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自己讲个“故事”

你经历过这样的事吗?当你正在小区里悠闲地散步,这时突然从对面跑来一只凶猛的大狗,这让你毛骨悚然,甚至做好了要与它决一死战的准备,结果,大狗从你身边“嗖”的一下跑过去了,就好像你根本不存在一样……

每个人应该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首先我们看到了别人的某个行动,接着在我们的心里产生了某种感觉,这种感觉使我们很不安,于是我们便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很多时候,我们的感觉是错的,别人并没有伤害我们的意思……

所以,在别人的行为和我们的感觉之间一定发生了什么。事实的确如此,在别人的行为和我们的感觉之间的确存在一个中间步骤,这就是面对同一种情况,十个人就会有十种反应。为了能够更好地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发生在卡罗身上的事:

卡罗是一家软件公司的程序员,平时的工作非常辛苦。于是,周末成了卡罗最梦寐以求的日子。

周六吃过早饭,卡罗靠在沙发上看电视,他最喜欢这种放松的方式,不管电视是什么节目,反正不用他费心思去思考,他只管坐着吃点东西或是喝点茶水。但这样美好的时光很快被打破了,原因是卡罗的岳母开始了她一天的忙碌。(平日里岳母与卡罗生活在一起,工作日卡罗和妻子上班后,岳母吃过早饭就开始收拾房间。)她先是来到茶几旁边,把茶几上摆放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水果、零食等收拾整齐;接着她又将卡罗随手放在沙发扶手上的纸巾拿走……

卡罗对此非常不满,他感觉他的岳母完全是在做给他看。他觉得岳母如此到处收拾,无非是在告诉他不要随手乱放东西,他甚至觉得岳母这是在提醒他应该帮忙一起收拾。

带着这种情绪,卡罗一点也不觉得这个周末有多么轻松。几分钟后,卡罗的妻子看到了他的表情后问道:“怎么了,亲爱的?你的脸色不太好看。”卡罗解释说:

“是你妈妈,我想清静地看一会儿电视。可是,她在我面前晃来晃去,在收拾我放在沙发上的东西时还给了我一个让我很不舒服的眼神。你也知道,我一周就只有这么一天休息的时间,可她老是令我生气!”

妻子听完卡罗的话很不高兴,对他说:“是她让你生气,还是你自己让自己生气?”

妻子的话很有意思,到底是谁让卡罗生气了呢?这个或许的确难以判断。但我们知道的是,对于同样的事情,有些人的反应要比他人敏感得多。比如,有些人即使你尖锐地指出他的错误,他也能笑着接受你的意见,而有的人哪怕你只是告诉他他的牙齿上粘了韭菜花,他也可能大发雷霆。

我们不禁要问,他的情绪是从哪儿来的呢?可以肯定地说,每个人的情绪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而是你自己创造了自己的情绪。而一旦你创造了自己的情绪,你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被它影响,要么你影响它。

现在回到刚才的话题,也就是“在别人的行为与我们的感觉之间一定发生了什么”。通过卡罗的情况,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这个中间过程就是我们给自己讲了一个“故事”,说得明白些,就是我们自己单方面地为我们看到的他人的行为添加了某种意义或动机。比如卡罗,他讲的“故事”或者说他给岳母的行为添加的动机是:

岳母对他的行为一直感到不满,然后岳母开始故意在他面前弄东弄西。

所以,他认为,在当时他生气是再合理不过的反应了。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卡罗认为他的情绪是当时唯一正确的反应,任何人都会像他一样气愤不已。但实际上,岳母对卡罗没有任何意见,她只是习惯了在那个时间收拾屋子而已,因为从周一到周五卡罗和妻子上班的时候,她都是在这个时间做家务的。

显然,不是岳母令他生气,而是他自己给自己讲的“故事”令他生气。既然我们,且只有我们能够给自己讲述故事,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讲不同的故事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比如卡罗和岳母之间发生的事,现在我们让卡罗重新给自己讲一个“故事”。当他看到岳母在自己面前晃来晃去时,他给自己讲的故事变成这样:

岳母简直像个想要得到关注的孩子,她的眼神看起来好像很希望我能夸她两句,或者感谢她一下。嘿嘿,我现在故意不夸你……

或许在这个故事背景里,卡罗一点都不会生气,甚至很有可能暗自笑起来。现在,我们找到了支点,也就是控制点。如果我们可以通过重新思考或重新讲述“故事”来控制我们的情绪,那么也就不难控制沟通的氛围了。

既然这样,为了能够更好地沟通,我们非常有必要对自己讲一个利于沟通的故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慢下来,一步步回忆你的行为产生的途径。

注意自己的行为,问自己是否有沉默或语言暴力的行为。

想想自己的感受,问自己哪种情绪导致自己产生这种行为。

分析所讲的故事,问自己什么故事使自己产生了这种情绪。

回到事实当中来,问自己讲的这个故事是否有根据。

通过仔细回忆,你就可以“强迫”自己进行思考、质疑并改变。总之,你必须承认这个过程的存在,并且要试图通过一个美好的故事,或是一个不太糟的故事来控制你的情绪和沟通的氛围。

比如:当你的故事中出现了“他愤怒地瞪了我一眼”或“他紧闭嘴唇来讽刺我”等情节,并让自己陷入不良情绪时,要试着改变故事的内容,因为这只是你增加的故事情节,并不一定是事实,所以你可以改成“他的眼睛用力挤了一下”或“他的嘴唇抿得更紧了”。这样一来,意思会有很大的差别。

怎么样,现在你有没有一点小小的启发呢?

或许你感觉到你的确犯过这样的错误,或许你依然怀有疑问——你可能会说:“慢着,我就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在讲故事。”事实上,卡罗也可能与你有同感,他会说:“我躺在沙发上的时候,看见岳母斜了我两眼,那意思明明就是对我不满,所以我才生气的。我认为是我先有了感觉,然后才有了想法,而并非先讲故事才有感觉。”

事实上,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我们“讲故事”的过程发生得非常快,当我们感觉到不安全时,我们会以极快的速度告诉自己一个故事,快的程度常常是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就已经讲完了。总之,不要怀疑这个事实,如果你能够试着在你感觉沟通不够安全时先给自己讲个好故事,也许结果会大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