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境与低语境

美国、加拿大、欧洲、以色列和澳大利亚是低语境文化的范例,这些国家的人喜欢直接平实的互动方式,说话直来直去;而东方以及非洲许多国家是高语境文化的范例,这些国家的人偏爱非直接的互动方式,语义很少由词的字面意义来传递,而更多地由空间、时间和情境以及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等预警来暗示。

如果你曾经和一些西方人打过交道,或是你身边有些朋友曾经与他们有过交流,你就会知道,开头所说的并不是稀奇的事。没错,你一定也不用怀疑这样的说法,这是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经过多年研究才做出的结论。

实际上,低语境和高语境并非一定要发生在东西方不同的国家,在你的周围也会有一些人属于低语境的人,而另一些人属于高语境的人,那么,当你与他们沟通时你就必须懂得如何处理和应对才不会漏洞百出。

比如桑尼是个高语境的女人,你在和她说话的时候很难揣测出她的真实意思,因为她总是对自己的想法遮遮掩掩——当你问她“桑尼,今天我去你家附近的超市,要不要我顺便送你回家”时,她总是会说“不用了,谢谢你”之类的推辞话,但实际上,她的心里却在想“如果再问我一遍,也许我就……”

你瞧,这多么让人费解,难道想要帮助你的人还得学会猜测你的“推辞”是真是假吗?没错,对于这样的沟通对象,你的确需要费点心思,所以一些文化差异,比如教育经历的不同、生活环境的差异都会造成相对高语境和相对低语境的人,并造成又一个棘手的沟通问题。如果你足够细心,你会发现在与他们进行沟通时非常容易在以下的两个方面出问题:

语句的意思

对于高语境的人来说,一而再、再而三地道歉是表示友好和谦虚,并显示出沟通的双方地位平等。但如果你对着一个低语境的人不停地道歉或是道谢,他们会觉得很不自在,甚至觉得你多此一举。因此,你要明白与你进行沟通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并学着适应和顺应他们的方式。比如对于高语境的人,你要有足够的耐心,并且能够运用足够委婉的语言来与之交流,如果你太过直白,对方会认为你是个粗鲁的家伙;但是对于低语境的人,你的语言就要简单明了,如果你绕来绕去,他们会觉得你是个不可靠的人,当然他们还可能无法领会你究竟要说什么。

达勒是个粗枝大叶的男人,他从来都是低语境的人。但是他的妻子却与他完全不同,为此他们时常发生误会。一次,达勒到一个海滨城市出差。临走时,妻子对他说:

“到那边要照顾好自己,想要买什么就买,虽然是出差,但是到这么美丽的地方也很难得。”

达勒对妻子的话随便应了一声,他没觉得妻子的话包含什么意思。但实际上,妻子的意思是——我希望你回来的时候能够送给我一两样具有当地特色的礼物。遗憾的是,达勒根本没有听懂妻子的弦外之音。他在那个海滨城市逗留了半个月,工作一完就回家了,而且是两手空空。

妻子当然很不高兴,连续一个礼拜心情都不好……

空间和接触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和某人在一起时,如果他距离你太近,你会感觉不自在,而另一些人哪怕是和你勾肩搭背你也觉得很舒服。这就是“自在区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自在区域”,以及合理接触的不言而喻的规则。

一般来说,对于高语境的人,你不要距离太近,或者随便拍拍打打,除非你们是非常亲密的关系,否则容易让对方产生不安全的感觉,甚至有些人会对你产生反感,认为你是个不懂规矩的人,这会给你们的沟通带来某种程度上的不愉快。而如果是低语境的人,他们一般不会介意你离得近一点,相反,如果你总是刻意保持某种距离会让他们感觉生疏。

比如一位母亲在与医生谈论起儿子的病情时,感觉有必要距离医生近一点,这样会显得更加亲密。但是医生却感觉离得太近,因此她后退了半步,以期让自己待在自在区域内。但是这位母亲则试图靠得更近一些,这又使医生感到了不自在。就这样,他们一进一退折腾了好半天。最后的结果是:这位母亲认为“她在有意回避我”,而那位医生则认为“她太不懂规矩”。

所以,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对待,当然,这需要你下一番功夫才能摸索出经验来。