承诺”。较好的做法是,在表扬或批评时要具体化,在没有说明原因前不要说你喜欢或是不喜欢,要保留事实而不是观点和解释。当然,如果你能够适当运用一些中性词汇以及你的身体语言、语音、语调来传递你对他人的看法,将会让接受者感觉更加舒服。

2.安慰。傲慢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安慰,虽然这是我们表达同情和友善的惯用方法,但这种交谈其实毫无意义。比如你因为工作上的失误,从原来的部门经理被降为经理助理。这时,你的同事走过来说:

“没事,明天就会感觉好些了。”

“不要沮丧,每一块云都是一线希望,事情总会过去的。”

“我真替你感到难过。”

想想吧,你是不是觉得这种安慰简直有点轻蔑或心不在焉呢?

所以,既不要对别人空洞地赞扬,也不要空洞地贬斥。安慰也是一样,否则会显得你非常没有诚意。

3.业余心理学家。在你所在的团队里,你可能没少听到这类评论:

“你还没有完全理解这个问题。”

“你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

“你可能是个具有妄想情结的人。”

“你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

你是否也认为这种标榜式的评论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没错,喜欢标榜的人总觉得自己能看到问题的深层面,然而他们常会使交流处于危险的境地,因为在他们的言论下,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正确与否。

所以,我们要避免成为这样的业余心理学家,要能够清晰地陈述你所听到或看到的事实,要记住,仅仅是事实,不要随便添加任何解释和评论,尤其是那些看似很深奥的思想或是心理上的观点。

4.讽刺挖苦。我们承认,从某种程度上说,讽刺和挖苦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但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讽刺是带有攻击性的,尽管有时你只是友善地嘲弄,但也可能会因此而使对方产生有害的情绪,因为这种沟通方式抑制了开放式的交流,是荒谬和侮辱的代名词。比如你的朋友戴了一枚戒指,你觉得实在不怎么样,如果你说:“哦,亲爱的,这戒指让你的手指看起来像胡萝卜。”你的朋友会怎样呢?如果你真诚地说:“亲爱的,我觉得你还是不戴这个戒指更好看。”你的朋友又会怎样呢?

所以,请直截了当地表达你的想法,而不是以讽刺和挖苦来掩饰你的内心,不仅能很好地表达自己,而且不会伤了和气。

5.过度询问。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喜欢被人问来问去的那种感觉,有人说这种感觉像是被审问一样。没错,就是这样。不管你的问题是需要完整答案的开放式问题,还是要求回答“是”或“不是”的是非选择性问题,当你连珠炮似地一再发问后,对方都会觉得自己像个“犯人”一样。

对于这样的说法,或许你会反驳,因为有些时候我们的确需要不断地提问来获取我们需要的信息,而且如果你不幸地碰到一个总是不能表达清楚的对话,那么这种事情就很容易发生。不过,你还是有办法让对话变得轻松自如一些。比如:当你提问时,眼睛看着对方;或者用一些身体语言表达倾听,如点头,或发出赞同的声音作为回应;或者你也可以对他说的话进行简单总结。如果你的确需要大量提问,那么在提问前加上一句话或许效果会不一样,如:“我想问你几个问题,你不介意吧?”

三种语气强硬的过失

如果你习惯以命令或威胁的口吻讲话,那么一定存在语气强硬的问题。这种让人有窒息感的强迫口气会让人觉得难以接受,甚至会激起逆反心理。当然,语气强硬也有另外一种巧妙的方式,那就是发出一些多余的劝告,尽管听者未必需要,但你可能依然在自顾自地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对方。

1.命令。有时候我们告诉某人要做某事时,会不自觉地用一种不容商量的口吻来说,比如“你必须在明天之前做完”“你绝对不能犯这种错误”“我不可能同意你这样做”等。这种“命令”的结果不外乎两种:一是引发他与你的一场争斗,一是他对你憎恶地屈服。究竟会是哪一种,这要取决于你当时的地位。所以,下一次“必须”“绝对”等词又要从你的嘴里蹦出来时,请先停下来,看看是否有更好的方式来传递你的信息。

不过,还有一种更为高明的命令方式。在这样的方式下,你礼貌地运用富于逻辑的陈述。这种方式看上去你并没有命令他人,但在沟通之前,你已经设想别人都同意你的观点,并且你没有给他人发表意见的机会,你用一种无形的方式使别人屈服于你的观点。比如,你对朋友说:“还是朋友最好,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伸手帮我。我现在需要一辆摩托车用一下,杰克,你一定会帮我的,对吧?”当你发现自己正在引出一场迅速获得你想要的结果的谈话时,先来问问自己是不是又强加于人了。如果是的话,你不妨也听听别人的意见,或许能让你更有效地达到你的目的。

