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总是没说几句就沉默不语了……
他总是一说话就要论高低输赢……
他总是喜欢折中……
他总是……
你总是会发现在你和别人沟通的时候,对方的一些习惯让你焦头烂额。比如上面所说的。
没错,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坏的沟通习惯让人感到窒息,但这几个通常是特别常见、特别棘手的。既然如此,我们来逐个分析,以便你遇到这样的人时能够轻松应对。
逃避的习惯
你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你在心理上或是实际中退出一场冲突,就不用担心如何面对问题或者费力寻求对策了。事实上,在事不关己时,这的确是一种明智的举动。
所以,和你一样,别人也会有这样的体会,并可能形成一种习惯。他们会在关键问题上采取逃避的方法,或许他们并非有意这样做,只是习惯而已。但这却把责任推给了你,甚至使你也跟着退缩,不再努力寻求对策。所以你需要注意到这样的事实:逃避会让问题变得更严重,并且使你要做的事情加倍,因为你不仅要继续面对问题,还要改变对方逃避的态度。那么,你如何知道对方在逃避问题呢?很简单,当冲突发生时,对方是否:
装作若无其事
变得“正儿八经”
责怪他自己,说自己小题大做
在背后说三道四
想要息事宁人,得过且过
这些都是逃避的方式。
如果你发现你的沟通对象正试图使用以上几种手段逃避问题时,你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否则你们的沟通就要以失败告终了。丽珊就是这样的“受害者”,她丈夫每次晚归后,丽珊想要和他“说说”的时候,他就说“好吧,亲爱的,我错了,下次我一定早点回家”。丽珊已经看到了他逃避问题的想法,于是这一次丽珊没有像往常一样对他说“下不为例”,而是坚决地说:
“你的确是错了,但我现在想知道的是你这么晚回来都做了什么。”
“就是加班嘛,有什么好说的。”
“当然有了,比如你加班都做了什么工作、为什么非加班不可、都谁和你一起加班、你是几点离开公司的、路上用了多长时间,我都想知道。”
“你这是在审查我吗?”
“不是,我只是想明白这个过程,这样我就不会总是乱猜疑你了。我希望对你保持永远的信任,我不想因为我不明所以而破坏它。”
如果你也遇到这种逃避的人,不妨像丽珊一样,坚持下去,因为如果你不坚持,所有的事情就都要停下来,更重要的是,你下次再提起的时候他还会故伎重演。
输赢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服从权威,可以作为保护自己的借口,但大多数人还是会不自觉的有争论输赢的习惯。这可能与人类固有的“求胜”心理有关,很难改变。如果是在沟通上,这种可怕的心理常会导致一场争论,甚至争吵,失败者可能会不支持对方的决定(无论是否正确),甚至会企图破坏。所以,你必须阻止沟通中对于输赢的争论。当然,首先要遇上这样的沟通对象,比如:
总是极力证明你的错误
坚持要你改变心意
对你大吼大叫
诉诸暴力
拒绝接受否定的答案
给你制定规则
企图击败你
需求其他人的帮助
威胁你做出让步
如果对方有这种沟通习惯,你很容易察觉到,你需要做的是及时制止“悲剧”的发生。你可以让他一下把话说完,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因为有输赢习惯的沟通者会对你的任何反向言论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击,而你也会不由自主地被他带动而加快你的反攻速度,然后你们就真的吵起来了,这一点你丝毫不用怀疑。所以你要冷静,你什么都不用说,只微笑着听他说完,然后说出你的想法,切忌评论甚至批评他的言论,他可正等着你“钻套”呢!
折中的习惯
平均分配通常是最公平,也是最能被普遍接受的方法。如果你不能做出一个大饼,那么至少让每个人都分一点也好。所以折中的方法常常成为谈判桌上的一种技巧,使每个人都能有所得。正是因为折中的方法常会使自己看起来大度,同时又能有所收获,所以很多人习惯折中,每当双方利益有冲突时就采取折中的方法。
这样似乎公平,但也意味着没有足够的东西使每个人都得到充分的满足。因此,这种方法并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想法得到充分的满足,那么你对这些爱折中的人得格外注意了,在发生冲突时他们普遍表现为:
维系友谊
以最公平的方式处理
平均分配利益
避免独裁或者放低姿态
为自己争取利益
避免意见冲突
看似委曲求全
折中的高明就在于“得了便宜又卖乖”,你感觉折中的这个人是放弃了他自己的一部分利益然后才换来了你的利益,但实际上未必是这样。就好比你去买一件衣服,店家要价480元,你砍价到400元,店家便说:“折中吧,440.给你了。”这句话常让人觉得店家的大度,但实际上你或许应该再坚持一下,或许你可以以420元买到了。
当然,有些时候折中的确是很好的办法,比如你刚回家就看见两个儿子抢着要吃一块面包而争闹不休。于是,你让哥哥先将面包切为两半,怎么切没关系,但条件就是让弟弟先选。这就是很好的折中的办法。所以,你需要判断对方采取折中的方法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里列举了三种习惯,即逃避、输赢和折中,并不是说它们就是错误的,在某些时候,它们是恰当的甚至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但是有些时候需要你灵活运用,尤其是当别人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你得明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