2.威胁。“你如果不能……就……”或者“你最好……”,无论是直接的,还是委婉的,都暗示了“否则就会怎样”的威胁,这会使人警惕起来,当然也为有效沟通埋下了隐患。因为大多数人总是会不自觉地寻求防御威胁的办法。

所以,如果你有足够正当和充分的理由,完全可以向人们说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并把结果明确、公正地告诉大家。这会比威胁更有效。

3.累赘的劝告。我们先来假设一个场景,假设现在你需要到商场购买一袋面粉,然后你听到了下面的劝告:

“老吃面不吃米会营养不全面。”

“你应该昨天去买,昨天做特价。”

“你最好别买高筋粉,那种面粉一点营养都没有。”

“你可以买50斤一袋的大包装,这样你将会节省3元钱。”(事实上,你只是个单身。)

面对这些劝告,你是什么感觉呢?是不是觉得有点像废话呢?反过来假设自己是这样的劝告者,对方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事实上,如果人们需要我们的劝告,他们会主动找我们,那时他们会认真地倾听。否则,你的劝告只有一个下场——被当作耳旁风。

这也不是说别人不开口,我们就不能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如果你一定要给予别人一些忠告,最好还是征得对方的同意,你可以这样说:“你不介意我提个建议吧”,或者说“想听听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吗?”

三种回避的过失

我们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就是你和对方说了半天,可他传递出来的信息你总是摸不着头脑。这就可能是犯了回避的过失。

1.模棱两可。沟通中我们不能一语中的,就需要对方来揣测真正的意思,但人与人的心理感应是不同的,如果我们不能清晰地表达,就不能指望对方能猜中。比如“你觉得行就行”“按照我以前说的办”“应该还行吧”等。另外,模棱两可还包括你所说的并非你自己拥有的信息,比如“大家都知道”“大家都同意”等,虽然表达了一个观点,但却不是你自己的。

2.保留信息。如果你很愿意交谈并琢磨其中的奥秘,就会发现,有些人释放出信息只不过是为了让他人了解自己。但也有一些人,他们释放信息不仅仅是为了寻求了解,他们还需要从你那里了解到接下来要怎么做,或接下来的结果怎样。此时,如果你把这部分信息堵在喉咙里,那么这场交流就成了一个人的游戏,而不是一个有效的沟通。

所以,你需要记住:如果你拥有对他人有用的信息而没有说出来,接下来就会发生一个有趣的事情——别人拥有对你有用的信息时也不会让你知道。

3.转移注意力。当你们的交流变得有些情绪化或个性化时,或你感觉有人隐藏他们的真实想法时,一定会感到不舒服,并且还会和他们一样将谈话的内容变得表面化。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行为的转移,你们或是散伙,或是改变话题,从而出现了回避的状况。

麦伦是一家食品公司最热情的销售员,当然,他的业绩也是全公司一流的。但是最近,麦伦发现如果按照原来的价格销售,将会失去大量的销售额。他很自信,觉得如果老板能够允许他降价销售的话,他能够大幅提升销售额。于是,他找到老板说明了情况:

“我作为全公司两年来业绩最好的销售员,我想我的判断不会有错。目前,这款食品的价格如果能够降低5%,那么销售额至少可以提升20%,我已经算过了,这样我们公司每天就可以增加120万的净利润……”

可能麦伦自己没有察觉,他的这番话实际上具有很强的个性化因素,他完全没有考虑老板,一味地从自己的角度在说问题。这令他的老板很不舒服,于是,老板便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对麦伦说:

“你分析得不错,不过我得考虑一下。对了,上次说的报表……”

显然,这场对话没能继续下去。

当然,我们绝对不能强求每次沟通都必须具有多么深刻的意义,但如果你明明知道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沟通,就不能放任这样的事情发生。你需要集中你的注意力去关注别人,使用积极的态度来使沟通继续下去。同时,也要注意对方的情绪,不要让别人感觉不舒服而转移话题。

好了,上面所说的沟通过失足以让人觉得毛骨悚然了,因为我们总是会触犯上一两条,或者两三条,甚至更多。不过,你不要为此而紧张,那会更加影响你的沟通,你要做的就是深呼吸,然后说点别的事情,等做好准备,再来接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